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使得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行业英语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英语基础教学更倾向和注重大众英语教学,本文将对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融合教学进行分析,结合高职学生的现状,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思路,对英语教学改革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行业英语 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使得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行业英语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顺应企业的需求,注重学生語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基础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实用的行业英语,使学生在学会运用大众英语的同时,提高英语从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笔者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在大学第一个学年开设两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只有部分专业会在第二个学年开设课时为数不多的行业英语教学,很多专业的学生到毕业都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用英语如何表达,就更别说从中了解专业相关英语知识了。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专门的行业英语课程,由于行业英语教学队伍水平低,行业英语教材偏深偏难,教学趣味性不强等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没有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对行业英语的教学意识薄弱,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没有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教学,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没有将教学设计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对行业英语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首先要明确高职英语教学课程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就业需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向注重综合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其次要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职业背景贯穿其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以能力培养和知识运用为主线,加强行业英语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要将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相融合,教学方法也要根据行业英语的要求进行变革,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教师的说教中解放出来,注重实践教学;二是要将教学情景设立在未来学生职业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相结合,比如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与专业相关的真实场景再现进行演练,增强真实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兴趣;三是要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如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等。
最后是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是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相融合的教学不能纸上谈兵,教学内容该如何设置,教材该如何改进,都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学校应该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对学生人才需求的反馈,与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一起完成教学内容的选取,再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结合英语课程化改革的要求,对教材进行编写和制定,所制定的教材要能满足行业所需要的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和素质要求,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三、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指行业英语的相关知识与基础英语相融合,教学计划融为一体,通过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不仅拥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具备一定的职业英语相关技能。
1.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研发是推动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机结合的首要问题。行业英语较之基础英语,词汇量更多,文章阅读难度更大,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要求更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如果没有较合理的课程设置,行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将事倍功半。因此,不少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先将行业英语逐步渗透到基础英语的教学中,再平稳地过渡到行业英语的教学中,这样的设置符合学生学情。
2.合理课时的分配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基石。行业英语在每一年级基础英语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比例多少、教学难度多大都应该具体专业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情景模拟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双师型”教师是行业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建设难点。普通英语教师对行业的需求和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而专业教师往往英语教学水平有限,因此,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很好地对英语进行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将有潜力的教师送到企业学习,通过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增进对行业现状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使教学与实际不脱轨。
将行业英语渗透到高职英语基础教学中,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校本教材是前提,高职院校需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担任英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珏.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与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5-57.
[2]简剑芬,李理.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8-30.
[3]谢咏梅.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5).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行业英语 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使得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行业英语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顺应企业的需求,注重学生語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基础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实用的行业英语,使学生在学会运用大众英语的同时,提高英语从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笔者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在大学第一个学年开设两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只有部分专业会在第二个学年开设课时为数不多的行业英语教学,很多专业的学生到毕业都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用英语如何表达,就更别说从中了解专业相关英语知识了。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专门的行业英语课程,由于行业英语教学队伍水平低,行业英语教材偏深偏难,教学趣味性不强等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没有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对行业英语的教学意识薄弱,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没有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教学,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没有将教学设计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对行业英语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首先要明确高职英语教学课程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就业需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向注重综合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其次要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职业背景贯穿其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以能力培养和知识运用为主线,加强行业英语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要将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相融合,教学方法也要根据行业英语的要求进行变革,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教师的说教中解放出来,注重实践教学;二是要将教学情景设立在未来学生职业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相结合,比如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与专业相关的真实场景再现进行演练,增强真实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兴趣;三是要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如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等。
最后是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是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相融合的教学不能纸上谈兵,教学内容该如何设置,教材该如何改进,都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学校应该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对学生人才需求的反馈,与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一起完成教学内容的选取,再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结合英语课程化改革的要求,对教材进行编写和制定,所制定的教材要能满足行业所需要的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和素质要求,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三、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行业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指行业英语的相关知识与基础英语相融合,教学计划融为一体,通过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不仅拥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具备一定的职业英语相关技能。
1.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研发是推动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机结合的首要问题。行业英语较之基础英语,词汇量更多,文章阅读难度更大,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要求更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如果没有较合理的课程设置,行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将事倍功半。因此,不少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先将行业英语逐步渗透到基础英语的教学中,再平稳地过渡到行业英语的教学中,这样的设置符合学生学情。
2.合理课时的分配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基石。行业英语在每一年级基础英语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比例多少、教学难度多大都应该具体专业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情景模拟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双师型”教师是行业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建设难点。普通英语教师对行业的需求和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而专业教师往往英语教学水平有限,因此,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很好地对英语进行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将有潜力的教师送到企业学习,通过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增进对行业现状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使教学与实际不脱轨。
将行业英语渗透到高职英语基础教学中,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校本教材是前提,高职院校需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担任英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珏.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与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5-57.
[2]简剑芬,李理.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8-30.
[3]谢咏梅.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