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系统视域下的夏社——石峁遗址再研究

来源 :军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军事信息系统视域下,发现石峁考古遗址是史料所载的夏社,是基于早期中华文明的精准广域地理认知而建成的华夏等比沙盘,可证实夏代为信史.石峁外城垣是江淮水系严格按1∶540比例尺的微缩,社壝遗迹与广域分布的文化遗址精确匹配,外城东门的建筑形态和对应方位都与禹合诸侯的涂山一致,其尺度和对应禹会遗址的外城东南角墙垣一体呈1∶60比例.石峁沙盘表征的地理格局与古史文献高度契合,内城南垣依据伊水和洛水而建,且在今黄河龙门到风陵段河道的对应处没有城垣,印证史料关于治水导河的记述.石峁遗址与舜都蒲坂同子午线,内城区域后续考古证史的上限有望早于夏代,皇城台更是神农架主峰与昆仑山脉主峰的经纬正交点,体现中华文明传承和华夏族群融合.石峁夏社遗址的发现促使我们就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对待古史的正确态度、拓展考古研究思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马克思一起,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铸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军事理论,是恩格斯从事理论创造的重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注克里米亚战争,紧紧围绕战争的主要缘起、具体进程和如何终结,撰写了大量的战争述评,把战争控制问题纳入理论视野.他们的战争控制思想可以初步归纳为,
七十年前的朝鲜战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首次正面交锋,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深刻影响了两极格局的走向.作为美国“唯一可以依赖的真正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