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音乐学习态度
音乐态度的形成可以通过联想、强化和对所闻所见追求一致性来实现。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当下流行的一些“口水歌”,原因是这些“口水歌”朗朗上口,歌词直白好记,大街小巷里,不停地播放,容易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里就体现了音乐态度形成的这三种观点,大街小巷里,不停地播放,就是强化的过程,曲调似曾相识就是联想的过程,歌词的直白易懂,朗朗上口,让人觉得符合自己当下或曾经的体验就是寻求一致性的过程。而一些对口水歌持否定态度的人则是一些学院派的专业人士或对音樂有较高鉴赏力的人群,他们认为口水歌是低俗音乐,这就没有符合他们内心的一致性。因此,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把握音乐学习态度的形成至关重要,态度的形成带给音乐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音乐学习的态度是可以培养的,当然在培养中要注意影响音乐学习态度的因素。
二、影响音乐学习态度的因素
对于影响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导致音乐商业化,学生主观意识受到误导。在音乐商业化的今天,许多学生提起一些流行歌曲、歌手如数家珍,而对课本上的歌曲却不闻不问,对音乐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所偏颇。而就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歌曲,就其本身的音乐价值也非常有限,很多网络流行歌曲其音乐本身没有太多审美价值,而歌词的内容更是俗不可耐,只因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大街小巷都在高声单曲回放,造成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在传唱,可想,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而这样的结果会让学生在从众的心理影响下形成一种音乐审美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内化成他自己的态度。
2.部分学校对学生音乐课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现在还有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在很多学校,音乐课的课时都无法保证,部分学校音乐教师师资水平和条件也不够好,另外,音乐课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考试形式单一,甚至没有考试,音乐课上呈现出一种松散状态,从教师到学生,应付了事。
3.学生家长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音乐“级别”,误导学生对音乐本身追求的价值观。音乐考级是专家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的一种综合评定,这是一种定期对学生平时学习、训练情况的检测。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家长、教师、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生今后音乐学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然而,很多家长和培训机构把考级作为学音乐的目的和程度的评定标准,常年作考前突击,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只要通过了高级别的考试,孩子就具备了相应的音乐专业素养。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老师往往纵容学生盲目跳级,结果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失去系统性、全面性,其音乐基本功和音乐素养根本达不到该级别的要求,这与音乐的审美本质完全相悖。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音乐的学习已不是单纯的业余爱好,而是他们肩上沉重的负担,这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和目标背道而驰。这样更造成学生对音乐的厌恶,严重影响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
1.用“听”来引导,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学习音乐也自然由倾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开始,而不仅仅是辨认音乐符号和学习概念。通过多次聆听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反应、良好的音乐感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听”的内容选择至关重要,应当精心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能够受到学生喜爱的作品。作品形式、体裁和风格应多种多样,古今中外被公认的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要让学生了解各国、各民族和各个时代的著名作品,当然,本民族的音乐更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和熟识,尽量不让他们接触格调不高的音乐。当然,这一过程不能仅仅靠“听”来完成,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良好的催化剂、润滑剂。良好的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急不可待地盼着上音乐课。这种期盼的心情和愿望,正是培养学生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先决条件。
2.利用集体教学的优势。从众、竞争、合作的心理状态在集体教学中都是可利用的财富。在集体中找出拥有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学生,树立榜样,构建以榜样为中心的小团体,依托榜样团体的力量,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合作是集体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意见,学生朋辈之间的交流有强烈的说服力,在良好的合作过程中经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形成互帮互助和各展所长的状态,这两种状态都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与合作同理,适当的竞争也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上进心,在竞争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纠正不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在竞争中教师要强调竞争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竞争理念。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音乐学习价值观。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教师、学校和社会构建的合理的评价体系也尤为重要。学生有其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当学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注意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他们非常关注家长、教师、朋友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自己。因此,教师、家长及社会的评价对于学生音乐态度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该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只有从音乐学习中感知和收获快乐,音乐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愉快的和音乐交上朋友,从而肯定它,热爱它,并能够从音乐中得到快乐。这些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不断探求切实可行的音乐教育规律。因人而异,方法不尽相同,我相信,伴随着心理学与音乐学在音乐课堂教育中不断地结合与完善,将会培养出更多拥有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学生,进而培养出更多热爱音乐的群体。
音乐态度的形成可以通过联想、强化和对所闻所见追求一致性来实现。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当下流行的一些“口水歌”,原因是这些“口水歌”朗朗上口,歌词直白好记,大街小巷里,不停地播放,容易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里就体现了音乐态度形成的这三种观点,大街小巷里,不停地播放,就是强化的过程,曲调似曾相识就是联想的过程,歌词的直白易懂,朗朗上口,让人觉得符合自己当下或曾经的体验就是寻求一致性的过程。而一些对口水歌持否定态度的人则是一些学院派的专业人士或对音樂有较高鉴赏力的人群,他们认为口水歌是低俗音乐,这就没有符合他们内心的一致性。因此,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把握音乐学习态度的形成至关重要,态度的形成带给音乐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音乐学习的态度是可以培养的,当然在培养中要注意影响音乐学习态度的因素。
二、影响音乐学习态度的因素
对于影响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导致音乐商业化,学生主观意识受到误导。在音乐商业化的今天,许多学生提起一些流行歌曲、歌手如数家珍,而对课本上的歌曲却不闻不问,对音乐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所偏颇。而就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歌曲,就其本身的音乐价值也非常有限,很多网络流行歌曲其音乐本身没有太多审美价值,而歌词的内容更是俗不可耐,只因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大街小巷都在高声单曲回放,造成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在传唱,可想,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而这样的结果会让学生在从众的心理影响下形成一种音乐审美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内化成他自己的态度。
2.部分学校对学生音乐课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现在还有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在很多学校,音乐课的课时都无法保证,部分学校音乐教师师资水平和条件也不够好,另外,音乐课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考试形式单一,甚至没有考试,音乐课上呈现出一种松散状态,从教师到学生,应付了事。
3.学生家长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音乐“级别”,误导学生对音乐本身追求的价值观。音乐考级是专家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的一种综合评定,这是一种定期对学生平时学习、训练情况的检测。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家长、教师、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生今后音乐学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然而,很多家长和培训机构把考级作为学音乐的目的和程度的评定标准,常年作考前突击,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只要通过了高级别的考试,孩子就具备了相应的音乐专业素养。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老师往往纵容学生盲目跳级,结果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失去系统性、全面性,其音乐基本功和音乐素养根本达不到该级别的要求,这与音乐的审美本质完全相悖。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音乐的学习已不是单纯的业余爱好,而是他们肩上沉重的负担,这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和目标背道而驰。这样更造成学生对音乐的厌恶,严重影响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
1.用“听”来引导,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学习音乐也自然由倾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开始,而不仅仅是辨认音乐符号和学习概念。通过多次聆听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反应、良好的音乐感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听”的内容选择至关重要,应当精心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能够受到学生喜爱的作品。作品形式、体裁和风格应多种多样,古今中外被公认的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要让学生了解各国、各民族和各个时代的著名作品,当然,本民族的音乐更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和熟识,尽量不让他们接触格调不高的音乐。当然,这一过程不能仅仅靠“听”来完成,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良好的催化剂、润滑剂。良好的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急不可待地盼着上音乐课。这种期盼的心情和愿望,正是培养学生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先决条件。
2.利用集体教学的优势。从众、竞争、合作的心理状态在集体教学中都是可利用的财富。在集体中找出拥有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学生,树立榜样,构建以榜样为中心的小团体,依托榜样团体的力量,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合作是集体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意见,学生朋辈之间的交流有强烈的说服力,在良好的合作过程中经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形成互帮互助和各展所长的状态,这两种状态都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与合作同理,适当的竞争也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上进心,在竞争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纠正不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在竞争中教师要强调竞争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竞争理念。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音乐学习价值观。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教师、学校和社会构建的合理的评价体系也尤为重要。学生有其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当学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注意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他们非常关注家长、教师、朋友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自己。因此,教师、家长及社会的评价对于学生音乐态度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该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只有从音乐学习中感知和收获快乐,音乐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愉快的和音乐交上朋友,从而肯定它,热爱它,并能够从音乐中得到快乐。这些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不断探求切实可行的音乐教育规律。因人而异,方法不尽相同,我相信,伴随着心理学与音乐学在音乐课堂教育中不断地结合与完善,将会培养出更多拥有良好音乐学习态度的学生,进而培养出更多热爱音乐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