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1942年:延安“大戏”热考论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至1942年初,延安戏剧舞台上出现了竞演"大戏"的热潮。关于延安"大戏"热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反差很大:从最初的高度肯定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完全否定。时至今日,有人又认为,唯此间的延安戏剧活动才真正富有艺术性,此前此后的延安戏剧基本上是为政治服务的宣传品。鉴于此,有必要以足够清醒与理智的心态,系统梳理延安"大戏"热的来龙去脉,重新审视其价值意义与经验教训,给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戏剧实践以历史的、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
《夜读偶记》和《燕山夜话》两部文本集中反映了革命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夜晚的思想探索,关于科学的启蒙是两部作品思想探索的核心。夜晚所特有的时间氛围给革命知识
近年来,微信软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微信工具在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利用微信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虽然微信犯罪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