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突变特征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疗效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患者FLT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突变特征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48例MPA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血液系统肿瘤中常见突变的58种基因,其中对FLT3基因检测内部串联重复(ITD)和点突变发生的热点区域第14、15和20号外显子。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肿瘤中常见的35种融合基因。

结果

48例MPAL患者中FLT3突变7例,均为ITD突变。FLT3-ITD的中位插入片段长度为48 bp,1例患者同时携带2种不同长度的插入片段,中位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为40.5%(7.9%~84.7%)。FLT3突变阳性和阴性的初诊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例FLT3突变阳性患者中4例伴随RUNX1突变。共4例FLT3-ITD阳性患者接受了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其中3例获得完全缓解。

结论

MPAL患者中FLT3突变以ITD突变为主。FLT3-ITD阳性的MPAL患者常伴随RUNX1突变,可获益于FLT3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和2016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应用达沙替尼单药治疗的2例复发难治Ph+急性白血病患者资料,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21岁。2例患者经达沙替尼单药巩固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CR),1例达CR后长期生存,1例CR 5个月后
由深度学习算法开启的新一波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展。同时,以高通量基因测序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了海量的医疗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也为血液肿瘤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文章结合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的报道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临床治疗以传统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也有部分患者因体能状态差和伴随疾病而不能接受化疗。基因改变在AML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起重要的作用,也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靶点;同时,免疫治疗在AML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山奈酚逆转耐多柔比星(ADM)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ADM细胞耐药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ADM作用24 h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毒性,计算24 h ADM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倍数。MTT法检测山奈酚作用24 h对K562/ADM细胞的毒性,计算24 h山奈酚5%抑制浓度(IC5)、10%抑制浓度(IC10),以二者确定后续实验山奈酚
第1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带来里程碑式的进步。目前CML相关临床试验大多聚焦于停药试验,甚至是二次停药,以及能够对抗T315I突变的第3代TKI,而常规治疗更关注于快速降低BCR-ABL转录本水平。同时,对一些特殊患者的治疗管理得到重视。
目的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的53例年龄≥55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倍体移植2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18例,无关供者移植9例。分析老年AML患者行allo-HSCT的疗效,并比较单倍体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3例老年AML患者中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30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RLN)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TF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DLBCL组TF、VEGF的阳性率较RLN组增高[TF:86.3%(69/80)比50.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情况及利妥昔单抗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并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血小板悬液无效输注的发生率。结果180例患者骨髓抑制期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45例(
目的提高对难治性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的临床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报道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收治的1例儿童难治性EBV-HLH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儿治疗开始时以积极抗感染、营养心肌、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对各种治疗反应差,立即予以HLH-200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2周仍反复发热,EBV-HLH相
苯达莫司汀是兼具烷化剂功能和抗代谢功能的双功能氮芥衍生物,在多种病理类型的淋巴瘤中均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多项研究显示苯达莫司汀单药或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等。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苯达莫司汀用于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然而在我国,苯达莫司汀于2018年才获得批准上市,临床医师应用经验较少。基于苯达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