好文章是“设计”出来的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章的结构由文章的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闪烁着各自的光芒,组成了和諧的统一。只有各部分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一、文章的题目设计
  1.文章的题目要“精”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高度提炼,是文章的“神”。文章的题目要“明”。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点睛得法,周身灵动。题目要显眼,给人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就像一束光,照得集中,照得明亮,让读者一目了然。
  2.文章的题目要“小”“新”
  “小”才会“好写”,不会偏题,使中心突出。题目新才会吸引读者,才会出奇制胜。如“母亲”这一话题太过常见。我们假使把话题换成“母亲心中的几个伟大男人”,就会促使读者读下去。
  内容可以这样安排 :母亲得了重病。由于父亲早就离开人世,家里没钱治病。一位热心男人帮助母亲治病。
  母亲活到了 80 岁。这个人给了母亲新生,是母亲心中的伟大男人;母亲残疾,家里子女又多。当家里出现生活问题,邻居家的男人帮助了我们,使我们家脱离了饥饿的困境。那个男人成了母亲心中的伟大男人 ;母亲腿脚不灵便,有个老头天天陪着母亲,与母亲谈天。即使母亲不出门。但也不会感到孤独。这老头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心中的伟大男人……“新”带给读者朦胧感和惊奇感,自然使读者萌生了阅读兴趣。
  3.文章题目要“简”
  文章题目简洁,使读者一见便知文章的内容。学生不要把题目写繁,忌出现 XX 和 XX 样式的题目。如果学生难以把“和”字前面和后面的内容表达清楚和完整 , 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或中心不突出。因此,学生要学会从简单的小事提炼出生活的精华。
  文章的开头设计要把握五个“关键点”。一是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学生不能过分渲染开头气氛,导致“千呼万唤始出来”。在考场上,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阅卷老师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开门见山”使读者读了一目了然,迅速判断是否扣题。这种写法是最基本、最现实的。二是要“精、简”。阅卷老师判卷速度较快,不会过于在意细节。三是必须点题。文章开头要紧扣文章的题目,突出文章中心。四是可以在开头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这既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方向,又深化了主题。五是要善于运用好词佳句。美的词句就像赏心悦目的美人,给人带来舒适的印象。优美的句子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积累,可以是有哲理性的语言、名诗名句、富有时代感的歌词、格言、名言等。
  二、文章的主体设计
  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不管属于哪一种文体,学生在创作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要突出文章的中心。如以“伤”或“痛”为作文题目时,有的学生想象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家三口,家庭非常的和睦、美满。可是某天儿子突然死了。父母感到非常痛苦。虽说还可以生儿育女,但是在丧子的痛苦折磨之下母亲自杀,只留下父亲。父亲痛苦万分,但反过来想,他还可以找个女人安家落户。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他的楼房被烧,什么都没留下。更可怜的是,房子着火时,他从二楼跳下时被一根五寸钉刺穿他的脚。他神经受损成为了疯子,流浪在街头巷尾。可见这样的人生简直是伤痛至极。
  二是在创作过程中要对最能说明文章中心的一件事进行细节描写。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过铁道的动作进行细节描写。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突出中心的关键。
  三是善于引用与题目相扣、能添彩的名言名句。这些语言主要是学生平常的积累所得。优美语言的运用可以体现文章的形式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是运用修饰。写作必须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农村地区的学生时常语言贫乏,缺乏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自然作文的得分不高。要使作文妙笔生花、文采斐然、文质兼美,就应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鲁迅曾说 :“写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用了联想,语言就大大地增强表现力,更加的生动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平添了不少色彩和气势,产生‘闻之者动心,味之者无极’的艺术效果。”没有联想,文章就缺少了灵性。如朱自清描写梅雨谭的绿水时用“少妇拖着裙的褶皱”,联想到少妇凌波微步,款款轻移的情致。他又用比喻来辅助联想,写出了轻风拂水,水起涟漪的情景。
  三、文章的结尾设计
  文章的结尾设计要做到六点。一是点题,突出中心;二是做到议论、抒情结合,这是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让读者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使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是作者应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写消极的阴暗面,否则在评价作文时得不到高分 ;四是首尾呼应,结尾要照应文章的开头,构成圆满结束(即结构圆满、思维圆满、态度圆满、读者心态圆满、感觉圆满);五是用好词、好句。美好的词句会使读者再一次对文章产生好感,印象分随之而产生 ;六是联系生活。学生写文章应该写出自己的心声,将对自身影响较大的人或事转化成文字,就会更加真挚感人。在结尾不联系自身的作文会给人以虚幻、缥缈的感觉。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南湖中学(744603)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领域,客户端正在从一种服务模式的改良演变成一次产业变革的大潮。
苯环是构成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主体,当苯环上连有不同类型基团时,要遵循不同的原则。但是,许多教材中的讲解都过于简单。鉴于此,本文对取代苯的命名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0.618"这一源于数学又不止于数学的数字,已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亦颇具现实意义。笔者在对自己和身边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的反思下,学习了诸多
“学习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大疑有大进,小疑有小进。”其中所说的“疑”,既是指对不懂知识的积极性“探究”,又是指对“已有知识、说法或定论”的一种“质疑、批评、否定”。它重在强调“打破惯性思维”对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不破不立、革故鼎新”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这正是“批评性学习思维”的本质,也是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大力传承与有效发扬”的根本动力和无限活力。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如何培养学
现代园林绿化工程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所投入的资源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为达到预期效果,就需要前期的合理化设计与后期的规范化施工相互搭配,保证每个环节执行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老师的培养教育,需要我们创造出各种良好的环境氛围,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些方法。
小陇山林区地跨三市八县(区),每年的造林任务7~10万hm2。由于造林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加之目前造林地域大多集中在林缘区,坡度大,土层浅,不易存水,是制约造林成活的最大障碍。笔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