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简述肺气肿简述肺气肿病人的排痰护理指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肺气肿病人;排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25-01
  咳嗽、咳痰、是肺气肿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缓慢,多有慢性咳嗽、咳痰史。早期症状不明显,或在劳累时感觉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在原有的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当继发感染时,出现胸闷、气急,发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呼吸衰竭症状。严重的痰液阻塞,常可危及生命。采取有效的排痰方法是护肺气肿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咳嗽指导
  对于神志清楚,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护士应协助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先行5~6次深呼吸,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或病人取坐位,两腿上置一枕顶住腹部,使膈肌上升,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液排出。
  2 翻身拍背
  对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无力咳嗽的病人,护士应每2h翻身1次,每日拍背3~4次,病人取侧卧位和坐位,护士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肌利用腕关节用力,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拍病人背部,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拍背的力量,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病人能承受为宜。通过改变体位,拍背时气流振动和咳嗽等动作,使肺泡内或细支气管内的痰液脱落入气管被咳出。本组有22例痰液较稀的患者取得较理想的排痰效果,13例痰液黏稠者,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予超声雾化吸入。
  3 雾化吸入
  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2],每日1—2次行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可抗菌消炎,控制呼吸道感染,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4 吸痰
  对于痰液较多、粘稠,排痰困难者给予吸痰。吸痰前后给病人吸氧,每次吸痰不超过10s,最多连续不超过3次,以免加重呼吸困难。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吸痰管每次更换,以防止污染和加重肺部感染。本组4例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吸痰,使呼吸困难减轻,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5 采取合适体位 病情稳定,呼吸困难较轻者可取右侧半卧位,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病情较重、呼吸困难明显者宜采取前倾坐位,即患者坐于床上,两腿自然前伸或弯曲,身体前倾,在患者胸前两腿上方置一约30 cm高度的小跨桌,桌上放软枕,患者两臂放于软枕上,头枕于软枕中央,用靠背架将床头抬高,使背部有依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久病体弱、消瘦,长时间前倾坐位,坐骨结节部位皮肤受压,容易发生褥疮,护士应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体位(一般2~3 h翻身一次),翻身时不能推、拉,防止皮肤擦伤,必要时可以在骨隆突处垫气圈或棉垫。
  肺气肿病人严重的痰液阻塞,常可危及生命。采取有效的排痰方法是护肺气肿的重要措施,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及患者生命。通过指导有效咳嗽、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困难,对提高氧疗及药物疗效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伟平,林嘉旋,安静怡,等. 咳痰困难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48
  [2] 沈旭慧,林梅.慢性咳嗽患者原因分析及家庭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86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构建大鼠自体尾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冲吸收动物模型,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在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中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24-02  肠梗阻是指部分或全部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并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好发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给予病人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使得病人及早痊愈出院。肠梗阻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
期刊
[目的]探讨保留与切断锁骨上皮神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6例锁骨骨折患者,其中男42例,女性24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保留组术中游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收集4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 通过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留置时间由1-4d(平均2±1.3d)提高到5-14d(平均7±3.5d)。 结论 针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80例急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生命体征观察、冲洗引流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及预防性护理等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53例患者痊愈,16例取得明显效果,其余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25%。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采取科学的术后护理措施可对其恢复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选择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判定依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到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