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我们守岁看春晚

来源 :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朋友一起玩,说过年如何如何的,总还有一点点兴奋。朋友说:怎么这么老土啊,还盼着过年?不就一周的假期嘛!
  说得也是,现在过年没意思了许多。新衣服平常也买,过年的那件也不见得有多新鲜。好东西平常就吃,到了过年,也不过是那些东西。最最重要的是,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人少,怎么都热闹不起来。再加上,城里不让放鞭炮,春节越来越没劲了。
  春节不过是个大假,搞不好,还弄出来个假日综合征。
  于是便很怀念小时候,吃啥啥香,玩啥啥好,那真是段光辉岁月啊。
  我小时候,盼年简直是望眼欲穿。前两个月,便倒计时,日历牌再不用老妈去撕,每天撕一张,嘟囔着:怎么还不过年啊?
  记得那年终于把年盼近了。老妈去称几斤肉,两斤带鱼,三斤冻梨,一包橘子瓣糖,再给我和弟弟做上一身新衣裳,买两条扎头发的绸子,忘不了的还有对联和福字,当然还有很便宜的炮仗和烟花。
  把新衣服和红绸子一遍遍拿出来看,弟弟则把炮仗和烟花摆弄得快散花了。年,终于来了。
  一大早,懒猫一样的我就爬了起来,把叠在枕边的新衣服换上。让妈妈给编麻花辫,然后把红绸子扎上,一遍遍照镜子,脸红通通的,觉得自己真是漂亮。弟弟冲着镜子做鬼脸:臭美。
  其实,他比我还要高兴呢,他的新衣服是一身绿色的小中山装,很像军装,满足了他想做解放军的理想,他嘟囔着,要有支小手枪就好了。他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过那种黑色的塑料的小手枪,但要一块多钱,一块多是什么概念呢?能买两斤鱼三斤肉呢!老妈哄着他多给买了一卷小洋鞭儿,是一千响的呢,他就咧着嘴露出八颗牙笑了。
  那时的愿望真的都很简单。人也很容易满足。现在,物质越丰富,人对幸福的感受力就越迟钝,也越不容易满足了。
  爷爷家是个大家族。叔叔、婶婶,再加上孩子们全都到齐,一个小屋子便满满的都是人了。屋里热气腾腾的,年货都摆在厨房的案子上,有鸡有鱼,那是必需的。
  奶奶早炒好了瓜子、花生,用竹编的小筐装好,放在热热的火炕上。叔叔们打扑克,婶婶们摘菜,准备年夜饭。
  那一年是1984年吧,有了春节晚会。电视才来这个家里没多久,是个尊贵的客人。大家边嗑瓜子边感叹这方盒子的神奇:咋能把李谷一都装里边呢?
  孩子们偶尔从电视前蹿过去,会被大人训斥,大人们是不想错过一个镜头的。那时的相声真好听,姜昆一张嘴,大家就笑,笑得前仰后合的,然后小叔叔还学,大家烦,听人家的还是听你的?
  婶婶们拌馅的地点也改在了厅里,一边看春节晚会,一边拌馅,结果把盐放多了,可是谁会在意,大家吃饺子时还在学马季说宇宙牌香烟的段子。
  老叔跟我们这帮孩子最能玩一块去。他悄悄弄出来个会转的花炮,把灯一关,点着往厅里的地上一扔,花炮小精灵一样嗖嗖地直奔某人脚下,那人急着跳起来,骂小叔叔,小叔叔跟我们拍手笑。灯再亮时,那花炮早变得黑黑的,直剩下喘气的份了。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我们穿戴好衣服,出去放鞭炮和烟花。我胆子小,要先到仓房里开着门看才不害怕。弟弟胆子大,跟着叔叔们放鞭炮。一朵一朵的烟花在空中绽放,雪花也纷纷扬扬落下来凑热闹。邻居家的鞭炮也响起来了,整个小村庄的鞭炮都响起来了。那个叫“年”的怪兽真的会被吓跑了吧?
  放了鞭炮,进屋,妈妈早备好了一盆温水,要洗脸,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洗脸,把不好的习惯都洗掉,有点洗心革面的意思。
  洗完脸,一大家人围着桌子吃饺子。我关心演完春节晚会电视里还会演啥。通常是个很老的电影。吃得很撑,又闹得累了,很困。奶奶却不让睡,她说:要守岁,这样才会岁岁平安。
  老规矩,两桌牌,叔叔们打,有点小输赢的,声音不大。婶婶们也玩扑克,五十K,不赢钱,往脸上贴纸条,声音大得能把房盖揭开。爷爷奶奶端茶倒水,脸上喜气洋洋的。我们在大人间蹿来蹿去,有点舍不得,这年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呢?过了年,开了春就要上学了。唉,一年又一年啊!
  终于还是没熬住,睡在了奶奶家的炕头上。做了那么多人吃的饭,火炕热得像只煎锅,翻来覆去,梦见自己成了一朵烟花,梦见自己提着红灯笼跳舞,梦见自己要去各家各户拜年……
  呀,真的有人喊拜年,睁开眼,是妈妈,说:快起来,快起来,洗了脸,吃了饭,去拜年。
  还想赖床,但一想起小英子还没见到我的新衣裳,梅梅还要跟我比比谁的绸子长,于是一咕噜爬起来,去拜年。
  现在说起从前,仿佛全是美好。老爸幽幽来了一句:好,我也不愿意回去。我还是愿意过现在这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啥的日子。
  我很清醒地问了问自己:我愿意回到从前吗?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愿意。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