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抢占新机遇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战勤保障新体系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及人员密集场所大量涌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也逐渐增多。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艰巨,对消防救援队伍的战勤保障工作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迅速调集力量,科学利用战勤保障力量,开拓新发展模式,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战勤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关联性、敏感性不断增强。消防救援队伍作为一支承担多种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力量,如果大火灭不掉,遇到险情处置不了,就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就灭火救援来讲,影响战斗成败的因素很多,其中战勤保障至关重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要求,着眼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全国各省市以此为据,建立了省市级的战勤保障应急救援队伍,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化了后援保障。
  (二)加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提升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着眼“大应急、大保障”的需求,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既涉及营房、装备、物资等“硬件”建设,也关系信息化应用、人员素质、灭火救援指挥等“软件”建设,还与政府建立的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机制密切相关,战勤保障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建立战勤保障体系,将推动救援力量、经费、装备和技术向基层一线倾斜,改善装备、技术的优化配置,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改变以往传统的保障模式,实现保障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是提升灭火战斗力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具体步骤。
  针对现代火灾和灾害事故呈现出的规模大、时间长、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等特点,消防救援队伍在执行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时,对技术、装备、物资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适应这一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必须为消防救援队伍合理配备各种装备物资,对各种保障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实施科学储备,机动保障,从而实现对灭火和应急救援作战现场不间断的有效的持续保障。
  二、当前战勤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是以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水平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全面保障、注重实效,全力推进。总结实战经验,战勤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战勤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近几次的大型火灾和自然灾害的处置情况来看,暴露出了战勤保障编制落实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应急装备物资储备、运输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战勤保障体系建成后,消防救援队伍虽然与交通、卫生、救护、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動机制,但是没有高效统一的应急救援集结机制和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缺乏用于实战的预案,更缺少大型的综合性演练,在处置紧急事故和自然灾害是仍然捉襟见肘,实战能力有待检验。
  (二)战勤保障队伍专业性不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战勤保障共工作涉及装备器材、生活物资和消防车辆,在处置高层、地下等规模大、扑救难度高火灾和重特大自然灾害过程中,物资、装备、车辆的科学应用尤为重要。各级配备的先进的车辆和器材装备高科技含量高,要求消防指战员必须掌握高科技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而我们绝大部分指战员都是大专甚至是高中文化水平,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无政策扶持,再受到每年老技术员退出的影响,战勤保障技术人员难以形成梯队体系,造成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驾驭现代化高科技装备,“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的问题相当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战勤经费保障机制不顺畅。
  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经费保障尤其突出。由于目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并未有政策和法律依据,甚至于部分单位尚未落实该项编制,只能依靠地方政府或领导的支持,因此,在经费上还未完全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另外,受各地区经济状况的影响,消防经费投入十分不均衡,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经费更是无从保证,甚至连正常的业务经费都无法满足。
  三、积极构建符合新形势、满足新职能的战勤保障体系
  (一)政策框架应分层、分级设定,理论支撑突出“实情”。
  提请地方政府出台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的法律和政策,各省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联合各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标准,对营房建设、器材装备、人员配备、机构职责、教育训练和保障行动等做出具体规定。作为政府处置社会重大灾害事故的中坚力量,推动各级政府将战勤保障建设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部门联商将建设、运行、日常维护、培训等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才能全面推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综合资源应系统全面整合,物力聚合突出“实用”。
  结合区域实际,对地区火灾等突发性灾害事故特点的认真分析,并充分总结历年来作战保障的实际需要,确定以指挥、宿营、饮食保障、生活保障、卫勤保障、供水供电、器材保障“七大模块”为主要支撑的战勤保障体系,构建“常备队伍与后备队伍相结合、专业化与协作化相结合”的社会联勤保障网络。将消防战勤保障纳入地方防灾物资储调体系,形成庞大的社会物资储备库,实现人、装、物等资源的联合保障,逐步推行根据不同灾害类型予以分类的模块化储备方式。
  (三)体系要素应依章,按规作用,职能发挥突出“实干”。
  按照“联合作战、联勤保障”的要求,结合可能发生的灭火和抢险救援等任务,从最困难、最复杂、最急需的条件出发,对消防战勤保障任务、对象、时限、环境等进行预测评估,修订完善不同任务类型、不同级别、不同专业区分的各类战勤保障预案,加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联勤。在日常训练中,创新事故排除、供液保障、供油保障、生活保障等实战操法,进一步细化岗位,按照保证每名战勤人员能够掌握多种保障模块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的要求,积极开展一岗多能专业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模拟实战演练,增强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和保障能力。
  作者简介
  王兆河(1988.0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德州市;消防二级指挥员,学历本科,单位:青海省海西州消防救援支队;研究方向:消防装备。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编: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81700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eal time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子宫颈癌患者NACT前后癌组织中NF-κB、P-gp的表达.结果 化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50.340±0.780、67.595±0.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
摘要:“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愈发的严格,而如今在食品流通领域,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而另一方面,随着如今社会物流产业开发的飞速进展,顺应趋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将会对这个产业的发展产生更有力的助力,这不仅对于冷冻农副产品,还对稳定农民收入和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超负荷量氯吡格雷时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64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300 mg组和600 mg组,2组各32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和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以及术后心肌呈色显像分级(MBG)3级获得率、ST抬高总和回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39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89%(78/392),感染112例次(28.5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目的 探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PI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碟脉灵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肝肾功能.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
摘要:为解决孩子用餐兴致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儿童群体需求,以儿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将儿童心理学与餐饮用品设计现状相结合,进行设计应用方法分析,完成对儿童餐具的创新设计,为当下的设计者如何将趣味化设计应用到儿童餐饮产品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化;儿童餐饮;设计;儿童心理学  引言  自2006年开始,中国进入第四波人口生育高峰。每年新增婴儿数量在2000至3000万左右。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钙、血磷、血红蛋白含量,用心脏超声检测并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射血分数(EF).结果 治疗组左室
目的 采用 Child-Turcotte-Push (CTP)及终末肝病模型(MELD)两个评分系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白蛋白(ALB)、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U)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比较两个评分系统.方法 97例肝硬化患者按CTP分级分为ChildA级36例(ChildA级组)、ChildB级29例(ChildB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和EB病毒(EBV)的IgM、IgA抗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组MP-IgM阳性16例(51.61%),MP-IgA阳性10例(36.26%),EBV-TgM阳性2例(6.45%),EBV-IgA阳性1例(3.
目的 探讨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抵抗(IR)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程的影响,揭示FINS、IR在BPH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60岁BPH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人选的117例BPH患者的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分组,再分别采用BPH相关评价指标前列腺体积(PV)、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