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实中班会课不尽人意,可班会课是班级管理的主战场。要管理好班级,我们必须开好班会,让学生爱上班会,对班会有所期待。要开好主题班会,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都要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班会全员参与 自我教育
班会课是深入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创建优秀班集体的主渠道、主阵地。班会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习惯,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班会也是解决班级实际问题、学生学习生活中困惑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对于一周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的班会要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爱心、充满生命力。
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由于对班会重视程度不够或是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班会形式呆板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气氛沉闷,效果欠佳。有些老师发出“班会课难上,学生不感兴趣”的感慨,有些觉得没话可说;有些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学生却是兴趣索然;有些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有些把班会课上成了“批斗课”“训话课”。 这些形式的班会都不适合当代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并且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不仅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怎样让学生爱上班会呢?
我从经验中得知,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在"兴趣"上多下功夫,从内容和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众不同的班会会让学生有所期待,并把它当成是一种尝试和享受,班会后又有一点启发。这样的班会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让学生有话可说,使枯燥乏味的班会课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此,分享我个人的做法。
前提条件是下放权力。我只做必要的引导,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班会,让他们成为班会的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将班会上老师的独角戏改为学生的大舞台。我负责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学生表现的精彩瞬间和对班会进行总结。
首先,按住宿情况将学生分为9组,每寝室一组,跑堂生一组,组长是寝室长或公选的。最后进行评比,要求全员参与,所以内向的学生也得到了锻炼。每周一组,顺序由抓阄决定,每次结束后,值日组要合影留念。班会主题自定,形式自定,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展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拼搏进取为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指:1、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旨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鼓舞斗志, 促进拼搏进取; 2.、增强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由于机会有限,在时间上比较充裕,所以他们很珍惜,都积极主动地搜集资料、编排节目。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案例。
案例1: 高一开学初,学生的不良习惯非常突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一次,恰逢周二早上下暴雨,路上的积水到了膝盖,早读旷课的学生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地取材,把当天的班会主题定为“雨的遐思”。班会上,值日组安排小组形式交流暴雨中他们的所见所闻,及这场暴雨带给他们的思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看到了冒雨吆喝鸡蛋灌饼的阿姨们,为了多卖一张饼,扯着嗓子喊;看到了雨中的叔叔,为了多卖一碗稀饭,顾不上撑起放在一旁的雨伞;注意到了伞下油锅旁的一对老夫妇,在忙碌地炸油条,却不知裤腿已湿了半截;风雨兼程的行人……就是在那样恶劣的天气中,他们仍在坚持,学生想到了同样辛苦的爸爸妈妈。他们意识到,惰性简直就是罪恶,作为学生,要刻苦勤奋,风雨无阻,面对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
事实表明,班会的精彩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富有创意的版面设计,栩栩如生的图画,多才多艺的表演及丰富的活动方式——演讲、诗歌朗诵、相声、小品、舞蹈、歌曲、游戏、谜语、PK大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会活动搞得精彩纷呈。班会课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参考文献:
1. 朱殿宝等《如何创新班会课》《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3期
2. 张政红《浅谈班主任如何发挥班会的实效性》《都市家教》 2010年7期
3. 华盛顿互联网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班会课》 2010年1月15日
4. 李彪 《班会——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考试:教研版》 2009年2期
5. admin 互联网 如何开好主题班会----辅导员业务培训(四)2009-04-08
[关键词] 班会全员参与 自我教育
班会课是深入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创建优秀班集体的主渠道、主阵地。班会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习惯,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班会也是解决班级实际问题、学生学习生活中困惑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对于一周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的班会要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爱心、充满生命力。
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由于对班会重视程度不够或是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班会形式呆板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气氛沉闷,效果欠佳。有些老师发出“班会课难上,学生不感兴趣”的感慨,有些觉得没话可说;有些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学生却是兴趣索然;有些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有些把班会课上成了“批斗课”“训话课”。 这些形式的班会都不适合当代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并且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不仅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怎样让学生爱上班会呢?
我从经验中得知,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在"兴趣"上多下功夫,从内容和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众不同的班会会让学生有所期待,并把它当成是一种尝试和享受,班会后又有一点启发。这样的班会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让学生有话可说,使枯燥乏味的班会课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此,分享我个人的做法。
前提条件是下放权力。我只做必要的引导,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班会,让他们成为班会的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将班会上老师的独角戏改为学生的大舞台。我负责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学生表现的精彩瞬间和对班会进行总结。
首先,按住宿情况将学生分为9组,每寝室一组,跑堂生一组,组长是寝室长或公选的。最后进行评比,要求全员参与,所以内向的学生也得到了锻炼。每周一组,顺序由抓阄决定,每次结束后,值日组要合影留念。班会主题自定,形式自定,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展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拼搏进取为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指:1、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旨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鼓舞斗志, 促进拼搏进取; 2.、增强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由于机会有限,在时间上比较充裕,所以他们很珍惜,都积极主动地搜集资料、编排节目。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案例。
案例1: 高一开学初,学生的不良习惯非常突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一次,恰逢周二早上下暴雨,路上的积水到了膝盖,早读旷课的学生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地取材,把当天的班会主题定为“雨的遐思”。班会上,值日组安排小组形式交流暴雨中他们的所见所闻,及这场暴雨带给他们的思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看到了冒雨吆喝鸡蛋灌饼的阿姨们,为了多卖一张饼,扯着嗓子喊;看到了雨中的叔叔,为了多卖一碗稀饭,顾不上撑起放在一旁的雨伞;注意到了伞下油锅旁的一对老夫妇,在忙碌地炸油条,却不知裤腿已湿了半截;风雨兼程的行人……就是在那样恶劣的天气中,他们仍在坚持,学生想到了同样辛苦的爸爸妈妈。他们意识到,惰性简直就是罪恶,作为学生,要刻苦勤奋,风雨无阻,面对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
事实表明,班会的精彩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富有创意的版面设计,栩栩如生的图画,多才多艺的表演及丰富的活动方式——演讲、诗歌朗诵、相声、小品、舞蹈、歌曲、游戏、谜语、PK大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会活动搞得精彩纷呈。班会课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参考文献:
1. 朱殿宝等《如何创新班会课》《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3期
2. 张政红《浅谈班主任如何发挥班会的实效性》《都市家教》 2010年7期
3. 华盛顿互联网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班会课》 2010年1月15日
4. 李彪 《班会——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考试:教研版》 2009年2期
5. admin 互联网 如何开好主题班会----辅导员业务培训(四)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