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f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扩招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高职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创办特色专业”为主导,打造办学的职业特色,大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给就业增加了砝码。但是一些高校在教学中也不同程度的忽略了人文教育,与全方位发展的大学生活不太相称。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讨论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现状;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人才,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素质从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为组织生存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可见具有相当的素质是前提,然后才是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基于人才的概念,我们可以体会到培养人才的任务。首先要具有相当的素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而中国的高考升学体制又迫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是考试的能手,而不能称为人才。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具备相当的素质,又有一定技能的人。高职院校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做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交融,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和谐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很多院校的一些专业是定单式培养,招生时就签定好协议,培养的目标就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某个领域的应用型的人才。随着高职院校的相继兴起,很多院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也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需要的人才。但是近几年调查发现,学生技术水平是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基本素质而成下降趋势,究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通过调查归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人文知识匮乏
  人文知识范围广泛,包括地理、历史、天文、生物、礼仪等多门学科,同时还包括基本的社会常识。有些知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过,但是学生没有掌握,有些是基本的常识,是生活中经常遇到,同学没有注意。高职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甚至随处可见。通过与学生几年的交流,发现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文知识的缺乏。在上课中经常遇到学生迟到的现象,而学生迟到甚至很少向老师报告就进入教室;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同学窃窃私语;校园内学生见到教师一般不打招呼,这些都属于礼仪知识匮乏的表现。学生要请假,却不知道怎么写请假条;学生要参加演讲比赛,甚至把演讲搞写成说明文,这是文学知识的不足。新生被录取到校,却不知道学校属于哪个省;想出去旅游,却不知道相关地域的风土人情,这是地理知识的缺陷。
  (二)人文课程稀少
  学生文学知识的匮乏,也是事出有因。学生是一个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是潜移默化。根据对相关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课程的研究,发现很少有学校开设如:大学语文、基本礼仪等人文课程,更多的是强调英语、计算机和应用性专业课程设置。有些定单式培养的专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就依据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很少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只能是为工作而工作的“机器人”。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长期看来,也不是企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某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人文课程,但力度有待加强。以江西某院校为例,没有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在一些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课程。
  (三)校园人文氛围不浓
  古时候的孟母三迁,为的就是让孟子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选择了书院。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大学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大学校园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文明、人文的校园环境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校园环境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后者是前两者的前提。根据对部分高校的了解,校园人文活动开展的力度不够,虽然在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以人文知识为主题的讲座,但是没有广泛推广。甚至有的教师就随地吐痰,教师开会迟到、早退等,不能给学生以榜样。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一些关于人文方面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思想没有辐射到每个同学心里,或者没有辐射到大部分同学。学校很少开设有关人文课程的选修课,同学之间并没有达到相互帮助、互尊互爱,在一些班级,凝聚力不强,很多同学没有团队精神,与企业对员工的团队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
  通过以上列举,可见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式下,人文教育正在或者已经被遗忘,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人文教育的缺陷必将给人才的培养带来残缺,具有扎实人文教育基础的高等教育是我们所期望的。
  二、人文教育对于高职教育的作用
  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缺乏人文教育的校园不是文明、和谐的校园;没有经受人文教育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所谓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人是首位的,要想做为人才,必须学会做人,具备人的基本素质,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人生的目标,才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古有四大发明,今有嫦娥一号、北京奥运的经验,无不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珍宝。而我们今天提及的人文教育,正是让大家都了解或掌握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古为今用。高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先进技术的掌握,无疑可以作为进入职场的快马,而人文知识是长期积累,培养的结果,通过一些努力,也许会有些进展,求职中未必用到。这就出现了很多高职院校重理轻文,重技术轻基础的现象,长期下去,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利,甚至有些文化后繼无人。我们要想弘扬民族文化,至少要在大学中普及人文课程,以引领全民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二)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民努力,而作为代表全民中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兵。如果大学生缺乏人文教育,很难在社会的行为中体现和谐,我们更不能奢望社会的其他阶层保持和谐。知书达礼,是我们习惯对大学生表现的赞赏,如果没有人文知识的武装,大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才是书,什么才是礼呢?很多大学生到了社会上很难被发现他们是学生,他们的表现、言行举止并没有真正体现到文明的标榜,所以和社会上其他人没什么区别。
  (三)强化职业生涯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就业,而现在的企业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事业单位也在不同程度的加强行风建设,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强调技术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水平,还要考察应聘者的人文素质,如: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等,甚至有些单位把人文素质看的比专业水平还要重要。因为他们认为,专业水平低点可以培养,而人文素质低了很难重塑。在招聘中,一般用人单位会让应聘者做自我介绍,这就考察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个知名公司举行的应聘活动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面试官立即要求应聘者从一栋楼冒雨到另一栋楼上去面试,只给一半人雨伞,结果只录用两个人打一个雨伞进入另一栋楼的人,这就考察了应聘者的合作精神。可见,用人单位也对人才有了人文知识的要求,单一技术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人才的发展需要。
  三、结束语
  人文教育对祖国文化的传承、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文明的标榜、职业生涯的强化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人文教育势在必行。随着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相信人文教育会作为重要的模块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会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也会成为培养人才的另一趋势。
  参考文献:
  [1] 吉雍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
  [2] 李巧针.素质教育与职业指导关系浅析.河北工程技术职院学报,2002年第5期
其他文献
联系电话 13704777590 邮编:017000  通过几天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考试得分率判断,学生在课内阅读与作文中失分比较多。由此可见阅读与作文是我们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习作水平呢?在开学初始,教研室老师向我们提出了有关“读写结合”的建议。细细读来,读写结合有它的使用之处。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
摘要 高中教科书《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非常典型,它几乎涉及到了“其”的所有用法。“其”作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不同用法,“其” 还有作指示代词的用法;“其”在其他资料中还可以做语气副词,表达各种感情;“其”还有连词和助词的用法。全面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可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为高考答题服务。  关键词 其 代词 副词 连词 高考  《游褒禅山记》中多次出现的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际,从“实践教师的责任心”、“实践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指导效果”、“实验教学内容与当前技术的贴合程度以及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三个方面构建一套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进行制度化,促进我院的实践教学迈上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
[摘 要]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点及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基层工会;工会建设;工会组织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需要。  一.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新形
摘 要:时代的进步,兴国山歌渐行渐远,原有的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已经很难使兴国山歌,特别是传统兴国山歌焕发出勃勃生机,处于自生自灭的艰难状态。于是,地方文化政策加于扶持就显得十分重要。成为传承发展兴国山歌的推手。本文通过对兴国山歌的自然生态的描述,阐述地方文化政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政府角色定位及相关政策无疑是使之良性传承的保证。进而对兴国山歌的自然生态的再造充满期望。  关键词:兴国山歌;地方文化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家庭、婚姻的看法也更加的开放,这就导致了离婚率普遍上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单亲家庭子女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并对子女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应与班级中的单亲家庭孩子进行更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教育,使这些孩子能在集体的温暖中实现心灵创伤的抚平,得到健康的成长和良好的
邮编017000 联系电话13451374050  当学生调皮了、撒谎了,有问题出现时,我们老师肯定会和家长交流解决问题。可是当学生做好人好事了,拾金不昧了,考一百分了,老师会及时把这一个个好消息告诉家长吗?一直以来我都在想一个问题:我们总是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共同解决孩子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似乎只有当问题出现后,我们才会和家长进行交流,也使得部分家长一看到老师的电话就总是一种心态:我家的孩子肯
女性天生较为敏感,更容易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而体会到的幸福感与男性存在很大差异。有研究表明高学历的女性体验到的幸福感更为特殊,随着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比例的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