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和维生素C同吃,能否导致砷中毒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网友询问,同时吃虾和维生素C,能否导致砷中毒。
  我不知道人们吃虾的历史有多久远,是否是在吃螃蟹之前。仅就一个临床医生的认知,我看到的砷中毒患者其常见病因有工作接触、误用偏方、环境污染等。我也知道我国部分地区由于饮水中砷含量过高,或者燃煤中砷含量过高,导致居民患地方性砷中毒。如果同时吃虾和维生素C能导致砷中毒的话,对于正经历从吃饱到吃好,主动调整膳食结构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回答网友的问题,我特意到网上浏览相关的信息,结果让我吃惊。有报道称台湾一名女孩突然无缘无故七窍流血暴毙,“专家”解释:“问题出在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虾,吃虾本身没有问题,但死者却同时服用了维生素C,问题就出在这里!”“专家”由此推断,同时吃虾和维生素C能导致砷中毒,而且是致人于死地的急性砷中毒!
  虾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多。虾致砷中毒,首先是认定了虾为“高砷”动物。2009年,《食品科学》杂志载文,我国科学家对进口的北极甜虾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若以整只虾为检测对象,北极甜虾样品中铅含量0.172毫克/千克(国家卫生标准为0.5毫克/千克)、总汞0.032毫克/千克(国家卫生标准为0.5毫克/毫克)、镉0.788毫克/千克(国家卫生标准为0.5毫克/千克)、无机砷0.036毫克/千克(国家卫生标准0.5为毫克/千克)。除镉超标外,其余有国家标准可对照的检测指标均合格。
  研究发现,虾的头部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因为虾头不是我们通常认知的“头部”,它既是虾与水体交互代谢的门户,又是虾类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集聚的部位。即便如此,虾头检测结果除了镉超标外,铅、总汞、无机砷含量也均符合我国的卫生标准。由此可以认定,虾不是“高砷”动物,其食品安全问题与其他水产品并无本质区别。所谓虾体内含砷的问题,也与水产品其他重金属污染的情况相一致。
  砷是一种古老的毒物,通常认为,砷是1250年由德国人Albertus Magnus以雄黄与肥皂共同加热时得到的,实际上,我国古代炼丹家才是砷的最早发现者。据史书记载,约在公元317年,我国的炼丹家葛洪用雄黄、松脂、硝石三种物质炼制得到了砷。基于多年的临床研究,人们对于砷中毒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同时吃虾和维生素C能导致砷中毒的作用机制不让人信服。首先,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溶性。毒理学研究显示,三价砷离子的毒性高于五价砷离子。三氧化二砷剧毒,0.8毫克〜2毫克/千克有可能导致一名成年人中毒死亡。而五氧化二砷也属于高毒类,大鼠经口8毫克/千克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小鼠经口55毫克/千克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由此可知,五价砷导致中毒,无需转化为三价砷。
  说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转化为三价砷,我没有寻找到相关的文献支持,只是看到在300℃条件下,五氧化二砷将失去部分氧,转化为三氧化二砷。虾与维生素C同食导致砷中毒的说法可能是考虑到维生素C为酸性物质,能提供氢离子进而起到还原的作用。如果考虑到任何摄入的食物,都要首先接触到胃部的酸性环境,再顾虑维生素C对五价砷的还原作用,无异于自寻烦恼。
  地球生物是地球环境的缩影。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物种,其体内物质或多或少反映了环境中的物质存在,因此,人们没有寻求无砷产品的可能和必要。
  减少砷摄入,可以少吃虾头。但有研究显示,砷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极度缺乏时将使人的健康状况恶化。对羊、微型猪和鸡的研究结果显示,饲料、饮水中含砷很低时,其生长迟缓,怀孕减少,自发流产较多,死亡率较高。有人观察到,长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其血砷含量减少,这可能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管疾病高发有关。
  人的正常膳食中,每餐都含有相当剂量的维生素C,虾和维生素C同时可导致砷中毒的说法,实在无法令人信服!
其他文献
将药用植物(唇形科)的DNA通过常规育种的方法转入香料烟(茄科)中,获得了新型的烟草后代.对其后代株系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分析.结果表明:在后代株系的酶谱中检测到供体所具有
〔关键词〕 教师;学生;沟通;尊重;  以身作则;鼓励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9—0034—01  以90后为主的新时代的学生,正在大量的高中就读,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敏锐,多才多艺,个性张扬,追求时尚;有很强的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喜欢偶像明星,喜欢日韩动漫,喜欢玄幻、穿越小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分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79—01  层次化教学,就是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因材施教,让多数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断进步。   一、依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层  
2005年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问题,即有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不能不思考“钱学森之问”之解。除了学界公认的几种见解,如,大学去行政化、去功利化、克服短视行为、抵制学术腐败等方面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在克服“千人一面”的课程设置,改革大学生的学风,塑造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