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搞怪的“错觉”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觉”真是个难缠的家伙,不论是从感觉到记忆,还是从个人观点、信仰到如何看待他人,他都要“插”一手。不过,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责怪他,他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还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感觉器官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它们准确地描述了现实事物。然而,你所看到的是大脑加工后的产物,并不是对现实事物的直接反映。
  在这期间,“错觉”协助大脑,在无形中偷走了你的部分视觉影像。
  你每5秒钟左右就会眨一下眼睛,除非你刻意关注它,否则你不可能注意到你那不透光的眼皮。眨眼还只是影响视觉的诸多因素中的冰山一角,即使你的眼睛一直睁着,它们也只能获得一小部分的视觉信息。
  这中间的真正奥秘在于,视觉系统中存在漏洞。
  视网膜的中央密集排列着图像接收细胞,其中有直径约1毫米的密集区域,我们称之为视网膜中央凹,它是感知图像细节和辨别颜色最敏感的部位。
  距离中央凹越远,感知图像细节以及对色彩的敏感度就越差。这意味着在某一时刻我们仅能准确地捕捉小部分视觉信息,犹如一个指甲在整个手臂中所占的比例,其他部分只是模糊的单色调图像。
  然而,我们的实际视觉感受并非如此。我们的眼睛快速地扫过视觉对象,只用几百毫秒注视某一点,然后就迅速移开了。这样的眼球运动我们称为扫视,它在1秒中有3次,每次能持续200毫秒。
  通过每次注视,我们的视觉系统就能捕捉一部分清晰且色彩鲜明的图像,它们通过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就产生了事物整体的虚构图像。
  视觉系统里的另一个“漏洞”会让你忽略一些本不该被忽略的事情。
  视网膜中央凹扫视图像的运动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受大脑注意系统支配的。不过,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不可能一次同时注意4~5个运动的物体。这有时会导致你的视觉系统察觉不到一些在你面前的东西。
  比如:一群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一场篮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间一个人扮成大猩猩从荧幕前缓慢走过,并不时拍打自己的胸脯。结果,一半的学生没有看到从荧幕前面走过的“大猩猩”。
  那年下着大雪的除夕,你们一家三口围在火炉旁吃团圆饭,其乐融融。可几年后,你可能会说:“我坚信我的记忆,那天没有下雪,而是一个难得的晴天。”
  记忆为什么会发生错误,真实的记忆去哪里了?又是“错觉”在作祟!
  原来记忆是可以被改造的。你不可能精确记录你的过去,你的部分记忆常由老照片或父母及兄弟姐妹的谈话所构成,而不是你实际的回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记忆存在部分错觉。
  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其实早在30年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记忆是容易犯错和受他人影响的,因为你不可能记下每件事情,并对它们进行思考。
  记忆就像存放在架子上的一个个文档,每次从架子上被拿下来看过,再放回去时,也许就已经发生变化了。
  实验控制下的记忆如此,那么实现生活中的记忆又如何呢?事实上,它同在实验室一样,也容易被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许多人能够回忆当时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干什么,并对这段记忆很有信心,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生了改变。
  “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后的几天,心理学家调查了大约700人,记录他们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如何得知此信息、和谁在一起等问题。一年后心理学家再次询问他们,结果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改变了他们的“故事”,但他们仍坚信他们的记忆非常准确。
  你的学习成就如何?假如你各方面都和平均水平差不多,你可能认为还不错。
  对自己优点的评价,如智力、诚信度、独创性等,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优于平均水平;而对缺点的评价,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
  这种自我夸大的错觉被称为“优于常人”效应,它无处不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很多人甚至认为自己在抵制自我评价过高方面优于一般人。
  我们除了过高评价自己外,也会过高评价我们喜欢的人。95%的人认为他们的朋友比一般人更有吸引力、更友好,父母几乎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更聪明、更有发展前途。
  我们有天生的才能去区分“我们”和“他们”。一旦你和其他人建立联系,你就与他们成为一组人,他们对你的评价会高于其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会建立很多联系而加入其他组,这样我们就夸大了自己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短处。
  拥有这些“优于常人”的想法,都不是你的错,因为“错觉”先生来也,“优于常人”效应就是积极错觉家族中的一员,积极错觉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与众不同。
其他文献
先讲一个故事。朋友是一个微商,就职于一家淘宝店,老板在国外购回各种各样的服饰,让她们负责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宣传,从中拿提成。  有一次,朋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次她买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发在了朋友圈里,两分钟后,被领导打电话来要求删除朋友圈,说这件衣服是他们竞争对手商铺的主打商品,说你怎么可以吃里扒外,说你能不能动动脑筋,说你下次发之前一定要跟我说一下再发。  朋友想了想,还是删除了。  
去外地出差、旅行,即便知道那里有同学、老乡或其他什么熟人,手机存着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一般也不会主动联络他们,而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倘若他们从微信朋友圈或别的渠道得知我来了,约我见面,我则尽量回绝,理由很多,比如行程紧、等下次有机会再见等。除非,那人与我曾经关系非常不错,彼此都有见面相聚、重话当年的迫切心情。  我知道,我的这种想法和做派有点不合人情世故。很多人去了外地,必定是要与那里的熟人联系,请
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客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
:获得搞笑诺贝尔奖,是一种幸运吗?  :当然。这种奖项,是对获奖者所做的某些令人好奇而又足以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的官方肯定。  搞笑诺贝尔奖是一个另类而又让人快乐的荣誉。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当获得此奖时,为什么不乐意接受呢?  :马克·亚伯拉罕斯创立搞笑诺贝尔奖的初衷是什么?  :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有所成就,或者至少做过某些事情,然而,他们从未被授予任何可以让人值得骄傲的奖项,这就是搞笑诺贝尔奖创立的初
沼泽地上有一群鸟儿在觅食和休憩。鹈鹕、黑鹳、勺嘴鹬、白鹤、苍鹭等,这里一只,那里一只,休闲自在。还有一只小不点的翠鸟,站在一根芦苇上,身体随风微微晃动着。  翠鸟的话儿多,看見苍鹭长长的脖子弯来绕去,缩在肩头上,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觉得好笑,便开口说:“我说苍鹭啊,你能不能将脖子伸直一点,那显得多精神啊。”  苍鹭瞥了翠鸟一眼,没搭理他。  这时候有两只白鹤走过,体态美妙,小翠鸟看了,啧啧嘴说:“
齐白石是穷窝子里长大的,他只上了一年私塾就辍学了。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一年读书时光,让他培养了一种兴趣,那就是画画。?  公元1863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乡下一个叫杏子坞的小村庄,那时家乡的风俗,凡是产妇的房门上,都要挂一幅雷公神像,据说能保佑平安。这种雷公像画得很粗糙,多是乡间的画匠用朱笔在黄表纸上画的。齐白石五岁时,家里添了二弟,家里就挂这雷公像,他觉得很好玩。齐白石八岁时上了私塾,隔壁的同
摘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创设单元统摄下的真实情境问题,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模型构建、分析和推理,同时针对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大单元;情境问题;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5-0022-04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项
古古和小戈,总算试着交往了。交往了两个月以后,遇上了情人节。  “会收到什么礼物呢?”像所有与交往对象迈向交往以来第一个情人节的女生,古古有一点期待、也有点忐忑。  到了情人节那天,古古拿出她要送给小戈的礼物,是一支表面上细致刻着小戈名字的手表,小戈显然没看到过表面竟然可以刻上名字的订制表,露出又惊喜又感动的表情。  轮到小戈拿出礼物了,只见小戈拿出来的,竟然是一个薄薄的信封。古古有点不安:“他送
我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时,父亲便怀揣报名费,肩扛棉被,手提生活用品,送我去报到。  穿过小城最繁华、人员最复杂的河边街,我指着一家地摊上的一套文具用品,说真好看,要是自己也有一套就好了!父亲看了我一眼,又望了望周围,还是停下来,买文具。  付钱时,父亲弓着腰,努力用衣服遮挡住钱包,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迅速凑齐了摊主要的数。父亲曾多次教育过我,在人多的地方买东西时,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大钞票,以免惹麻烦
最近,去浙江宁波一星期,进校园给孩子们做讲座。回来后,又去太原两天,应山西省作家协会邀请,给40余名儿童文学作家研讨班同人做了一场讲座。两次外出,丢了两个口杯。  以我丢三落四和马大哈的性格,每出差必丢东西不足为奇。不丢东西,反而显得不正常了。但在太原弄丢了口杯,倒触发了一丝对小小的往事的回忆,令我大笑不止,开心到笑出眼泪的地步。  多年以前,我应出版社的邀请,回太原做了一星期的校园讲座。山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