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市场:赢家通吃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席信息官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大幅增加云支出,其中AWS和Azure排在首位。
  對于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来说,这是一个收获季节。与此同时,谁将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的争论也开始升温。排在首位的是微软,微软称他们增长了64%(Forrester预计微软在2019年将增长100亿到110亿美元),不过这个增长值是以哪里为基线,似乎除了微软外并没有人清楚。一些观察人士,如前Windows部门主管Steven Sinofsky,怀疑这个数字要么“有问题”,要么就是来自微软Azure的收入。其他人推测,无论Azure的数字是多少,这一数字可能还包括了大量混合了本地部署和云端服务的“混合云”。
  这些都不重要
  无论Azure的数字是多少,也无论AWS的数字(可能更多)或谷歌的数据(更少)是多少,唯一真正重要的数字是云计算在IT支出中的总体百分比。尽管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最近对首席信息官的调查显示,虽然这一数字在历史上相对较小,但是这一数字将大幅上升,其中大部分支出将流向前三大云服务提供商。
  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Cloud
  Gartner刚刚发布了其《云基础设施即服务魔力象限》的更新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家分析公司并没有发表什么评论,更新版里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和以前一样,AWS、微软和谷歌仍然位于领导者象限中。同样,其他厂商在很大程度上也一样被忽略了。例如,阿里巴巴被认为是中国的顶级云,但是Gartner也指出“阿里巴巴云的财务损失正在增加,并可能影响该公司对必要的扩张进行继续投资。”与此同时,甲骨文几乎将其云服务完全销售给了现有的甲骨文用户(原因可能在于这些用户已被锁定),并且没有扩张的希望。“甲骨文不太可能被市场视为集成IaaS和PaaS产品的普通提供商。IBM的境遇也是同样的。”
  让我们看一下这三家处于领导地位的厂商。Gartner对AWS、微软Azure和谷歌Cloud的评估几乎没有变化。AWS被誉为“最成熟的企业级服务提供商”。因此,与其他云服务提供商相比,企业对AWS的年度财务承诺要更多。微软则一直在利用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将Azure推销给那些迄今为止仍在使用本地服务的客户,而谷歌Cloud则利用创新技术而吸引外界的注意力。
  换句话说,这些信号表明,除了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企业将继续从早期的领导者那里购买相关的服务并继续忽视早期的落后者。
  采购IT创新
  瑞士信贷定期对美国和欧洲的大型企业的首席信息官进行调查,以评估IT支出模式。在2019年7月的最新调查中,绝大多数首席信息官都认为2019年下半年IT支出会增加:
  在这种支出上升趋势中受益最大的一个领域是IaaS。
  重要的是,虽然公有云目前仅占2019年IT预算的11%,但到202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会翻一番(20%),到2022年将会翻三倍(31%)。
  这种增长是巨大的,其动力是用户渴望新技术能够带来更高业务敏捷性和可访问性。只有29%的首席信息官推动云计算部署的目的是想降低成本。云计算是一种创新引擎,而不是穷人的服务器。
  谁将胜出?
  根据Gartner的魔力象限,我们发现AWS和微软出现在了2019年获得IT支出增长的厂商名单的前列。谷歌也会进入到前八名:
  至于那些获得的IT支出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公司,主要是那些没有加入到激烈的公有云竞争的公司。
  在受访的首席信息官中有44%的人在2019年会优先考虑公有云,另有44%的人优先考虑的是混合云。唯一比这两者更重要的是安全软件(52%),主要原因是无法持续阻止黑客利用IT漏洞。
  简而言之,我们已经坚定地进入了云时代。客户似乎也决定了他们应该信任哪些服务提供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会导致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在用户的慷慨解囊中会变得懒散。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发生。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主要云服务提供商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加快他们的创新步伐。现在采购IT正合时宜,同时也是开发者考虑未来的最佳时机。
  本文作者Matt Asay为Adobe公司开发人员生态系统主管,同时兼任The Register、TechRepublic和InfoWorld网站的专栏作家。
  原文网址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411180/public-cloud-winners-take-all.html
其他文献
Bay Dynamics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帮助企业根据资产价值来确定并处理真正的安全威胁。  我一直以來都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数据分析的忠实粉丝,过去12年里,CSO Online和InfoWorld上的数十个专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用粉丝这个词来形容我还不足够强,跟踪狂可能比较接近。  作为一名从业30年的计算机安全顾问,我看到我工作过的每一家公司几乎都无视他们眼前的数据,而是寻求那些永远不可能阻止
编译 杨勇  到2019年,大数据和业务分析的全球收入预计将增长到1870亿美元以上,到2020年,项目管理行业预计将达到5.81万亿美元。本文介绍了一些企业怎样利用数据分析来提高其项目绩效。  Gartner副总裁兼分析师Ted Friedman预测,以下三个趋势将促使数据和分析应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数据分析并非只反映业务绩效,而且还将成为运营的推动力量。  数据和分析将贯穿一个企业的体系架
通用电气公司为英国石油(BP)公司的650个石油钻井平台提供传感器和软件,将运营数据报告给通用电气中心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钻机运行效率——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至4%。  通用电气首席信息官Jim Fowler认为改进最大的不是工人,而是机器。本周在纽约举行的开放网络用户组(ONUG)会议上,Fowler说:“机器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人告诉机器该做什么。”传感器和附带的软件平台有助于
亚信距离完成私有化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田溯宁这个最早提出“产业互联网”观点的老互联网人,在过去的3年内如何带领亚信完成转型?未来,亚信又会走向何方?  “变革的时代不焦虑,那可能就真的跟这个时代脱节了。”穿着很“硅谷”的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说这句话的时候,距离亚信完成私有化交易过去了整整3年。  2014年1月16日,彼时的亚信联创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退出纳斯达克市场。此后,在2015年的乌镇世界
最新的智能手机运行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核处理器。  战胜了苛刻的尺寸和功率限制,智能手机制造商所发挥出的聪明才智让桌面系统望尘莫及。现在的移动设备不仅具有多个内核,而且是多种尺寸和类型的内核。  高通的技术营销经理Cisco Cheng说,高通的旗舰骁龙820芯片系统(SoC)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两种类型的中央处理器。而且,它具有图形、相机、传感器、位置、外设、Wi-Fi、蓝牙、信号、无线调制解调器和内
商业智能软件提供商Splunk北亚区总经理戴健庆近日表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会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数据会影响到企业的重要发展。人工智能会广泛运用在金融、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制造业等方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成为B2B的主流。  Splunk软件平台可以实时对任何APP、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机器数据进行索引、监控与分析,并将结果生成图形化报表,在此基础上帮助客户避免服务性能降低或中断,而其中实时监测的
云计算对大数据和高级分析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我们是选择公有云还是本地部署呢?在我调查的企业中,许多企业目前仍处于观望之中。这些企业都清楚要想与客户建立友好关系,他们就需要在公有云上投入更多。难点在于许多企业正在努力应对企业发展和监管问题,而这其中常常存在一些并不合理的技术限制。  公有云在2016年曾经是大数据的首选。为什么呢?因为企业在不断扩展其本地基础设施时会遇到成本障碍。企业希望拥有规模更大
这一次,戴尔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而来。  常有商家开玩笑说:谁拥有了中国市场,就拥有了足够庞大的利润保障。  其实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否则,众多IT厂商也不会纷纷推出“在中国、为中国”的市场战略,毕竟,IT技术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今世界的变革,而将IT技术商业化的正是这些IT厂商。  上一次戴尔在中国引起关注,是其创始人亲自来华布道“戴尔中国4.0”战略和预计在中国市场投资1250亿美元之时。20
盛夏8月,大半个地球都被酷暑笼罩,大洋彼岸的美国圣何塞却凉爽怡人。天然优质的自然和创新环境,使得这片土壤孕育出的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公司堪称世界之最。  行走在英特尔圣何塞的这片园区,一切静怡如常。然而就是在这些高楼之内,却产生了那么多足以改变世界的、颠覆性的科技成果。  有人曾经问过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在英特尔工作?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正在发明和
IT设备的采购正在从传统行业客户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转移。  数字化转型大潮早已席卷各行各业,IT也从企业的负担变为了业务驱动力。数字化转型时代,企业IT基础设施需要更高的敏捷性来应对随时变化的业务,这样才能迅速给予响应和支持。  IDC 企业服务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赵潇表示:“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几年整体IT市场发展的主旋律,IT服务市场也将因此而受益。最终用户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进行业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