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化合成了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部分三聚体异氰脲酸酯,然后与聚醚二元醇反应,用二步法手工浇注成异氰脲酸酯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用红外光谱法证实了产物中异氰脲酸酯的存在,根据用二正丁胺法测得的NCO基团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异氰脲酸酯的质量分数,用热重法分析了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与普通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合成的改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介绍了聚合物材料阻燃性能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氧指数法、UL94法、锥型量热计法等,概述了每一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这些试验方法之间或与其他燃烧性能试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
介绍了有关物质结晶行为的Ozawa方程和Liu方法的理论背景.用DSC方法研究了间规聚苯乙烯(s-PS)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降温速率越大,s-PS的结晶峰越小,结晶度也越小.s-P
研究了顺酐化SBS的钠离聚体与丙烯酸胺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的乳液聚合,得到了共聚的较佳条件.并以IR及DSC表征了试样的组成和多相结构.
在有机溶剂存在下,采用有机酸-过氧化物体系制备了环氧值为10~30的环氧化顺丁橡胶(EBR),并进行了10 L聚合釜模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氧值的增加,EBR纯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线性增
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与形态的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乙醇平衡吸收量,以探索这类IPN用作功能材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IPN中2个网络间的相容性和互穿程度对乙
研究了由3种基本搅拌桨类型(圆盘涡轮、上翻斜叶涡轮和下压斜叶涡轮)组成的9种搅拌桨组合在搅拌槽中的气液分散能力,得到了不同气体流速下优化的搅拌桨组合.
研究了4种增容剂: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和氯化聚丙烯(CPP)对丁腈橡胶/聚丙烯(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
采用反胶束法合成TiO2纳米粒子与感光聚酰亚胺溶液混合制备纳米杂化感光材料。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光刻能力及形貌,用UV光谱表征了杂化材料的TiO2纳米粒子的存在
利用中和反应在三元乙丙橡胶基体中原位生成甲基丙烯酸的各类金属盐,锌盐增强硫化胶的增强效果最好。在等摩尔的ZnO/MAA反应的胶料中添加过量ZnO显著提高了硫化胶的强度。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