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人物画“传神”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印度般若佛学思想因素初探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期,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传神"理论,标志着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神"理论的形成,推动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在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固然有着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但佛教文化尤其是大乘空宗的般若佛学对其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为探索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全放牧养鸡,把牧草作为肉鸡生产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达到节约精饲料投入,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进行了试验.结果人工种草全放牧养鸡的饲养方式料肉比
试验比较了-磷酸硫胺素、盐酸硫胺素及苯硫胺素在肉仔鸡上的生物利用率.在缺乏硫胺素的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1.8 mg/kg、1.5 mg/kg水溶性硫胺素(前两种硫胺素)或1.2 mg/kg~1.5 m
不论从动画电影的画面构成还是从动画与绘画的联系来说,色彩都是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段,具有非凡的表现力。新时期国产水墨、剪纸、木偶动画电影中色彩往往暗示了角色的身份、地
<正> 广东东部,主要是东江流域和韩江流域,俗称为东江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这里设立了东江特委(简称东委,所辖约当今之惠阳、汕头、梅县三个地区),并在这里建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