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中“找”发明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是发明的基础,但发现不是发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利用发现做发明。
  
  一、从验证发现的设备来做发明
  
  人类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兴起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电动机而引起的。法拉第1821年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现象:如果在载流导线附近只有磁铁的一个极,磁铁就会围绕导线旋转;反之,载流导线也会围绕单独的磁极旋转。他反复实验验证这个发现,实际上发现电磁旋转的装置就是人类最早的电动机。
  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伦琴在实验室做阴极射线实验。他发现一条特殊的荧光出现在纸上,为了搞清楚这特殊的荧光,他连续在实验室奋战了六个星期。实验表明,射线的穿透力相当强,可以很容易地穿透纸、布和木,也可以穿透所有实验过的金属。伦琴想到,射线有如此强的穿透力,自然也能穿透人的肌肉。1895年12月22日,伦琴在实验室拍下了他夫人的X光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X光照片。实际上拍X光照片的设备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X光机。伦琴X光的发现和X光机的发明拉开了20世纪物理学的序幕。
  用验证发现的设备来做发明,这种发明都是由发现者做出的。别人则可以改进这些设备,做出新的改进性发明。
  
  二、根据发现的现象做发明
  
  人们发现了磁棒永远指向南北方向的现象,从而发明了指南针。
  人们发现了把加热的空气装入纸袋或布袋内,纸袋或布袋可以向上升起的现象,于是用不透气的材料做了个很大的袋子,装入加热了的空气,发明了气球。
  人们发现磨制的凸透镜、凹透镜可以调节视力,于是加上金属圈和镜架,发明了眼镜,后来又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
  这种发明只要将发现现象的材料、装置等稍加改进,就可做出发明,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关键是要认真观察自然界的现象,要有新的发现才可做出发明。
  
  三、根据发现的特点做发明
  
  古代的炼丹师发现了硫磺、硝石、木炭混在一起发生爆炸的现象,军事家分析了这种现象的特点是破坏力大,于是将其加上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外壳和不同的装置组合,发明了火箭、火雷、火铳、火步枪、火炮等各种武器。
  法国医生雷奈克通过小孩在木头两端做游戏的现象,发现了固体可以传导声音,发明了听诊器。
  这种发明的关键是要分析发现现象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来做出发明。
  
  四、分析发现的物质成分做出发明
  
  维生素C的发明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1933年分析了维生素C的成分,确定了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以后,瑞士科学家发明了维生素C的人工合成方法。
  维生素K的发明也是这种情况,丹麦生物化学家达姆发现维生素K可以使小鸡血液凝固速度快,防止皮肉出血,193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多伊西分析了维生素K的成分,确定了维生素K的分子结构,发明了维生素K的人工合成方法,成功地制造出维生素K。
  这种发明适用于新的物质的发现,尤其是有机化合物的发现,只有先分析它的成分,确定它的分子结构以后,才可能做出物质合成方法的发明。
  
  五、发现失败的现象做发明
  
  失败的现象发生在生物和化学领域的实验和生产过程,失败的现象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不是人们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和实验,而是无意中发生的失败现象产生了发明。例如肥皂的发明:皇宫里举行宴会,厨工不慎将羊油碰翻,倒在了草木灰上,厨工赶紧用手将羊油捧起,然后去洗手,发现手比以前白了。别的厨工也用沾了羊油的草木灰涂在手上、脸上,然后洗去,结果长期存在手上、脸上的灰垢没有了。皇帝知道了这件事,下令用羊油生产能使手脸干净的物质,肥皂就这样发明了。羊油碰翻的现象不是人们有目的的行为,但是这种现象却使人们发明了肥皂。一直到现代,人们还是使用动物油脂来生产肥皂。
  2.人们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和实验,但是由于不慎出现操作失误,出现了失败的现象,根据失败的现象,做出了发明。
  例如,一位橡胶生产工人,上夜班打瞌睡,配方要求加3%的炭黑,他错误地加进了30%。这种错误的操作产生了与原来预计的不同产品。人们仔细观察和分析了这种加了30%炭黑的橡胶,发现比正常配方生产的橡胶硬度高,强度大,有光泽,耐磨。于是人们用它做轮胎,鞋底。就这样,耐磨橡胶发明了。耐磨橡胶的发明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制鞋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
  一位造纸工人上夜班时不慎搞错了配方,生产出的纸张非常厚而表面不平、无光泽且不能书写。后来他发现这种纸吸水能力很强,于是他把这种纸裁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商场去卖,供人们吸收家具和电器上的水分。
  3.人们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和实验,但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人们根据这种失败的现象,做出了发明。人工合成染料的发明,青霉素的发明就是这种情况。
  1856年,英国大学生帕舍做合成奎宁实验。实验结束时他却发现了抹布上有一块紫红色痕迹,反复洗也洗不掉的现象。这是种意外的情况。他认真总结了实验过程,发现了给抹布染成紫红色的物质生成原因,之后他在实验室合成了这种物质,于是人工合成染料问世了。
  青霉素的发明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弗莱明在实验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于是他根据这种失败的现象,发明了青霉素。
其他文献
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要扩建了!将从4000立方米扩容到12万立方米!8月1日,清华大学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共同建设“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的合作协议,正
中国有九成以上家庭使用4个以上的电源插座,但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不知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万用孔插座。近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全国3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消费警示:睁大双眼防风险。  七成消费者不知禁令  38家消费维权单位在网站上共同开展的《电源插座安全使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2.69%的受访者不知道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万用孔插座,64.7%的受访者不知道两芯插座严重违反国家标准,会引起
30多年前,日本的市川龟久弥对蚕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对蚕进化的观察与思考中,逐渐悟出一种“等价变换原理”,并认为以此理论为指导,可以有效地进行发明创造。  什么是等价变换呢?这种理论认为:任何新事物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从原事物中产生的。它不是对原事物的彻底否定,而是舍其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积极的和合理的内容,并且将保留的内容赋予新的关系。也就是说,新旧事物间总存在某种等价性(即相似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只要细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一个个“麻烦”解决掉,然后好好琢磨和总结,你也可能成为“发明家”。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你绝对可以成为“发明家”,因为许多普通母亲都做到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几位母亲都曾遇到过不同麻烦,但在解决麻烦的过程中都却成了“发明家”。居住在伯恩茅斯的阿曼达·詹纳是一名家居产品销售人员,在一次购物时,她不到两岁的孩子乔治要方便。阿曼达赶紧找了个瓶子,等
茫茫宇宙,气象万千。从远古占卜天气的记载到今天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类对神秘的天气预测追踪的步伐从未停歇。  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根据肉眼观测到的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或气候的变化。随着科学观天测云经验的积累,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被编成谚语流传开来,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等。在现代气象学尚未产生的年代,天气谚语无疑对人们预测天气起着很大的作用。  17世纪中叶,意大利
目的探讨社区教育对产妇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前未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产前都接受社区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健康行为
目的:探讨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5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胆囊部分切除术60例,行胆囊切除术75例,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胆囊部分切除
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医院和科室很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生的诊疗能力。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构建情景模拟系统的方法,对患者的致病因素和医生的治疗方法等
英国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泰勒表示:“蜥脚类恐龙的脖子实在是太长了,显得有些愚蠢。我们通常认为大象是身躯庞大的动物,但它们显然无法与蜥脚类恐龙相比,后者的体型是大象的10倍。”  关于蜥脚类恐龙为何进化出长脖子,科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蜥脚类恐龙可能利用长脖子吃高处的叶子,就像长颈鹿一样;其他理论认为它们利用长脖子大片大片地吃地面上的植被,就像鹅一样;此外,一些科学家还认为长脖子可能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