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办以“走近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破天荒邀请了一名14岁的初中女生上台发表主题演讲。她叫刁逸君,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初一(3)班学生,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拥有56项发明,其中“声光控鞋”、“智能热奶器”、“垃圾处理装置汽车”3项发明已经被开发推广。
陪孩子一起“搞破坏”
谈起自己的女儿,刁国斌说,女儿是个“小破坏王”,家里的东西,小到手表,闹钟,大到电话,录音机什么都被她拆开过。身为小学教师的刁国斌却从来没有责怪过女儿,每当她“搞破坏”时,刁国斌总是饶有兴趣地坐在一边看,时不时和她一起“搞破坏”。
刁逸君的第一个发明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在一次书法课上,刁逸君发现前一天收毛笔时不小心,有的毛露在笔套外面,变得又干又硬,写出来的字非常难看,要是能发明一个不损伤笔毛的笔套那就好了。
放学后,刁国斌接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听完之后刁国斌很是惊喜。一回到家刁国斌就立即引导刁逸君的设计发明思路,指导她画出有点幼稚的发明草图。一开始并不顺利,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的逸君想放弃。
刁国斌摸着女儿的头耐心地说:“你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前曾和一个助手不厌其烦地辛勤研究了近十年吗?”
听了爸爸的鼓励,刁逸君重新振作精神,经过再三尝试,她决定选用塑料的、延展性强的旧牙刷套、卡通图片作为原材料,在经过烘烤加热、调试、贴图后,一只别出心裁、上下开合式的笔套闪亮出炉了。在爸爸的帮助下刁逸君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市科协参加创新大赛,没想到一举获得了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开了幼儿参赛获奖的先河,并发表在《动手做》报上。当年年底,新型毛笔套还被评为“全国动手做”发明竞赛二等奖。
今天讲台上摆了什么新东西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发明创造也不例外,刁国斌时常会提醒女儿要多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其他家长接孩子回家基本都会问“今天老师上课讲了什么呀”“在学校有没有遵守纪律呀”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刁国斌通常问女儿的都是“教室里有几盏灯”、“今天讲台上摆了什么新东西”、“今天回家路上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等等。
2009年初的一天,逸君一家人在一起吃火锅,美味的食物在汤锅中翻滚着,很是诱人。不过在吃的时候,刁逸君发现,一会用汤勺一会用漏勺很是麻烦,如果能发明出一种勺子能够自如地舀汤或是舀菜,那该多方便。
一家人就在饭桌上开始研究如何发明出这种“菜汤方便分离勺”。经过反复实验,她把小半个漏勺放在汤勺右边,就像汤勺上的一朵花瓣。使用时,汤勺左边先下,让菜与汤一起进勺,向右倾提起来,汤就会从上面的漏勺里漏掉,只剩下菜。如果只要汤,就让汤勺上面的漏勺挡住菜,向右舀,就把菜隔离在勺外,而只舀到汤,多方便啊!一顿火锅成就一个小发明,一家人都高兴极了。
20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刁逸君和爸爸妈妈从外面吃过饭回家,在靠近小区的一段路上没有路灯,周围很是漆黑。这时走在他们前面的一个女孩突然摔了一跤,手里的苹果撒了一地。刁逸君一家连忙上前扶起女孩,原来因为路太黑,女孩没注意到路上有一块砖头,不小心被绊了一跤。回到家,刁逸君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幕久久无法入睡。她在想,如果有一双可以发光照明的鞋呢?
第二天一放学刁逸君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她找来了纽扣电池,三联开关,LED灯泡等工具,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了实验。
一天晚上,做完功课的刁逸君离开小伙伴家下楼时习惯性地跺了一下脚,楼道灯立刻就亮了,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却让她一下子想到了发光鞋的开关方式。刁国斌很快为女儿搜集来了各种电器配件,并指导女儿画好了电路图,至于组装,工具齐全长期实践的刁逸君早已轻车熟路,只用了不到一个礼拜的课余时间,便推出了全新发明——“声光控鞋”。就是在普通鞋上加上一个带开关的声光控电路,用两节1.5W的纽扣电池作为电源;并联两个电路,一组是串联一个光敏电阻、一个声敏电阻,用一个三联开关来控制两个并联电路,发光体为LED灯泡,灯泡后面有反光镜及灯罩提高照明亮度。白天时,光敏电阻是断开的,即使声敏电阻闭合也不会有电流通过。当夜里光线暗下来后,光敏电阻闭合,当有人喊一声或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时,声敏电阻闭合,就会有电流通过,灯就会点亮,并能延时1分钟,让人们很容易找到正在发光的鞋子,有足够的时间下床按下开关或上厕所。
一件成熟的发明不仅要实用,也需要美观,刁国斌看着刚做出来外形累赘的声光控鞋笑着对女儿说:“这样的鞋子穿着多难看啊,灯和鞋子必须要做成一个整体才行啊。”于是,刁逸君将电路设计在鞋底前端嵌入或是装在小绒布玩具中,缝在鞋面前端,既不影响照明效果又保证了美观。刁逸君这样评价自己的新发明,“白天不亮,晚上亮;无声不亮,有声亮;心想它亮,它就亮,方便节约还时尚”。
刁逸君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捧着完成的发明想象着别人因为用了它而避免了生活中的麻烦,每每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自己动手很开心
在爸爸的影响下,刁逸君不光喜欢留意自己周围的事物,还经常主动提出质疑。刁逸君的家有一个小院子,角落比较阴暗潮湿,经常有一些“小怪物”出没。那些“小怪物”身上覆盖着一层黏糊糊、亮晶晶的液体,像鼻涕,十分恶心,所以人们都叫它鼻涕虫。逸君查阅了资料,知道了鼻涕虫学名叫蛞蝓,是无壳软体动物,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是害虫。这些大害虫却引起了她的好奇,她问爸爸鼻涕虫最怕什么,刁国斌说:“听说鼻涕虫最怕盐!”“既然怕盐,应该也怕糖吧?”刁逸君又问道。刁国斌不置可否,让她自己做实验试试看。
说做就做,逸君先从角落里捉了两条鼻涕虫,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又拿来盐罐和糖罐。两条小家伙预感情况不妙,分别向两边爬去。刁逸君连忙舀来一勺糖,抖落一些在溜得快的那只鼻涕虫身上。可她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惨状,只见它先吓了一跳,停了约2秒钟,便继续向前逃跑。她加大剂量,把整整一勺糖一起倒在这条鼻涕虫身上,从头到尾撒了个遍!心想这下它应该“壮烈牺牲”了吧!可没想到它依旧毫发未损,把身上的糖抖了抖,继续逃生。看来,“糖衣炮弹”对鼻涕虫是没有杀伤力。
既然已经检验出糖的作用不大,看来要盐出场了!刁逸君舀来一点点盐,轻轻地抖落在另一只鼻涕虫头上,就像有人给它当头一棒,它立刻缩回头,蜷成一团,不停地在地上翻滚,痛苦地挣扎,到处乱窜。她又舀来一大勺盐,均匀地洒在鼻涕虫身上,白花花的盐粘了它一身,它又立刻缩回头,身体表面开始变得发白,腐蚀、融解,渗出了一些黏稠的液体,浓浓地粘在皮肤表面上。
刁逸君立刻跑到爸爸房间兴奋地说:“爸爸,我的实验证明了,鼻涕虫只怕盐不怕糖。”刁国斌抚摸着小女儿的头说:“你看,自己动手获得结论不是很开心嘛。”
2012年4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办以“走近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邀请刁逸君上台作经验介绍并发表主题演讲。2012年8月2日,刁逸君又一项发明自动防盗报警窗问世,这已经是她的第57项发明。
刁国斌在接受采访时说,每个孩子都是发明家,当您留意到你的孩子为一首乐曲全神贯注、对一本漫画书痴迷不已反复临摹、得意于将自己编的故事说给小伙伴听的时候,谁能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一个发明家、音乐家、画家、小说家呢?
责编/梅子
陪孩子一起“搞破坏”
谈起自己的女儿,刁国斌说,女儿是个“小破坏王”,家里的东西,小到手表,闹钟,大到电话,录音机什么都被她拆开过。身为小学教师的刁国斌却从来没有责怪过女儿,每当她“搞破坏”时,刁国斌总是饶有兴趣地坐在一边看,时不时和她一起“搞破坏”。
刁逸君的第一个发明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在一次书法课上,刁逸君发现前一天收毛笔时不小心,有的毛露在笔套外面,变得又干又硬,写出来的字非常难看,要是能发明一个不损伤笔毛的笔套那就好了。
放学后,刁国斌接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听完之后刁国斌很是惊喜。一回到家刁国斌就立即引导刁逸君的设计发明思路,指导她画出有点幼稚的发明草图。一开始并不顺利,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的逸君想放弃。
刁国斌摸着女儿的头耐心地说:“你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前曾和一个助手不厌其烦地辛勤研究了近十年吗?”
听了爸爸的鼓励,刁逸君重新振作精神,经过再三尝试,她决定选用塑料的、延展性强的旧牙刷套、卡通图片作为原材料,在经过烘烤加热、调试、贴图后,一只别出心裁、上下开合式的笔套闪亮出炉了。在爸爸的帮助下刁逸君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市科协参加创新大赛,没想到一举获得了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开了幼儿参赛获奖的先河,并发表在《动手做》报上。当年年底,新型毛笔套还被评为“全国动手做”发明竞赛二等奖。
今天讲台上摆了什么新东西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发明创造也不例外,刁国斌时常会提醒女儿要多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其他家长接孩子回家基本都会问“今天老师上课讲了什么呀”“在学校有没有遵守纪律呀”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刁国斌通常问女儿的都是“教室里有几盏灯”、“今天讲台上摆了什么新东西”、“今天回家路上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等等。
2009年初的一天,逸君一家人在一起吃火锅,美味的食物在汤锅中翻滚着,很是诱人。不过在吃的时候,刁逸君发现,一会用汤勺一会用漏勺很是麻烦,如果能发明出一种勺子能够自如地舀汤或是舀菜,那该多方便。
一家人就在饭桌上开始研究如何发明出这种“菜汤方便分离勺”。经过反复实验,她把小半个漏勺放在汤勺右边,就像汤勺上的一朵花瓣。使用时,汤勺左边先下,让菜与汤一起进勺,向右倾提起来,汤就会从上面的漏勺里漏掉,只剩下菜。如果只要汤,就让汤勺上面的漏勺挡住菜,向右舀,就把菜隔离在勺外,而只舀到汤,多方便啊!一顿火锅成就一个小发明,一家人都高兴极了。
20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刁逸君和爸爸妈妈从外面吃过饭回家,在靠近小区的一段路上没有路灯,周围很是漆黑。这时走在他们前面的一个女孩突然摔了一跤,手里的苹果撒了一地。刁逸君一家连忙上前扶起女孩,原来因为路太黑,女孩没注意到路上有一块砖头,不小心被绊了一跤。回到家,刁逸君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幕久久无法入睡。她在想,如果有一双可以发光照明的鞋呢?
第二天一放学刁逸君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她找来了纽扣电池,三联开关,LED灯泡等工具,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了实验。
一天晚上,做完功课的刁逸君离开小伙伴家下楼时习惯性地跺了一下脚,楼道灯立刻就亮了,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却让她一下子想到了发光鞋的开关方式。刁国斌很快为女儿搜集来了各种电器配件,并指导女儿画好了电路图,至于组装,工具齐全长期实践的刁逸君早已轻车熟路,只用了不到一个礼拜的课余时间,便推出了全新发明——“声光控鞋”。就是在普通鞋上加上一个带开关的声光控电路,用两节1.5W的纽扣电池作为电源;并联两个电路,一组是串联一个光敏电阻、一个声敏电阻,用一个三联开关来控制两个并联电路,发光体为LED灯泡,灯泡后面有反光镜及灯罩提高照明亮度。白天时,光敏电阻是断开的,即使声敏电阻闭合也不会有电流通过。当夜里光线暗下来后,光敏电阻闭合,当有人喊一声或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时,声敏电阻闭合,就会有电流通过,灯就会点亮,并能延时1分钟,让人们很容易找到正在发光的鞋子,有足够的时间下床按下开关或上厕所。
一件成熟的发明不仅要实用,也需要美观,刁国斌看着刚做出来外形累赘的声光控鞋笑着对女儿说:“这样的鞋子穿着多难看啊,灯和鞋子必须要做成一个整体才行啊。”于是,刁逸君将电路设计在鞋底前端嵌入或是装在小绒布玩具中,缝在鞋面前端,既不影响照明效果又保证了美观。刁逸君这样评价自己的新发明,“白天不亮,晚上亮;无声不亮,有声亮;心想它亮,它就亮,方便节约还时尚”。
刁逸君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捧着完成的发明想象着别人因为用了它而避免了生活中的麻烦,每每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自己动手很开心
在爸爸的影响下,刁逸君不光喜欢留意自己周围的事物,还经常主动提出质疑。刁逸君的家有一个小院子,角落比较阴暗潮湿,经常有一些“小怪物”出没。那些“小怪物”身上覆盖着一层黏糊糊、亮晶晶的液体,像鼻涕,十分恶心,所以人们都叫它鼻涕虫。逸君查阅了资料,知道了鼻涕虫学名叫蛞蝓,是无壳软体动物,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是害虫。这些大害虫却引起了她的好奇,她问爸爸鼻涕虫最怕什么,刁国斌说:“听说鼻涕虫最怕盐!”“既然怕盐,应该也怕糖吧?”刁逸君又问道。刁国斌不置可否,让她自己做实验试试看。
说做就做,逸君先从角落里捉了两条鼻涕虫,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又拿来盐罐和糖罐。两条小家伙预感情况不妙,分别向两边爬去。刁逸君连忙舀来一勺糖,抖落一些在溜得快的那只鼻涕虫身上。可她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惨状,只见它先吓了一跳,停了约2秒钟,便继续向前逃跑。她加大剂量,把整整一勺糖一起倒在这条鼻涕虫身上,从头到尾撒了个遍!心想这下它应该“壮烈牺牲”了吧!可没想到它依旧毫发未损,把身上的糖抖了抖,继续逃生。看来,“糖衣炮弹”对鼻涕虫是没有杀伤力。
既然已经检验出糖的作用不大,看来要盐出场了!刁逸君舀来一点点盐,轻轻地抖落在另一只鼻涕虫头上,就像有人给它当头一棒,它立刻缩回头,蜷成一团,不停地在地上翻滚,痛苦地挣扎,到处乱窜。她又舀来一大勺盐,均匀地洒在鼻涕虫身上,白花花的盐粘了它一身,它又立刻缩回头,身体表面开始变得发白,腐蚀、融解,渗出了一些黏稠的液体,浓浓地粘在皮肤表面上。
刁逸君立刻跑到爸爸房间兴奋地说:“爸爸,我的实验证明了,鼻涕虫只怕盐不怕糖。”刁国斌抚摸着小女儿的头说:“你看,自己动手获得结论不是很开心嘛。”
2012年4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办以“走近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邀请刁逸君上台作经验介绍并发表主题演讲。2012年8月2日,刁逸君又一项发明自动防盗报警窗问世,这已经是她的第57项发明。
刁国斌在接受采访时说,每个孩子都是发明家,当您留意到你的孩子为一首乐曲全神贯注、对一本漫画书痴迷不已反复临摹、得意于将自己编的故事说给小伙伴听的时候,谁能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一个发明家、音乐家、画家、小说家呢?
责编/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