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以‘白凤’、‘寿星桃’为原始亲本进行杂交授粉,得到的实生苗,又经多代杂交,筛选出花美、果实性状良好的鲜食观赏兼用桃优系‘87-7-1’(王虞英等,1999)。1993年将其与美国早熟油桃品种‘早红2号’杂交得到优系‘93-4-54’(代号青15-36)。1997年收集‘93-4-54’的自交授粉种子,播种种植。其后代‘97-5-8’表现早花,观赏价值较高,果实为白肉甜油桃,鲜食品质优。该选系花期、果实成熟期比‘贺春’和‘咏春’f刘佳琴等,20101提早10天左右,且其果实为油桃。2000年初选,2003年进行中试及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华春’。
1 品种特征特性
树姿半开张,树势较旺盛。平均新梢生长量151厘米。一年生枝紫红色至浅褐色,节间长2.86厘米。叶片深绿色,宽披针形,长18.2厘米,宽4.1厘米,蜜腺肾形,多2~3个,叶柄长0.9厘米。
开花早。花为蔷薇型,粉色,复瓣,少数单瓣,花瓣lO-12枚,雌蕊高于雄蕊,部分花丝瓣化,有花粉。观赏价值高。
果实近圆形,白肉甜油桃。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50克,大果168克。两侧果肉对称。果皮光滑无毛,底色绿白,表面着条状、块状、斑状鲜红色。软溶质,口感较细腻,果汁多。风味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2%-13%,鲜食品质优。半黏核。北京地区多年未发现裂果。
北京地区3月底至4月上旬萌芽,4月上中旬开花,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90天左右,11月上旬落叶,生育期228天。
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应范围广泛,可在北京及相同立地条件的全国桃主产区如河北、四川等地栽培。不仅适合露地种植,也适宜设施栽培。定植时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阳光充足的地块。苗木种植时不宜过深,株行距5米×3米或4米×3米。因开花早,花量大,为提高花的观赏价值采用主干形树形为宜。与‘贺春’、‘咏春’搭配种植可延长花的观赏期及果实采摘期。因花粉多,自然坐果率高,花后要严格疏果。为提高果品质量,于落花后追施果树专用肥。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修剪时注意多留长果枝。夏季修剪及时疏除背上旺长枝梢,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同时注意防治蚜虫、卷叶虫、红蜘蛛等。
1992年以中熟品种‘大偏头’为母本,极早熟品种‘红荷包’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季杂交种子经层积沙藏处理,翌年春季播种育苗,1994年定植共获得杂种树130株,2000年通过对杂种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鉴定比较,代号YQ-2-5被初选为优株。经过连续3年的鉴定和综合评价,该优株表现出坐果率高,丰产,果实风味酸甜适口,抗日灼等特性,成熟期介于亲本之间。2003年复选为优系并进行嫁接和区试,区试结果表明其优良性状稳定,经济价值高,适合作为填补极早熟和中熟品种间空档的鲜食杏品种推广栽培。2008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京早红’。
1 品种特征特性
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1年生枝红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光滑无毛。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叶片圆形,叶基钝圆,先端急尖。叶柄长3.0厘米,叶缘锯齿圆钝,叶脉黄绿色,叶柄1~2个蜜腺,褐色。花浅粉色。完全花比例52%,坐果率19.2%。果实心脏形,纵径4.43厘米,横径4.52厘米,侧径4.28厘米,平均单果质量48克,大果56克,可食率94.3%。果顶圆凸,缝合线浅,不对称;梗洼中等深度;果皮底色黄,果面部分着红晕,茸毛中等;果肉黄,汁液中多,纤维中等,风味酸甜,肉质较细,有香气;可溶性同形物13.3%,可滴定酸1.86%。还原糖1.62%,蛋白质0.84%,维生素C108.4毫克/千克,果形整齐,品质上。果核卵圆形,核面有皱纹,核翼明显,核纵径3,1厘米,横径2.0厘米,离核、苦仁。在北京延庆地区4月上中旬盛花,花期5-7天: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65天左右:11月上旬落叶,年生育期210天。
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北京地区栽培。可在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部分地区杏产区栽植。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整枝,株行距3米×4米或3米x5米。7月份前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使用,7月份及以后,追肥以钾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加强夏季修剪,及时进行新梢摘心,培育结果枝及结果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品质提高和花芽分化。需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宜选用‘葫芦杏’、‘骆驼黄’等。抗性较强,不易感病虫害和逆境伤害。
1 品种特征特性
树姿半开张,树势较旺盛。平均新梢生长量151厘米。一年生枝紫红色至浅褐色,节间长2.86厘米。叶片深绿色,宽披针形,长18.2厘米,宽4.1厘米,蜜腺肾形,多2~3个,叶柄长0.9厘米。
开花早。花为蔷薇型,粉色,复瓣,少数单瓣,花瓣lO-12枚,雌蕊高于雄蕊,部分花丝瓣化,有花粉。观赏价值高。
果实近圆形,白肉甜油桃。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50克,大果168克。两侧果肉对称。果皮光滑无毛,底色绿白,表面着条状、块状、斑状鲜红色。软溶质,口感较细腻,果汁多。风味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2%-13%,鲜食品质优。半黏核。北京地区多年未发现裂果。
北京地区3月底至4月上旬萌芽,4月上中旬开花,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90天左右,11月上旬落叶,生育期228天。
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应范围广泛,可在北京及相同立地条件的全国桃主产区如河北、四川等地栽培。不仅适合露地种植,也适宜设施栽培。定植时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阳光充足的地块。苗木种植时不宜过深,株行距5米×3米或4米×3米。因开花早,花量大,为提高花的观赏价值采用主干形树形为宜。与‘贺春’、‘咏春’搭配种植可延长花的观赏期及果实采摘期。因花粉多,自然坐果率高,花后要严格疏果。为提高果品质量,于落花后追施果树专用肥。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修剪时注意多留长果枝。夏季修剪及时疏除背上旺长枝梢,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同时注意防治蚜虫、卷叶虫、红蜘蛛等。
1992年以中熟品种‘大偏头’为母本,极早熟品种‘红荷包’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季杂交种子经层积沙藏处理,翌年春季播种育苗,1994年定植共获得杂种树130株,2000年通过对杂种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鉴定比较,代号YQ-2-5被初选为优株。经过连续3年的鉴定和综合评价,该优株表现出坐果率高,丰产,果实风味酸甜适口,抗日灼等特性,成熟期介于亲本之间。2003年复选为优系并进行嫁接和区试,区试结果表明其优良性状稳定,经济价值高,适合作为填补极早熟和中熟品种间空档的鲜食杏品种推广栽培。2008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京早红’。
1 品种特征特性
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1年生枝红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光滑无毛。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叶片圆形,叶基钝圆,先端急尖。叶柄长3.0厘米,叶缘锯齿圆钝,叶脉黄绿色,叶柄1~2个蜜腺,褐色。花浅粉色。完全花比例52%,坐果率19.2%。果实心脏形,纵径4.43厘米,横径4.52厘米,侧径4.28厘米,平均单果质量48克,大果56克,可食率94.3%。果顶圆凸,缝合线浅,不对称;梗洼中等深度;果皮底色黄,果面部分着红晕,茸毛中等;果肉黄,汁液中多,纤维中等,风味酸甜,肉质较细,有香气;可溶性同形物13.3%,可滴定酸1.86%。还原糖1.62%,蛋白质0.84%,维生素C108.4毫克/千克,果形整齐,品质上。果核卵圆形,核面有皱纹,核翼明显,核纵径3,1厘米,横径2.0厘米,离核、苦仁。在北京延庆地区4月上中旬盛花,花期5-7天: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65天左右:11月上旬落叶,年生育期210天。
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北京地区栽培。可在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部分地区杏产区栽植。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整枝,株行距3米×4米或3米x5米。7月份前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使用,7月份及以后,追肥以钾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加强夏季修剪,及时进行新梢摘心,培育结果枝及结果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品质提高和花芽分化。需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宜选用‘葫芦杏’、‘骆驼黄’等。抗性较强,不易感病虫害和逆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