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的感动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距年前去联系户杨大伯家已经20多天了,那对两鬓斑白的老人年过得怎么样?这段时间生病了没有?
  明天是正月十五,节俭的老两口肯定连个汤圆也舍不得买。突然很想去看看!麻利地交代好单位的工作,跟正在加班准备“三八”节活动的姐妹们请了半天假,我冲出办公室直奔超市,买元宵、挑水果、称肉、捡蛋交钱,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开车奔向心心念念的老两口家,想着一会儿就能见着他们了,心里有股甜丝丝的感觉在蔓延,感觉自己有点像回娘家看望父母的女儿。
  走在路上,思绪飞回到第一次去杨大伯家的场景。当时我并不完全了解他们家的情况,一起随行的镇、村干部介绍说:“这是一对五保户老人,儿子多年前发生意外离世,儿媳带着孩子改嫁;老爷子74岁了,是一位老党员;老妈妈也70岁了,一只眼睛看不见。”听到是和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老人,心里莫名地多了一份亲近感,心里也觉得酸酸的,这么大的岁数了,老年丧子的日子一定过得很不容易吧。
  坐在老两口干净整洁的土坑上,我拉着老妈妈的手亲切地聊起了家常。原来老两口的儿子是15年前发生意外离去的,老妈妈的眼睛也是那年受不了儿子离去的痛苦,终日以泪洗面哭瞎的,儿媳本来不准备改嫁,但是老两口觉得儿子不在了,儿媳妇还年轻,不能自私地耽误了她,孙子又太小,不能失去爸爸后再失去妈妈,几番纠结后,老两口含泪决定让儿媳妇带着孙子改嫁。就是这样一对老人,宁可自己伤心落泪哭瞎眼睛,也不肯委屈他人,多年来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现在他们老了干不动了,政府接过了为他们养老送终的接力棒,他们却说:“这些年我们给国家和政府添麻烦了。”和他们的深入交谈让我颠覆了对贫困户原有的认知。这对年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生活得那样艰辛,理应享受国家救助却自责给国家添麻烦了,他们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人的无私,让我十分敬佩。
"让我摸摸,没感冒吧”

  一走神的工夫,车已开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家门口,因出发前打了电话,知道我要来,老两口早早地在门口等候,就像在等候女儿回家。下車后,我奔上前拥抱了这对善良的老人,老妈妈可能没想到我会拥抱她,怔了一下,只能睁开的那一只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我装作没看见,俏皮地说:“想我了没有?这么冷的天,不在家里等着出来干吗?”“想了,怎么没想,我家丫头要来了,我们在家怎么能坐得住?”老妈妈高兴地说。也许是那一声丫头叫得很自然,让我一晃神仿佛看见了逝世多年的妈妈。这时,老爷子适时出声:“都说了外面冷还让丫头站着,快进屋。”屋里的炉子上烤着洋芋,还有一盘怕凉而用一个碗扣住的菜,看到我在看炉子,老爷子解释说:“妈妈听说你要来,她就给你烤了洋芋,炒了菜。”“知道你忙,每次来都不吃饭就走了,这次我们提前备好了,吃完饭再回去吧。”老妈妈有些小心翼翼地说。看到老两口期盼的眼神,我回答:“好,不但要吃饭,我还买了汤圆,等一会儿我们一起煮,吃完我再回去。”听到我肯定的回答,老妈妈开心地赶紧走过去取了菜盘上的碗,这时我才看清了这道菜的真容——一盘豆芽粉条炒肉,寻常人家随便可以吃到的菜,在他们这里却如此珍贵,此情此景,让我的心里不是滋味……
  吃完菜后我们一起煮了汤圆,听到他们说这是第一次吃汤圆,我又忍不住湿了眼眶。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晚上8点了,我必须回去,出门前我拿出500元钱,他们说什么也不要:“年前就给钱了,这才几天又给,再说有五保救助金,够花了。”我“威胁”说:“不要的话我以后就不来了。”他们这才收下。
  回家的路上,天空飘起了雪花,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其他文献
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的教训,发生在他六岁之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  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王安回到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
一、PBL的教学理论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意思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是近年来得到广泛运用并广受好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PBL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进
你是否落实了上司的每个指令?当你想拒绝时,如何正确表达才能不毁掉上司对你的印象?说“好”容易,说“不”难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6点55分,在北京一家报社工作的苏重北(化名)还有5分钟就要下班了。她已经忙完当天的全部工作,哼着小曲收拾东西,准备奔赴与朋友的约会。突然,她的手机震动了。她打开手机,是上司发来的信息,要她立刻处理一项紧急任务。  是留下来加班还是坚持赴约?苏重北选择了前者。她满含歉意地告诉
我身边坐下来一对恋人,男孩瘦高,女孩轻盈,两人十分般配。公交车停在了一个红绿灯口,女孩兴奋地说:“你看看红灯的时间,怎么停在了37秒?”男孩笑了一下,像是在一瞬间回忆起了他们之间关于37这个数字的过往。公交车开到了一个公园门口,旁边的商店名字很有诗意,叫作“37度”,又一次让他们注意到了。  新上车的乘客中有一个女人穿着红裙子,男孩指着那裙子对女孩说:“你看,像不像去年夏天在海边时你穿的那条裙子?
让教育理想如诗,校园风景如画,师生生活幸福如歌是我们的教育追求;让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和众多平凡的学生与“美好”相遇,从而影响并改变他们的人生,更是我们的教育追求。  我希望:天成的“美好教育”,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挥潜能,做最好的自己。  ——题记  一、追求“美好”,坚定教育信念  当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与此同时,人们理想荒芜,精神匮乏,
张舜徽先生离开我们,转眼间已有17年了,但先生留下的著作,仍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先生治学的精神,仍是我们最好的食粮,为我们指引着学术的方向,鞭策着我们治学的步伐。孔子曰“温故而知新”[1],孟子曰“归而求之,有余师”[2],重读先生的著作,总有许多新的体会,里面总是深刻地体现出先生一生治学的精粹实质,令人回想不已。在学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形势下,重温先生的著作与一生治学的经历,以表对先生事业的继承之意和
编者按:  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评什么,人们就做什么;怎么评,人们就怎么做。一堂好课、一场快乐的“游园考试”无不是“以学评教”理念的“全息反照”。管理者,该怎样检视学校评价的“短板”,构建“学研教”融通的校本评价文化?教师,该怎样调整师生好课观的“视差”?该如何运用评价策略,让预设不失运筹帷幄,让生成游刃有余?让作业批改不再成为累累重负?让学生爱上考试,越考越上瘾?本期《专题策划》推出浙江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情绪与教师发展之间存在着关联。戴和莱切(Day
教育功能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就是探析教育“本身能够做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定位教育,使教育能更好地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国教育理论界自1949年以来,从未间断过对教育功能的探索。    一、功能的两端:个体与社会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分析教育与个体、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单向关系①,亦即教
【摘要】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基础,而漂亮的硬笔字能够提升人们的交流效率,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高效的硬笔书法教学能够让其快速打下书法基础,让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基于对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现状的研究,以及硬笔书法特色学校对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分析,以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西湖学校为例,提出硬笔书法特色学校品牌的构建流程和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硬笔书法;特色学校;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