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无限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漫步者公司的首款无线数码产品,Ramble在设计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从这款数码无线红外功放的指标来看,领先于我们以前所接触过的无线音频设备——高带宽、高音质、高稳定性、无延时,极少的信号死角等特点让Ramble成为当前近乎完美的无线音频解决方案。在开始正式体验之前,我们不妨先细细探查RambIe在设计上的独到之处。
  
  颠覆传统功放的造型
  
  在人们的印象中,功放产品总是以方方正正的造型出现。而漫步者Ramble的外型设计则脱离了传统路线,以时尚,小巧作为目标。直立放置的发射器与可横卧可竖放的接收器均采用圆筒造型,并以银色和黑色作为产品主色调,其中银色的磨砂铝质机体金属质感强烈,表面处理工艺出色,显得简约大方,清爽且不失科技感。
  Ramble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采用独立供电,DC电源接口和3.5mm立体声输入接口被设计在发射器的背部下端。发射器正前方带有一个红色信号指示灯,当Ramble处于工作状态且有音频信号输入时,该指示灯会自动亮起,以提示用户当前的工作状态。产品的电源和音量控制都在接收器上,它们被分别置于接收器圆筒的两端。轻触式的电源开关仅需轻轻一摸,就可以切换开关机状态。圆筒的另一端的音量控制拨盘采用低阻尼手感设计,让用户可以轻松地转动,而旋钮中间的凹槽既能起到刻度指示作用,也让造型更为出彩加有动感,同时还给用户盲操带来了方便。接收器上的音频输出接口有两个一个是方便用户连接耳机的3.5mm耳机接口,另一个则是被隐藏在底座一侧盖子下,可连接2.0无源音箱的线夹式接口。为了不让连接音箱的线缆影响产品整体造型,Ramble还在底部设计了一条束线槽,让线缆最终可由底座边缘平直导出,而不显得杂乱。此外,接收器底座下方还设计有挂墙孔,为用户多提供了一种接收器的放置方式。
  
  小个子大嗓门的秘密
  
  Ramble接收器集成的功放功率高达50W,但它比起相近功率的传统功放在空间占用上更具优势。它为什么可以在保证大功率的前提下做到如此小的体积?原来Ramble采用Philips TDA8922功放芯片组成一组双声道数字功放。并且还采用Class-D音频放大器技术,可实现高效率的电声转换(80%~90%),相对传统的乙类功放(50%~60%)效率更高也更省电。另一方面,产品发热量也会因此而变得较低,通过接收器的铝制外壳就可进行散热。
  除此之外,漫步者也在Ramble中加入了节能设计,如果在10分钟内没有音频信号输入,Ramble就会进入待机状态,将耗电量降至最低。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进入梦乡,之后Ramble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无需担心功放会白白开机一整晚浪费电能。当然,这需要用户提前在MP3或PMP播放器上设置好需要播放的音乐,将播放方式设置为不循环,并允许播放完毕之后自动关机或进入待机状态。经过上述设置,音源设备就能在播放完毕后自动切断输入Ramble的信号,使之进入待机状态。
  
  先进的无线设计——Ramble的精髓
  
  以前我们曾测试过的采用红外无线技术和基于2.4GHz无线技术的音频产品,它们的实际效果都无法让人满意。从产品名称来看,Ramble采用的也是红外无线技术,那么Ramble为何具备高带宽,高音质、高稳定性,无延时和极少信号死角的特点呢?与漫步者工程师交流后我们了解到,原来现有的无线技术并不完全适合于音频应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带宽不够或易相互串扰等。
  1,其它无线技术为何不适用?
  以当前业界采用较多的Wi-Fi和蓝牙等基于2.4GHz的无线技术来说。蓝牙的带宽在1Mbps左右,难以满足高质量音频信号传输的要求。要知道,一个未经压缩,双声道、44.1kHz/16bit的CD音质信号需要1.4112Mbps带宽,所以说蓝牙技术无法承担高质量音频信号的传输。
  而我们所熟知的Wi-Fi侧多用于无线网络中,可以提供理论11Mbps~54Mbps的带宽。虽然其带宽可以满足高质量音频信号的传输,但它却存在延时这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为了防止传输错误,Wi-Fi设备会不停对数据进行校验,并由此产生0.x秒~1秒的延时。然而,这种看似短暂的延时会在用户欣赏影片导致轻微的语音不同步现象,而人的大脑对于影音不同步的感觉却极为敏锐,最终会影响用户的观看感受。另一方面,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信号对墙体有良好的穿透性,有益于构建家庭小型网络,但欣赏音乐或影片却是相对私密的事情,使用具有穿透性的信号可能并不合适。此外,为了防止网络非法接入,Wi-Fi网络中的很多设备需要使用密钥,而基于Wi-Fi技术的音频设备也不例外,这又使得Wi-Fi无线音频设备在连接和操作上显得并不十分便捷,而且当邻居也在使用相似设备时,还可能出现信号相互串扰的情况,所以利用目前的Wi-Fi技术来实现无线音频传输也并不完美。
  在无线技术中,还有一种基于红外线的传输方案,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频,用红外光载波将信号发送出去,并在接收器端解调出音频信号。这种技术与FM广播非常像,只是传播载体是光波而非电波。然而它的缺陷在于和FM广播一样只支持80Hz~10kHz的采样率,达不到CD音质标准,因此也不适合高音质的传输。
  2,Ramble所用无线技术有何特色?
  由于之前的一些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音频传输,因此漫步者最终决定在Ramble上采用基于改良后的红外无线技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经过ADC转换(Analog DigitalConvert,模拟一数字转换),将信号编码成数字串后发送,通过接收端接收后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数字一模拟转换)解码输出到功放子系统,它的过程类似于S/PDlF数字信号传输,音质完全达到了20Hz-20kHz的CD级水平。并且Ramble通过缜密高效的算法,制定了一套快速容错纠错的音频专用机制,使得这一设计可以真正实现实时传播,又能确保高音质。
  由于采用红外无线技术,所以Ramble传输信号的载体仍然是红外光,它的一些特性和可见光差不多,例如漫反射特性。Ramble利用了漫反射来实现无障碍连接,同~空间内即使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存在障碍物,也不会影响到彼此的无线通讯,大大提高了红外传输的稳定性。另外,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漫反射,Ramble发射端采用了45度向上倾斜的18点红外发射矩阵设计,可将红外信号投射到天花板或墙体上,然后进行漫反射传播,进一步增强了Ramble无线传输中的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使用环境不同。用户可能会把Ramble放 置于光线难以照射到的角落,或者被其它物体遮挡,从而可能影响信号接受的质量,漫步者还将Ramble的接收器设计为可旋转调节接收角度,让信号接受更加稳定可靠。
  
  Ramble之高清体验
  
  简单便捷的连接使用方式和具备CD音质的特点,让Ramble的应用层面大为拓展。我们可以在无线传输条件下真正享受到各种随身听设备中的320kbps高质量MP3,或通过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回放高质量的APE音乐,并经由接收器上的3.5mm Line Out接口和2.0线夹接口输出到耳机、2.0或2.1多媒体音箱上。这样一来,书房、卧室、阳台和客厅都能成为Ramble大显身手的地方,只要确定了回放设备的位置,放好接收器,我们就能用MP3、PMP、掌上游戏机和音乐手机连接Ramble的发射器,并把它放到最便于连接操作的地方如沙发旁的小茶几、卧室的床头柜。在想要更换音源设备的时候,只需将插头换接一下即可。
  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5.1音箱环绕箱的无线解决方案。5.1音箱至今不能大范围普及,并非消费者没有对多声道的需求,最根本障碍在于环绕箱布线比较麻烦。据我们调查,大多数消费者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并未考虑埋入环绕箱信号线,那么要添置5.1音箱系统就意味着有两条线缆“躺”在地上横贯房间,既不美观也容易被绊倒;而用户自己沿墙边布线,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作为微型计算机高清实验室的评测工程师,我们认为Ramble的出现无疑给众多长期受5.1系统环绕箱布线困扰的玩家带来了希望。因为我们使用漫步者新S5.1,对Ramble的实际性能进行了测试,而测试结果让我们非常满意。影片测试我们特地挑选了大动态高码率的测试片段,进行了有线和无线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对比。在《U-571》中潜艇躲避深水炸弹一幕中,Ramble在环绕部分带来效果就实际听感而言,与采用有线连接时并无差别,深水炸弹爆炸瞬间的声浪激荡,快速袭来,确实感觉不到任何延迟。而在《头文字D》的秋名山飚车片段中,从环绕箱还原的车身漂移、轮胎摩擦地面的种种音效,也连贯流畅,细节分明。得益于Ramble足足50W的输出功率,整个5.1系统在回放影片时的整体声场和气势,也不亚于有线连接,完全可作为替代有线连接的方案。
  为考验Ramble的抗干扰能力,在回放测试过程中我们还特地打开了房间顶部的所有节能灯(节能灯的频率与很多红外设备的工作频率相近,因此会造成干扰),这时我们另一台设备的红外遥控器立即不能工作了,而此时Ramble却丝毫未受影响,声音依然正常连续播放。由此可见Ramble的抗干扰能力确实值得称道。
  
  体验总结
  
  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Ramble的应用面非常广泛,它比传统产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可能重建用户的使用习惯。在Ramble的帮助下,MP3,PMP、PSP,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移动设备能真正成为家庭音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而对于高清玩家来说,Ramble可作为多声道系统环绕音箱的无线解决方案,免去他们在室内后期布线的麻烦。当然,在我们看来,目前Ramble的价格还较高,1650元的售价即使是最忠实的无线音频玩家接受起来可能还存在难度。我们认为当它的价格降到千元以下,才可能真正获得有无线音频应用需求的消费者的青睐。
其他文献
“2009年很可能成为中国农村接八全世界的新起点”,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踌躇满志。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四大类产品企业纳入全国推广范围后,电脑,摩托车,热水器和空调亦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其中各省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两项作为新增下乡产品,即“4 2”模式),从而拉开了中国个人电脑又一次普及浪潮的序幕——电脑下乡。也就是说,农村户口的消费者购买指定品牌的指定下乡
改进在哪里?    关于DirectX 10.1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本期第153页《微软DirectX 10.1技术全面解析》。较DirectX 10而言,DirectX 10.1主要提升在着色和纹理以及反锯齿方面。  PingPong demo意在演示DirectX 10.1的Cube MapArrays技术所实现的实时全局光照技术以及空间正确反射技术和延迟渲染 MSAA反锯齿技术。这个demo使用
魅族M8的研发过程很漫长,从2007年1月29日爆出研发计划到今天《微型计算机》第一时间拿到即将上市的M8的评测样机,几乎横跨了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当中,不间断地流出的测试图片和屏幕截图让不少喜欢iPhone的玩家疯狂,因为他们几乎看到了另一个iPhone。从这个角度来说,M8无疑是国产手机历史上受关注度最高、未上市之前受关注时间最长的机型。  从魅族宣布送测,到各大媒体陆续收到评测样机之后,三天
许多EeePC玩家都喜欢对其DIY,过程中难免会损坏原有的LiFlUX操作系统,如果你现在想把EccPC恢复为原有的操作系统,不妨按照以下步骤来操作。  1 首先在PC上制作还原闪盘。将1GB及以上容量的闪盘插入PC,并把系统还原光盘插入PC光驱,在光盘中的“Software\BootTool\BootTool”目录下运行“Free0ST001,exe”。选择“拷贝EeePC 700/70l影像档
提及“VAIO”这四个字母,除了会让你联想到时尚,创新,人性化之外,似乎与性价比并不沾边。如果一定要在高贵的VAIO中找出相对贴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我们认为2007年索尼推出的万元以下的14英寸机型CR系列可算是亲民之作。2008年底,CR系列也迎来了其升级产品cS系列,它以更为时尚的外观,更强的性能、更炫酷的灯光效果以及更加平易近人的价格继续着CR系列传承的亲民时尚。    梦幻,外观设计出彩 
20年前,四位年轻的IT工程师在台北长春路租下一间小小的冰果室,创办了华硕——一个“专门为电脑主板制造厂进行研发,设计并收取顾问费”的“小而美”的公司。就是这个当年启动资金只有约25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20年来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多条产品线名列世界第一。在过去一年全世界所售的台式电脑中,每三台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2007年华硕推出全球首创超便携电脑Eee PC,开创超便携电脑新时代
一直以来,VAIO P都算是超便携电脑中的另类产品,也凭借精巧的设计与独一无二的风格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因为之前都还看不到拥有与其相竞争实力的产品出现。不过,悄悄提醒一下:VAIO P可得留神了,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已经抵达了微型计算机评测室,它就是富士通LifeBookUH900(以下简称UH900)。  请原谅我们首先就将UHg00和VAIO P摆在了两个对立面,我们实在不想刻意将二者推向竞技的舞
上期我们已经为大家展示了电容的特性以及电容分类的一些内容。有了这些知识的帮助,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区分市场上的电容产品了。不过还有另外一些问题困扰着用户,比如“谁家的电容更好?这种电容是什么牌子”等,本期我们就为你解答这些疑问。    电容品牌众多,日系台系是主力    从目前市售板卡采用的电容来看,主要分为两个系列:日系和台系。其中日系电容主要是日本厂商提供技术,在日本本土或其它地方生产的产品。
通“游戏高手”系列显卡一直以规格高,性能强著称。最近,该系列的最新产品——G9600GT-512GD3游戏高手显卡开始在市场上热卖。那么究竟这款产品有何特别之处呢?微型计算机评测室详细测试了这款新品。  盈通G9600GT-512GD3游戏高手显卡采用了NVIDIA代号G94的新一代图形核心,非公版设计。和公版GeForce 9600GT显卡相比,它的PCB版略短一些,但做工和用途却十分出色。这款
当快递公司为我们送来N82Jv的时候是星期六,因为要赶稿的原因编辑部正在加班,所以也得以先睹为快,否则又要等到两天之后了!  当从包装箱中取出N82Jv时,似曾相识的感觉顿时浮现在评测工程师的脑海中。棕色具有金属质感的顶盖,硕大的ASUS LOGO以及流线型的顶盖边缘设计,甚至一度让人产生华硕是不是送错了测试样品的感觉。的确,N82Jv在第一眼印象上与前辈N81实在太像了!不过,仔细观察之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