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使数学教育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特殊学校中,聋哑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心理缺陷阻碍了其思维的发展,聋校传统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费时多、效率低、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让聋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围绕着教科书打转的,“课堂”几乎与“生活”隔离。聋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这些知识之前,组织聋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聋生提供感性认识。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应用题编到例题和习题里,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化数学教学还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抢答、数学日记、编写口述比赛、数学(数学家)故事演讲、数学谜语猜想、数学游戏推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信息调查等,这些数学活动为聋生语言缺陷的弥补和数学语言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使聋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乐说、善说、会说(即便聋生说不清晰),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体验数学化生活场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聋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聋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要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其实就是对对称的实际应用)。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一般的和等腰的两种)、平行四边形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充分感受数学化生活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问题。教师和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生活素材成为我们学习的内容。比如:“千克和克”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尤其对于聋生而言,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只凭教师的讲解无法真正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因此,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到商场去,先用手掂一掂常用的商品,使他们初步体验这些物体的重量,再根据商品上的标签把它的重量记录下来。在寻找生活中数学素材的同时,使聋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因此,聋校的数学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重视从聋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一、德育是什么  在理论界,德育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德育的本质更是众说纷纭。  (一)在西方,德育定义为:道德品质的教育。包含:  私德(如:个人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  公德(如:不乱丢垃圾、不插队、不冲红灯等);  职业道德(如:职业操守、诚信、不制假卖假、不制伪劣产品等)。  (二)在我国,德育定义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如果把西方实施的德育叫做“小德育”。那么我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建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出席签约仪式,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近日浮出水面。其中,除了人们熟悉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类功能区域外,还首次设立了“禁止开
2013年暑期,为推进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提高社会实践效果,完成实践锻炼任务,努力实现我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我校全体任课老师被分别安排到珠三角地区不同企业进行企业实践活动。我被分到华润万佳(深圳Ole’)有限公司和广州娇兰佳人这两家连锁经营企业。连锁经营,对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皮尔卡丹、肯德基、好又多、百佳、苏宁等。连锁经营,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店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已达成一致,修改了建筑规范,在新建楼宇中光纤网络将如同水、电、气一样直接铺设到每家每户。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在保障房建设中推进住宅产业化。今后,北京市由政府建设的公租房、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定向安置房等住宅项目将全部实
阅读不仅是理解知识、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一、从兴趣入手,使学生爱读书  树立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以身作则。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
幼儿品格和人格的形成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完全在于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更在于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和高层次人格的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们去追求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理想。而文明礼仪教育对幼儿品格与人格的形成及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应不断丰富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创新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礼仪素养,最终促进幼儿形成
课堂可因学生而精彩,也可因开放而丰富、因激情而生动、因自然而美丽、因宁静而致远。在教学中,精彩、生动的数学课堂更能体现教学的价值。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从困惑中着手,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学生在新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因此,教师对数学新课程也产生迷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数学教学内容加工整合,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
为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及家庭,进一步放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效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与有效性,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