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

来源 :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柳斌同志曾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靠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際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的培养,采取了自悟语感——导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一)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语自得。
  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与联想,将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如笔者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现五壮士爱人民、爱祖国,恨敌人的高尚品质,体会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导俗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资态的拟人句,原木像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三)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书面写作训练方面,我在教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我们市的天香园后写到:‘哦们天香园的榆树造型真是美丽极了,一棵棵榆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 ”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天香园中那千姿百态的榆树造型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四)注重聯想、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
  课文课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笔者在教学《出塞》时。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明月和边关是戍边将士的两个典型景物。教学时,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并想象: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关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故乡的亲人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以明月、关山为主的凄凉的图画,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朗读时边关将士悲壮慷慨的气势便很自然地流露。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加深理性认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应该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开放平台。因此我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能在文本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文考试阅读分数也是主要目的之一。  关键词:阅读学习;阅读思维;阅读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高年级文科生,
期刊
摘 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亦是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基本手段之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已经落伍.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
期刊
摘 要:当前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在新型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影响下已经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再有因为应试教学长期的影响,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仍然过于明显。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得这种现象可以得到更好的转变。文章根据以上几点简单地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运用,
期刊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然而,现有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往往华而不实,出现了师生互动形式化的现象。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形式化;有效互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由此可见
期刊
摘 要:中学政治老师及政治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  关键词:敬业;初中政治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多么高的赞誉,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必须具备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必须有無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师德,师魂。爱岗敬业,这四个字对每一位教师来说,一定是再熟悉、再简单不过了。可是怎样做好这四个字呢?怎样把这四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觉得自己很辛苦地教,但学生的学习成效不足.教师越来越辛苦,学生越来越痛苦已经成为一个教学共性问题.加强教师教学思维的开放,促进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让教学活动更加和谐,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
期刊
摘 要: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小学科学新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全面推进,要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的进行研究和发掘出适应于小学学生特点的科学的课程辅助方法,提高现有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充分的发掘新的课程资源以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小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将影
期刊
摘 要:英语听力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占有主要地位,随着听力在测试题中的逐步增大,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他的重要性认识也进一步加深,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如何理解听、说领先的教学规律?如何在教学中坚持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为学生创造听、说的机会,如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重视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则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听力教学;探索;实践  在初中英
期刊
摘 要: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孩子在幼儿园身心愉悦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老师要学会用“同理心”去理解、接纳和认可孩子,从而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孩子在安全和爱的环境中得到生机勃勃的成长。  关键词:安全感;理解;接纳;认同;尊重;同理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并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