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和人们思维的不断改变,学校,教师和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加强初中物理的教学,但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本文根据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教学措施。
【关键词】教师 教学 初中物理措施
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是13—15岁的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认知水平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物理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一、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合理。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应灵活掌握课堂时间的分配类型,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学时间可以按照学习目标分配,按教学活动分配,“两元两级”分配时间,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灵活运用。但是,就现实情况看来,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合理安排有限的授课时间,讲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
2.忽视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学科边缘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而物理占中考总分数比重较小,很多学校片面重视语文、英语和数学这三个主要科目,没有足够重视物理教学,导致了物理学科的边缘化。正是由于学校的重此轻彼,导致教师对物理教学的不够重视,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忽视。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热情低迷,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低下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初中物理执行竞赛和应用竞赛无人自愿参加的情况。物理学科的边缘化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低下。
3.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之中。课本中讲解的只是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体会和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的实践环节,那么,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知识,而无法将之灵活运用于现实中,由此,物理学习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升学、学校办学资金等的影响,目前的物理教学现实是老师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变,否则,教师就无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这一重要学科。
4.不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扩展到了教学领域,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便体现了这一点。虽然多媒体能够直观地表现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容易造成授课形式花哨而不实用,华而不实的授课形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做到恰当使用多媒体,如果不加分析地大量使用,就难以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措施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想彻底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带动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教育理念。同时,也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主动状态。初中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运动规律,教师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谈起,找一些生活中贴近学生的现象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教学中应尽量找一些熟悉的例子来解释一些物理概念,彻底走出灌输与被灌输的填鸭式教育。
3.增加实验课和户外实习。增加课堂试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这样,一方面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真正领会素质教育的含义,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4.合理利用多媒体。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可以展现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插入视频录像,将真实的实验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进行逼真地模拟,灵活地放大和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理解所学知识。
新课标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对于新课标实施者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与众多学科一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进步,当然,更需要结合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在实践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另外,教师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 教学 初中物理措施
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是13—15岁的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认知水平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物理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一、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合理。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应灵活掌握课堂时间的分配类型,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学时间可以按照学习目标分配,按教学活动分配,“两元两级”分配时间,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灵活运用。但是,就现实情况看来,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合理安排有限的授课时间,讲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
2.忽视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学科边缘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而物理占中考总分数比重较小,很多学校片面重视语文、英语和数学这三个主要科目,没有足够重视物理教学,导致了物理学科的边缘化。正是由于学校的重此轻彼,导致教师对物理教学的不够重视,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忽视。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热情低迷,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低下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初中物理执行竞赛和应用竞赛无人自愿参加的情况。物理学科的边缘化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低下。
3.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之中。课本中讲解的只是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体会和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的实践环节,那么,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知识,而无法将之灵活运用于现实中,由此,物理学习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升学、学校办学资金等的影响,目前的物理教学现实是老师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变,否则,教师就无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这一重要学科。
4.不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扩展到了教学领域,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便体现了这一点。虽然多媒体能够直观地表现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容易造成授课形式花哨而不实用,华而不实的授课形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做到恰当使用多媒体,如果不加分析地大量使用,就难以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措施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想彻底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带动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教育理念。同时,也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主动状态。初中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运动规律,教师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谈起,找一些生活中贴近学生的现象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教学中应尽量找一些熟悉的例子来解释一些物理概念,彻底走出灌输与被灌输的填鸭式教育。
3.增加实验课和户外实习。增加课堂试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这样,一方面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真正领会素质教育的含义,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4.合理利用多媒体。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可以展现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插入视频录像,将真实的实验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进行逼真地模拟,灵活地放大和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理解所学知识。
新课标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对于新课标实施者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与众多学科一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进步,当然,更需要结合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在实践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另外,教师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