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能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文明程度;贫困地区农民法律素养如何,能影响目前和未来我国法制的建设,能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普及民众的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很有必要。
  【关键词】贫困;意识;淡薄;加强;法律;和谐;发展
  一、目前贫困地区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1.文化低,不学法
  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村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封建迷信在脑中根深蒂固,对法律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贫困地区,这种心理和思想的农民主要是因为生产经营上的小农心理所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农村产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生产技术差、劳动效率低,基本上每天都是为了生存而被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所困扰。
  2.不懂法,不用法
  (1)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农村群众在经济交往中不会履行相关手续,借款不打借据,拉货不打收条,打工不签合同,认为是熟人、朋友、认识的同乡,没必要手续,以为不会出问题。不懂得这种经济交往所承受多大风险,有时出问题,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保护。特别是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大学生寥寥无几,初中文化以上的农民几乎都走出大山,外出打工。还有一些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对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难以掌握和理解,不懂法,每做一件事情,不懂得从法律的角度来考虑,有的农民自己本来家庭经济困难,吃自己的粮在当地老板承包的企业或工程劳动,没有签约合同,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没得工钱。当知道自己权益已受到侵害,无法可依、告状无门。(2)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3.不信法,不怕法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的执法环境差,法制建设薄弱。大多是依靠行政手段甚至是强制手段管理农村和农民,经常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严重损害我国法律权威,有的共产党员和政府官员的形象在广大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引起农民对法律的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长期被封建落后习俗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浸染,宁愿信鬼神而不信法。还有的农民不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在宽阔的水泥公路上不少村民就把石头、沙子、木头、钢筋等材料长时间地放在马路上,秋天就把谷子、辣椒、萝卜条等晒在马路上,几乎占了一边道;每逢赶场,不少人为自己的生意在公路上摆摊,有的还经常占人行道经营;根本不去思考假如造成交通事故,自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影响贫困地区农民法律意质的主要根源
  1.落后的社会文化限制农民法律意识
  先进的社会文化,我们要努力挖掘、发展;好的乡规民约,我们可以宣传和继承;对那些封建的、不合法的,要彻底清除。以前出现过,村里若发现有人做坏事,马上喊一群人围起来将其轮流暴打,认为做坏事的人罪有应得;赶场看见车子撞人,一邦人围过去把司机打伤,结果帮了被害人的倒忙。
  2.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被限制法律意识
  没有文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农村实用技术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学会,法律基础知识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学懂,笔者下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走访50户贫困户,大部分农民缺文化、缺技术,同他们谈心后,了解到贫困农民多数缺乏法律思维能力,说明文化素质也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根源之一。
  3.落后的自然经济限制农民法律意识
  落后山村,缺文化、缺科学、缺技术的农民,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他们尚未摆脱贫困,没有资金,更谈不上法律意识。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需要法律来维持市场秩序,维护交易的自由平等,引导经济有序地发展,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促使人们对法治的追求。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就会不断地提高。
  三、如何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民众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1.让贫困地区农民知法、用法
  让贫困地区的农民主动学习有困难,我们就应当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灌输,多下基层解决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宣传法律法规并引导他们学习法律。这样,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民也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党员干部下乡进村同村民交谈,都要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
  2.提高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素质
  完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让碰到法律问题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得法律援助,使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常识。基层法律工作者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开展一些相关的法律宣传;基层法院具体的承办法官也要主动承担起法律宣传工作;做到司法公正,执政为民,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法律上,能与全国公民同等。
  3.媒体宣传法律,让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要走“法律平民化”的路线,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优化法治环境,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必须向民众宣传法律常识、不断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加大电视、杂志、报纸等各新闻媒体的法治宣传,做到法律知识家喻户晓,才能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
  4.加快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村的市场经济建设还很不完善,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不强,贫困地区农民对主体、民主、权利、平等意识等尚未全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需积聚农民法律意识。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也是市场经济在农村社会化中深化的必然要求。农民被置身于市场之中,其流动性将增大,面临的经济关系将越复杂。加快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能使农民在市场中切身感受到法律规则的重要,农民对法律的需求加大,就能去学法用法,让法律在贫困农村发挥作用。
  总之,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我国法制实施会更加公平、合理,社会能更加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有资产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保障,是保证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对全市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近半数地质灾害是由村(居)民切坡建房引发的,特别是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中因村(居)民
目的:为加强病区住院病人安全管理,自行设计重点病人交接记录表,指导护士在工作中对重点病人进行质量、安全检查,以提高监护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将自制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背景下,随着商业信用的推行,以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为了增加收入,赊销行为不可避免,各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应收账款的问题.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负
十月革命后成立的社会主义苏俄政府不顾在对华宣言中做出的放弃沙俄在华一切特权的承诺,通过各种手段压迫中国政府承认苏俄在中东铁路上享有特殊权益。苏俄的这一行径严重损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搞好医患关系是我们顺利开展各项诊疗工作的前提,要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把握好沟通的时机与技巧,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心
在阅读大量资料基础上,并根据临床实践分析了开展 Picc 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我院正大量开展该技术时存在的风险,包括医院 Picc 护士准入制度管理及护士能力对导管的留置
【摘要】基础实施建设工程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基建档案管理不仅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建设工程的各项技术及流程运转,才能确保基建档案的管理质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基建档案;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基建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有较高的
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相信中国未来信贷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而中国贸易顺差过大、境外融资结汇及外汇掉期完成都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大规模增长的原因。   报道称,吴晓灵在广州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研讨会期间表示,3月份信贷数据显示当前调控举措开始产生效果,相信随着流动性的不断收紧,未来信贷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吴晓灵承认,近期以来信贷增长速度确实比较快,此前央行为抑制信贷增长过快的形势,对货币政策进
近年来,时有报道因门诊输液不良反应而引起病人意外死亡的事件。为了确保安全与质量,减少医疗纠纷,门诊输液的安全与质量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针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