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如今的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对于高速公路来说做好边坡的防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来进行具体的防护工作。从多数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可以看出,柔性防护系统的运用是相对比较普遍的。主要是由于这种防护系统的运行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公路建设的稳定性,还能够减少施工人员和建设人员的工作量。在现如今的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防护类型。本文中主要以具体的工程实例来对这种柔性防护系统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边坡防护系统;高速公路;护坡;应用
现如今,人们的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进步,公路建设工程属于社会基础建设工程的一种,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的重要举措。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提升不仅对于周边的经济带来严重的促进作用,还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高效发展。所以,对于公路建设工程加强重视是现如今公路建设工作人员的基本责任之所在。对于公路建设来说,不仅需要对具体的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建设的需要来对路基以及边坡等部位进行防护。但是,在实际的道路工程建设中,采用的防护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对基本的防护系统的作用以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根本上不断提升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
1 柔性防护技术概述
所谓的柔性防护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比较明显,在具体的公路防护中主要是以建立相应的柔性防护网为主要的方式。这种防护网主要是以国际上最新的防护技术为依托,然后根据岩石拦截技术为辅助。和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其刚性相对比较高,防护的优势也相对比较明显。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的成本,降低工程的造价问题。另外,在实际的应用中,无需更多的施工辅助材料。主要是以柔性的绳索、锚杆以及其他的辅助附件共同构成。可见,这一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表现为强度较高,主动性能强,而且可以达到一定的韧性标准。所以,在公路的边坡防护工程中得到了高效地应用。在现如今的公路建设工程中,这种防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体现,其中包括设计、加工,系统配置以及定性和现场的施工等等。另外,在综合技术的应用中也有所涉及。所以说,柔性防护系统的保障性、施工效率以及综合应用程度的优势比较突出,受到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青睐。
2 柔性防护系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
可以说,柔性防护技术很容易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比较突出,其经济性和环保性都达到了现代化道路建设施工的要求,而且这种设计的个性化,新颖性以及巧妙性都比较高。市场前景也比较突出。
2.1 工程概况。某高速工作是主要的干道,这条高速公路上主要连接了4个市县地区。在公路建设工程中,主要遇到的地质情况就是丘陵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隧道、桥涵等地质类型。对于这样复杂的道路建设工程来说,做好公路建设的边坡防护工程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整个公路建设工程中,所应用的主要防护技术就是柔性防护技术。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采用这种柔性防护技术所产生的优势作用比较明显。具体来说,柔性防护技术的应用举例为27km左右。在工程边坡长度为220米,平均高度为30米左右,为国家二级边坡。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级边坡大多都是采用浆砌石块护面墙为主进行防护的,而二级边坡因为坡面地质大部分都是玄武岩边坡,且发挥形成柱状结构,坡面比较容易出现破碎,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环节大多都是采用柔性边坡防护技术。在本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过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投资大均为共同勘察研究之后,最终决定在施工中采用SNS边坡防护。
2.2 SNS系统简介。SNS系统是由瑞士提出的一种边坡防护新技术,它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采用钢丝网、环形网、高强度钢丝格栅构成的一种柔性房改技术,并且一次覆盖在防护体系中。在施工的过程中,这种防护技术在应用中通常可以分为主动防护技术和被动方防护技术两种,它在预防雪崩、滑坡、泥石流、坠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是有着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的技术特点。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工程项目当中,该系统在技术上已日趋完善,形成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内成熟的柔性防护新技术,产品类型的开发也愈来愈多,并实现了标准化,在斜坡安全防护特别是崩塌落石防护领域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SNS柔性防护系统按主要构成分为钢丝绳网、普通钢丝格栅(常称铁丝格栅)和TECCO高强度钢丝格栅3类,前两者通过钢丝绳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后者通过钢筋和钢丝绳锚杆、专用锚垫板以及必要时的边沿支撑绳等固定方式,将作为系统主要构成的柔性网覆盖在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其防护目的。
2.3 SNS柔性防护系统特点
2.3.1 系统由工厂按标准加工生产并结合防护现场需要而配套成型后运送到现场。施工现场在完成少量的坡面清理或不清理以及短锚杆工程之系统的现场安装一般不需要大型设备,施工周期短,施工快捷。在高速施工现场,近2000mz的边坡防护从进场到施工完毕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和传统的护面墙施工相比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完全确保了年底通车的节点目标的完成。
2.3.2 系统材料轻型化,便于材料的运输,并且材料可以堆放在坡面上,不影响道路交通和其他工序的施工。
2.3.3 系统安装实施完成后,不仅兼具坡面落石防护和坡面加固的作用,而且由于系统本身的开敞式结构,利于坡表排水,也完全允许自然植被的自由生长,并可进一步在系统上进行人工绿化,防护效果好,从而形成防护加固+环保协调的综合治理效果。
2.4 施工方法。SNS柔性主动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如下:(1)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松土及落石进行清除或就地处理;(2)测量放线确定锚杆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使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的贴紧坡面;当坡面起伏较大而无法贴紧坡面时,在起伏处可设置长度不小于1m的双股钢绳锚杆以增加覆盖压力使钢丝绳网紧贴坡面;(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除孔内粉尘,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5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5;當防护网上沿无基岩时,采用0.5m×0.5m×1.5m的C15混凝土进行锚孔加固;当局部孔位处因地层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时,可以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0.4m×0.4m的C15混凝土基础置换不能成孔的岩土段;(4)注浆并插入锚杆,采用标号不低于M20的水泥砂浆注浆,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3天;(5)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的缝合,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
结束语
SNS柔性防护系统作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已经在高速公路建设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技术能够在中国落户,洋为中用,为中国工程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柏生,黄云章,陈向东,丁俊芝.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2(9).
[2]袁玉海.土建工程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青海科技,2009(6).
[3]孙照会.阿富汗公路路堑高陡边坡爆破开挖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3(7).
[4]罗继浩.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
[5]王超.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
[6]周传发.锚网喷支护在高陡边坡防护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2(2).
关键词:边坡防护系统;高速公路;护坡;应用
现如今,人们的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进步,公路建设工程属于社会基础建设工程的一种,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的重要举措。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提升不仅对于周边的经济带来严重的促进作用,还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高效发展。所以,对于公路建设工程加强重视是现如今公路建设工作人员的基本责任之所在。对于公路建设来说,不仅需要对具体的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建设的需要来对路基以及边坡等部位进行防护。但是,在实际的道路工程建设中,采用的防护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对基本的防护系统的作用以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根本上不断提升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
1 柔性防护技术概述
所谓的柔性防护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比较明显,在具体的公路防护中主要是以建立相应的柔性防护网为主要的方式。这种防护网主要是以国际上最新的防护技术为依托,然后根据岩石拦截技术为辅助。和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其刚性相对比较高,防护的优势也相对比较明显。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的成本,降低工程的造价问题。另外,在实际的应用中,无需更多的施工辅助材料。主要是以柔性的绳索、锚杆以及其他的辅助附件共同构成。可见,这一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表现为强度较高,主动性能强,而且可以达到一定的韧性标准。所以,在公路的边坡防护工程中得到了高效地应用。在现如今的公路建设工程中,这种防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体现,其中包括设计、加工,系统配置以及定性和现场的施工等等。另外,在综合技术的应用中也有所涉及。所以说,柔性防护系统的保障性、施工效率以及综合应用程度的优势比较突出,受到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青睐。
2 柔性防护系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
可以说,柔性防护技术很容易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比较突出,其经济性和环保性都达到了现代化道路建设施工的要求,而且这种设计的个性化,新颖性以及巧妙性都比较高。市场前景也比较突出。
2.1 工程概况。某高速工作是主要的干道,这条高速公路上主要连接了4个市县地区。在公路建设工程中,主要遇到的地质情况就是丘陵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隧道、桥涵等地质类型。对于这样复杂的道路建设工程来说,做好公路建设的边坡防护工程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整个公路建设工程中,所应用的主要防护技术就是柔性防护技术。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采用这种柔性防护技术所产生的优势作用比较明显。具体来说,柔性防护技术的应用举例为27km左右。在工程边坡长度为220米,平均高度为30米左右,为国家二级边坡。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级边坡大多都是采用浆砌石块护面墙为主进行防护的,而二级边坡因为坡面地质大部分都是玄武岩边坡,且发挥形成柱状结构,坡面比较容易出现破碎,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环节大多都是采用柔性边坡防护技术。在本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过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投资大均为共同勘察研究之后,最终决定在施工中采用SNS边坡防护。
2.2 SNS系统简介。SNS系统是由瑞士提出的一种边坡防护新技术,它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采用钢丝网、环形网、高强度钢丝格栅构成的一种柔性房改技术,并且一次覆盖在防护体系中。在施工的过程中,这种防护技术在应用中通常可以分为主动防护技术和被动方防护技术两种,它在预防雪崩、滑坡、泥石流、坠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是有着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的技术特点。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工程项目当中,该系统在技术上已日趋完善,形成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内成熟的柔性防护新技术,产品类型的开发也愈来愈多,并实现了标准化,在斜坡安全防护特别是崩塌落石防护领域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SNS柔性防护系统按主要构成分为钢丝绳网、普通钢丝格栅(常称铁丝格栅)和TECCO高强度钢丝格栅3类,前两者通过钢丝绳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后者通过钢筋和钢丝绳锚杆、专用锚垫板以及必要时的边沿支撑绳等固定方式,将作为系统主要构成的柔性网覆盖在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其防护目的。
2.3 SNS柔性防护系统特点
2.3.1 系统由工厂按标准加工生产并结合防护现场需要而配套成型后运送到现场。施工现场在完成少量的坡面清理或不清理以及短锚杆工程之系统的现场安装一般不需要大型设备,施工周期短,施工快捷。在高速施工现场,近2000mz的边坡防护从进场到施工完毕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和传统的护面墙施工相比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完全确保了年底通车的节点目标的完成。
2.3.2 系统材料轻型化,便于材料的运输,并且材料可以堆放在坡面上,不影响道路交通和其他工序的施工。
2.3.3 系统安装实施完成后,不仅兼具坡面落石防护和坡面加固的作用,而且由于系统本身的开敞式结构,利于坡表排水,也完全允许自然植被的自由生长,并可进一步在系统上进行人工绿化,防护效果好,从而形成防护加固+环保协调的综合治理效果。
2.4 施工方法。SNS柔性主动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如下:(1)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松土及落石进行清除或就地处理;(2)测量放线确定锚杆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使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的贴紧坡面;当坡面起伏较大而无法贴紧坡面时,在起伏处可设置长度不小于1m的双股钢绳锚杆以增加覆盖压力使钢丝绳网紧贴坡面;(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除孔内粉尘,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5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5;當防护网上沿无基岩时,采用0.5m×0.5m×1.5m的C15混凝土进行锚孔加固;当局部孔位处因地层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时,可以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0.4m×0.4m的C15混凝土基础置换不能成孔的岩土段;(4)注浆并插入锚杆,采用标号不低于M20的水泥砂浆注浆,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3天;(5)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的缝合,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
结束语
SNS柔性防护系统作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已经在高速公路建设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技术能够在中国落户,洋为中用,为中国工程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柏生,黄云章,陈向东,丁俊芝.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2(9).
[2]袁玉海.土建工程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青海科技,2009(6).
[3]孙照会.阿富汗公路路堑高陡边坡爆破开挖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3(7).
[4]罗继浩.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
[5]王超.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
[6]周传发.锚网喷支护在高陡边坡防护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