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三部《诗品》中的演变及其原因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味'是中国诗论中的重要范畴,它在钟嵘<诗品>中是指'滋味',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是指'韵味',在袁枚<续诗品>中又是指'鲜味',可见,'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这是由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论家的生活所决定的.考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及其演变的原因,对于构建我国古代文论史不无意义.
其他文献
江西省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城镇体系布局上存在等级规模结构失调、空间结构失衡、职能结构单一等问题,要再现红土地的辉煌,切实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
秋季栽培蔬菜的育苗一般在夏季进行,但由于夏季温度高、气候变化多,给育苗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现从选种选粒、选择育苗地块、浇足底水、适时播种、加强苗床管理、促控结合、
美国是一个高度公司化的国家.在1970-1980年代,美国公司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政府纵容、公司钻营等因素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各
凯恩斯货币理论将货币供给定义为外生变量,却不能解释货币供给与市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运用蛛网模型进行分析可知,货币供给既有外生性,也有内生性.因此,在双轨经济时期,应逐
大棚草莓后茬接种鲜食玉米的茬口模式,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对改良大棚土壤、降低病虫害发生起到一定作用.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大棚草莓-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