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唤醒生命意识,构建人文精神内核,学会自主探索,发展生命个性,感悟生命活力,激发创造意识的特点。迈向新世纪,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更新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理论导向机制,发挥教师的人格感召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方法上贯彻人文精神,教学评价中倾注人文关怀。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学生对语文学习较之以前有了更高的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是没有充分领会新课程语文的真谛。所以在教学中,需侧重于在课堂中体现人文素养,尊重个体的独立体验,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能变“无意插柳”为“有意插花”,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便会水到渠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合理地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有以下几个方法:
  1.旁敲侧击法。
  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不是显形的突出在课文上,它不可能直接告诉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了什么样的精神,而是靠教师指导学生揣摩,推敲来揭示的。往往文章所要表达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革命情操、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蕴藏于叙述描写的事物当中,教师可以从文章外延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加大联想的跨度。有时可以通过课文具体某一段话或者一个句子来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安塞腰鼓》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感叹句:“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个句子是课文的关键,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线索旁征博引,再联系课文火热、激情、雄壮的语言就很明了地让学生明白文章热烈赞美安塞腰鼓所体现的民族的活力和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
  2.日积月累,贯穿统一法。
  人文素养是一个广而博的概念,内容非常丰富,也就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在课堂上多方位、多元化地呈现,不是一蹴而就能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体上把握一个度,然后从细微处着手,学生渐渐耳濡目染、逐渐积累,必然会在头脑里有个整体的认识,这样不但易于学生消化、吸收,而且使学生对知识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有一种渴望,希望汲取知识来充盈自己的头脑,继而再学习时,就积极和乐于接受了。
  3.水乳交融法。
  语文课教学必须立足于文字,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指引学生“有感而发”,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论道。课堂上教师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地把思想与知识渗透融合在一起,一步一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反之离开文章内容,作者的感情方式漫无目的地发挥,不仅会使课文精髓失去光泽,意蕴无法表达,也显得夸夸其谈,使学生不知所以然,这样一种说教式教育,效果自然不佳。
  4.情感披露法。
  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师在讲课时要让学生充分地体察、感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首先进入角色,要努力去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披露出来。比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记得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的,她走进教室时,胸前佩带一朵小白花,神情庄重地向讲台走去,接着,这位老师面对教室里周总理的画像深深鞠躬了三次。顿时,同学们特别的安静,课堂气氛也非常的肃穆,老师开始讲课,同学们也被老师的做法感染,迅速地投入到学习中。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把怀念热爱总理的感情变成学习总理品质的愿望,详细介绍了周总理1916年(17岁)时,在赠友人的诗中的名句:“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磨砺意志的信念和为祖国的兴旺勇于承担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学生的感情被老师调动起来,不论是指导他们学习文章,还是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以上是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几个主要的方法,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像诗歌、散文等语言文字本身优美简练,极富情感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来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学生读懂了作者的感情,从文中汲取思想上的教育,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情感,使之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只有同学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才能达到课标所要求的人文性教育目标。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弘扬“爱的教育”,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 陕西省蒲城县尧山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快慢与学习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性呢?自己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
药学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合市场需求.本文对药学教育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包西铁路通道大保当至张桥段桥梁长度近101km,桥址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存在沙漠地区、煤窑采空区、盐渍土地区及湿陷性黄土地区等不良地质;结合客货共线铁路设计特点,简要介绍桥涵
目的:以美洲大蠊为原料药,研究美洲大蠊干燥工艺及提取分离工艺,初步明确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1.美洲大蠊干燥工艺优选:通过沸水、低温两种方式分别将美洲大蠊处死,采用烘干、冻干、真空干燥三种方式干燥虫体,以美洲大蠊干燥物醇浸出物含量等为药学指标,以美洲大蠊干燥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药效学指标,结合两个指标筛选出美洲大蠊最佳干燥工艺。2.美洲大蠊提取工艺优选:以美洲大蠊
中药活性成分检测在色谱分析、质谱法等非电化学领域已获诸多成效,但利用电化学技术对中药活性成分实现灵敏测定、建立系统完备的分析体系,需重点从研发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的电化学传感器入手。响应快速、可实时在线监测、高灵敏度等是伏安传感器的绝对优势,而这主要靠电极表面修饰材料体现,由此,结合本实验室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本论文选取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碳基纳米材料,分别在其表面负载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颗粒、
在西南地区深山峡谷中修建水电站,绝大部分都考虑到水利枢纽布置的合理性,将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布置在地下,从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地下厂房洞室群,由此而出现了三个几何因子:地下厂房与
为阐明延长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气藏主控因素,本文在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确定沉积相类型、沉积相带分布及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细分沉积微相。并通过成岩作用的研究,探讨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另外对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评价。通过研究气藏主控因素,明确本区气藏的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地层自下而上发育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及的石千峰组等,地层厚度变化较小。山西组、石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