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摸清事业单位“家底”,进一步强化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夯实资产管理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财资[2016]1号)、《财政部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16]2号)及《关于印发〈水利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办财务[2016] 26号)的精神及有关要求,各单位于2016年3月开始全面对资产进行了清查,并通过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复核。通过本次清查发现国有资产管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原有的种种矛盾和弊端日趋尖锐和突出,因此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有资产 “重购置、轻管理”。 目前,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多依靠财政投资,很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做到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致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闲置、流失、浪费等问题。各个部门都从自己使用出发,不断购置资产,购置后又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容易使单位放松对实物资产的管理,造成资产账物不符,家底不清。思想上的不轻视,导致国有资产在利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最终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脱节。水利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其资产管理基本采用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形式,从而使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离,主要表现为有的资产购置后不及时办理财务手续,有的调拨或捐赠资产长期账外运行,有的资产随意报废、报损,从而导致资产台账不健全,无法进行正常的财务核算,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缺乏对资产有效的财务监督。同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部分单位预算编制粗糙、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和资产的配置计划紧密结合,只重视资产购置、不重视资产管理,资产购置随意、盲目、重复,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这不仅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乏力。目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普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双重缺失极易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从内部监督来看,水利事业单位大都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专人管理,基层单位一般都是财务人员兼职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常常出现账物分离或者账账、账物不符的现象。从外部监督来说,财政、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繁杂,人力有限,很难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监督力度薄弱,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属于已经淘汰的固定资产,却未履行正常资产报废手续,暴露出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配置专职资产管理员切实管理好资产。要转变其重购置轻管理的旧理念,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要让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资产的管理中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使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将国有资产管理落到实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对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要分级管理,厘清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切实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今后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建立一些新的、必要的制度。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全面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及资产管理能力,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三)强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结合。建立健全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资产与财务管理办法,对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全面掌握本单位的资产状况,杜绝账外资产的存在。此外,水利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资产预算管理的重视,建立合理可行的资产配置制度,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强化预算约束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资产,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乏力,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水利事业单位首先从自身出发,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确定专人管理,定期不定期的对资产和账务抽查,对出现的盘盈盘亏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应加大对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重要环节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对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环节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以及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水利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正视其中的问题并努力加以改正,不断提高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水利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作者單位:山东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口管理局)
一、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有资产 “重购置、轻管理”。 目前,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多依靠财政投资,很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做到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致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闲置、流失、浪费等问题。各个部门都从自己使用出发,不断购置资产,购置后又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容易使单位放松对实物资产的管理,造成资产账物不符,家底不清。思想上的不轻视,导致国有资产在利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最终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脱节。水利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其资产管理基本采用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形式,从而使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离,主要表现为有的资产购置后不及时办理财务手续,有的调拨或捐赠资产长期账外运行,有的资产随意报废、报损,从而导致资产台账不健全,无法进行正常的财务核算,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缺乏对资产有效的财务监督。同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部分单位预算编制粗糙、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和资产的配置计划紧密结合,只重视资产购置、不重视资产管理,资产购置随意、盲目、重复,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这不仅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乏力。目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普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双重缺失极易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从内部监督来看,水利事业单位大都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专人管理,基层单位一般都是财务人员兼职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常常出现账物分离或者账账、账物不符的现象。从外部监督来说,财政、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繁杂,人力有限,很难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监督力度薄弱,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属于已经淘汰的固定资产,却未履行正常资产报废手续,暴露出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配置专职资产管理员切实管理好资产。要转变其重购置轻管理的旧理念,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要让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资产的管理中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使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将国有资产管理落到实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对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要分级管理,厘清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切实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今后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建立一些新的、必要的制度。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全面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及资产管理能力,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三)强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结合。建立健全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资产与财务管理办法,对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全面掌握本单位的资产状况,杜绝账外资产的存在。此外,水利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资产预算管理的重视,建立合理可行的资产配置制度,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强化预算约束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资产,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乏力,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水利事业单位首先从自身出发,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确定专人管理,定期不定期的对资产和账务抽查,对出现的盘盈盘亏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应加大对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重要环节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对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环节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以及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水利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正视其中的问题并努力加以改正,不断提高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水利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作者單位:山东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