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世界冠军之梦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heep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15日,阿联酋阿布扎比,即将举行的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这里聚集了各国技能项目最顶尖的选手。其中,砌筑项目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0位选手参赛,包括了中国队的少年选手梁智滨。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22周岁以下顶级的技能比赛。世赛砌筑項目在国际上水平最高的是奥地利、意大利、英国、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参赛晚,经验少,中国队此前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砌筑项目被视为有望冲击奖牌的选项,被寄予重望。梁智滨能否不负众望,顺利进入三甲?众人翘首以盼。

学习:初入广州接触砌筑


  梁智滨是广东省吴川市人,现年19岁,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2014级学生,就读于该校施工专业,从2015年开始学习砌筑。
  谈起读中职,梁智滨的感言是为了习得一技之长,“当初也没想那么多,施工建造在广大农村、城市都能用得上,于是就做了报读现在这个学校的选择。”
  进入学校初始,梁智滨有些许的不适应:饮食习惯、同学交际、学校环境……各方面的差异除了给予他惊奇的感受,也带来一定的困惑。但他想到出来广州读书的初衷,就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夏天在铁棚里练习,热得像置身于蒸笼,他也坚持了下来。每天上课、实操、自习……他的日常安排得很充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粤西来的憨厚小伙在心里扎下了根,从此学校里经常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训练:魔鬼集训过关斩将


  进校后不久,学校传出迎接世界技能大赛的消息,通知可以参加砌筑类的技能培训,要在校园里选拔同学。



  梁智滨报了名。摆在梁智滨面前的有三个项目,除了砌砖,还有一个贴瓷片项目很吸引人。原本他是选择贴瓷片的,因班里有几个同学都选择贴瓷片,梁智滨想选择跟他们一块儿。他的这个决定被教练林晓滨否定了。
  林晓滨是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2010级的学生,第42、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中国备选选手,参加过前两届世赛砌筑类项目的全国选拔,最终两次都遗憾地拿到第二名的成绩,没能代表中国参赛,但是获得了去奥地利、巴西现场观摩的机会。他目前留校任教,担任梁智滨的教练。
  林晓滨跟梁智滨交谈,认为他砌墙有天赋,很适合砌墙。林晓滨表示,因为自己就是砌筑项目出身,所以建议弟子选这条路,这样能够多给他直接经验指导;另外,考虑到贴瓷片等其他项目经验也不是很足,也应该尽量避免“硬碰硬”。
  参加的同学很多,他就读的施工专业有60多个人,其中有20多人报名了这个项目。“竞争很激烈,一开始我是没有把握的。”回想起学校里的选拔赛,梁智滨直呼“惊险”,“时间很赶,最后差点没做完。”要是没完成,就没有成绩。最终,梁智滨凭借平时学习训练的过硬基础功,交出了满意答卷,从二十多位优秀的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在学校里面,林晓滨按照世赛的模式训练梁智滨。从时间操作、细节把握,到赛前的精心准备,林晓滨亲手把关每一项环节。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要经过层层比赛淘汰,先参加每个省的选拔赛,然后再参加全国选拔赛,最后进入到集训基地进行为期近两年的集训。在世赛砌筑项目集训基地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梁智滨经过“9进5”、“5进2”、“2进1”三轮选拔,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的唯一一位选手。
  梁智滨的优点是动手能力强,有天赋,很勤奋。“一学就懂,比较容易上手。”梁智滨也是一个比较能接受意见的学生,林晓滨说:“他平时训练刻苦认真,是一个非常细心,非常追求完美的人。但是前期训练过于追求完美,非常追求把质量做好,就会担心他的时间没有安排好,就是说因为追求质量而导致时间不够用。后期经过加强辅导,慢慢地,梁智滨注意到时间把握的重要性。”
  备赛期间,林晓滨每天要对梁智滨进行十几个小时的训练,会模拟各种考题,还会适当增加难度。比如针对这届比赛承办地的当地建筑、文化、风俗特点,模拟考题包括清真寺建筑、阿布扎比的英文名称。

比赛:手起砖落一气呵成


  在灰铲上抹上水泥,用手小心护住砖块边缘,将准备好的砖块精准放置在水泥上方,轻压一下,再用工具轻敲,让砖块和水泥间的空气尽可能排出,最后用铲子小心地将边缘多余的水泥铲掉……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手起砖落,一气呵成。“如果我哪个砖块差了几毫米,可能比赛结果就不一样了。”梁智滨介绍,这次大赛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五个模块,比赛的三道题分别是砌一座清真寺、一间小房子,还有阿联酋国徽——一只隼。







  在4天的比赛中,梁智滨要在22个小时内砌出3面墙。前三天每天6小时,最后一天4小时。得分项有主观分和客观分两大项,决定考试成绩的大部分来自于客观分,占分值的80%,主观分占20%。主观分包括勾缝的圆滑、切砖的整齐等视觉美感,客观分包括垂直度等。   可他到了赛场才发现,比赛用的砖比平时练习时的砖要稍差一些,砖面有些不平整,这给比赛增加了难度。
  “国内用的砖面比较平整,见到比赛用砖,开始是有点胆怯的。”磚面不平直接影响砌筑的垂直度、水平面等方面。砖的角、线不平,砌上去就容易歪斜。
  林晓滨告诉记者,平常训练和国内比赛用的砖,都是平整光滑的,但是比赛的砖却不整齐,有几毫米误差,甚至表面也不平整。“因为阿布扎比那边不生产砖,都是进口,砖的质量没那么好。”
  “比赛要求比较高,不是随便砌起来就好。”梁智滨说,一方面是要读懂图纸,不仅尺寸要量好,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同时墙上图案也要逼真;另一方面,砌的墙垂直度要准确,不能歪。此外,“墙的‘颜值’越高,分数就越高”。
  此次比赛中,让梁智滨颇感难度的是砌筑有隼图案的墙。“隼的头和嘴是悬空的,怎样才能让它不倒呢?”经过一番讨论后,梁智滨决定将它以两块切成45°的砖块拼接的形式呈现,拼接部分用钢板支撑起来,牢牢固定在墙上。
  最后一天,他在距离比赛结束5-10分钟时完成了。梁智滨的主观分项目上稍弱一点,排在前三,但这三面误差小、标准高的墙让他具备了客观分领跑的优势,最终以69.89分的成绩夺得了大赛第一名。
  梁智滨平时训练能够达到80多分,但在这次比赛分数要比平常低。“这是因为比赛用的砖不大好,影响了发挥。”林晓滨介绍说,这次比赛选手们得分普遍都较低,30位选手中,上60分的仅有13人。“关键在于选手自己的调整,其实好砖、坏砖都一样。”
  “他整个比赛比较顺利,虽然中间有一些小失误。”林晓滨发现梁智滨比赛初期的失误后,在中途休息时会马上跟他说,怎么会产生这些小失误,下来该如何避免。他就会变得更加去注重这些细节,所以后面会更顺利。“这次比赛的三个作品做下来,只有两点小失误,其他都称得上比较完美了。”



  来自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梁智滨,靠着一股工匠精神,拿到了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的金牌,这也是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未来:愿为父母砌一栋房


  “感觉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梁智滨感慨,比赛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上他才刚知道自己是冠军,之后第二日便匆匆回国了。这一路上他接受了太多意外和惊喜。
  10月20日凌晨,专机刚刚抵达北京,迎接归国健儿的有首都各界朋友。在北京接受了表彰后,10月23日上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表彰会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举行,梁智滨在这里和其团队获得了10万元奖励。之后,10月25日,他才回到广州,但也没因此闲下来——前来采访报道的媒体单位让他和教练一直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梁智滨坦言,比赛回来一下子接受这么多采访是比较累的,感觉训练都没这么累。
  稍微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会不禁心驰神往,“未来,我想亲手为爸妈砌一栋房子。”梁智滨说,自己没有上高中而选择就读施工专业,是想着未来能有一技傍身,找不到其他工作起码可以回家砌墙。
  在常人眼中,砌筑项目是个苦项目,但梁智滨说起砌筑时,眼神都明亮了起来。即使过程辛苦,梁智滨也毫无怨言。
  这是梁智滨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虽然获得了这枚宝贵的金牌,但是他仍然很谦虚,“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学习和深造。”对于未来,梁智滨表示,“我想在学历上继续深造,继续学习施工或者建筑专业。如果能够选择留校,我希望留下来,也是一个回报学校的机会;如果有机会能去当一名砌筑的艺术家或者教练,我也很乐意。”
其他文献
The article surveys the Three Strikes sentencing regime introduced in New Zealand in June 2010. Its existence was attributable to the peculiarities of an 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 (MMP) electoral syst
期刊
学霸智慧星  从小到大苏文静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中毕业那年,尽管她的成绩优异,但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她却不能继续读高中。就在她彷徨无助的时候,老师给她推荐了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当得知学校的交管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而且此专业就业很好。因为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里的交通车辆出行增多,想着以后也会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于是,2018年夏天,苏文静从广西来到了交校报读交管专业。  苏文静曾经以为读不到高
期刊
2013年是刘坤面临人生抉择的一年,当时年仅十六岁的他放弃了老家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于九月份只身一人来到广州报到,进入了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时间肯定了他当初的选择,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企业家,正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音乐餐吧和文化传媒公司,回首整个中职学生生涯,他认为学校教会了他三件受益终生的事:学,思,做。学:立身以立学为先  八年前,家境贫寒的刘坤目睹了家乡初中的乱象,感受到家乡大部分
期刊
稳重、睿智、有担当、有魄力!这是成功人士的标签,叶晖就是这样的人。只有具备真才实学,凭着坚强的意志,一步一步踏上奋斗的阶梯,才能获得成功。  如今的叶晖已经是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于ABB(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工业机器人部经理。他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总结成多套实用技术类书籍出版,销量超36万册。翻开叶晖成功的奋斗史,其实,成功并不是偶然,他从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原广州市电子信息
期刊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很多选择,但只有你坚持下去才会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好好珍惜学校给予的平台。廖志勇正是用他的坚持和热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学习的日子里,他努力、勤奋、向上,并在2019年荣获教育部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成为同学们的优秀榜样。  回想在学校的日子,他感恩母校对他的栽培,正是广州市轻工职业學校给了他一个很好的起点和人生奋斗
期刊
总有人抱怨上天不公,没有得到成功的机会,其实机会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均等的,能意识到机会来了,并通过努力牢牢把握住机会,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是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15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林胜塔同学给自己的座右铭,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运气,只有成功背后别人看不到的努力和汗水。不惧挫折,坚守初心  高大帅气的林胜塔擅长手绘,平常也喜爱服装穿搭,2015年经朋友介绍,报读了
期刊
17岁,也许你还是一个懵懂少年!但只有17岁的陈金川,却已经获得世界技能大赛西餐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以及安徽挑战赛金奖、广州挑战赛特金奖,获得国赛选拔赛名额、国赛选拔赛第四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第六届HOTELEX明日之星厨师大赛全国总决赛”个人赛金奖及最佳技术奖。18岁,他荣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位高级技能人才,他的个人技术、技能水平已经达到高水平状态!怀揣理想,扬帆
期刊
梦想,是早晨的太阳旭日东升,是萌芽的种子茁壮成长,是结茧的蝴蝶破蛹而出。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主持人。  从小我就喜欢模仿电视里的主持人。随着我不断地成长,我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我就是要成为一名主持人。我知道,梦想不是只靠说就能完成的,于是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目标。每天我都会朝着我梦想的方向不断前行,不断练习。  要成为一名主持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咬字。发音咬字的准确
期刊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ssue of paternity suits among the pastoral nomadic Bedouin trib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within their specific religious, leg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t explore
期刊
摘 要:城市建设强度是城市热岛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揭示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在用地地块、规则网格和建筑斑块3个空间尺度上,使用ArcGIS提取地表温度(LST)与建设强度指标,利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地地块尺度上,LST与绿化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建筑底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规则网格尺度序列上,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