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和外周血中MUC1基因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和外周血中黏蛋白-1基因(MUC1 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首先检测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及其67枚纵隔淋巴结,以及30枚病理报告为NSCLC的纵隔淋巴结的MUC1mRNA,以证实RT-PCR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然后检测158例NSCLC患者的外周血和97例手术患者的病理报告阴性的296枚纵隔淋巴结的MUC1mRNA的表达,以了解和比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抑癌基因p1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SABC)方法检测64例NSCLC组织及2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pressure—flow study,PF-S)在女性膀胱流出道梗阻(female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FBO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访我科收治的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的FBO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CCV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尼西坦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对其护理价值进行总结。方法 80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
我们牢牢把握教学质量关,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研活动之间关系,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将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验室对学生开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一2013年7月收治的进行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中发生的并发症的原
【摘要】习题是当前数学课堂上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错题因此便成为数学教学的宝贵资源.将不同学生的错题加以收集、分析、讲评及纠正,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而通过吸取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本文从错题原因、错题讲评及自我纠错等三面入手,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利用进行“淘宝”.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  一、引 言  数学学习包含概念、定理、公式的掌握与运用,对抽象思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