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春联》的文化美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唯一的一篇介绍春联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来教这篇课文,为孩子打开那扇“窗”,在学生面前呈现更广阔迷人的“春联”风景,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呢?首先我们教师需要追寻春联这一文化形式的芳踪,其次要有祖国文化的传承意识,继而才能更好地设计出适应学生思路,契合学生情路,以及符合教材文路的教案。下面我就谈谈个人对这篇课文的解读。
  一、意趣。文化散发的恒久魅力
  春联诞生之初就和我国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又以喜庆的色彩、祝福的话语、遒劲的文字、整齐的结构和精妙的构思赢得了百姓的欢迎和钟爱,从而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从早期的辟邪祈平安,到文人述志展文才,春联一直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与人文现象的表征,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理投射与碰撞。因此,浏览春联,就是了解风土人情的捷径。我从小读对联,好多内容早已忘记,但那鲜丽的画面感一直留存胸间,那对吉祥幸福的祈盼之情总催人奋进,大概就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感受吉祥意向”的教学设计如下:1.是啊,春联很美,它的内容中还有许多象征我们中国吉祥幸福的事物呢!2.你搜集的春联中还有这一类吉祥事物吗?学生说:玉兔毫光生紫气,金龙捷足人青云。时雨春风五羊献穗,尧天舜日百凤朝阳。马蹄踊跃驰千里,羊角扶摇上九霄……3.老师展示富含吉祥意向的年画:年年有余、花开富贵、喜鹊登枝……4.年畫左右两边再配上应景春联。5.师述:这些事物借用谐音等手法,传达中国人特有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顺意的祈盼。6.诵读积累欣赏。
  二、传承。语文学科的价值追求
  春联只是华夏文化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小葩,却能在演变中逐步发展出鲜明的特色,是多少文人付出的智慧与结晶啊!可如今在繁忙的社会中,这项从前每个读书人都应具备的“对对子”的基本能力已逐渐消失。虽然过新年春联的买卖市场仍如火如荼,但只是将内容从书上或网络上誊抄下来,书写于红纸之上。说到创作,如今只能在专门的研究机构或淳朴的乡间寻得这项文化的轨迹,令人无奈。事实上,不论是保存文化,还是发扬民俗,春联都是一项值得珍惜的文化财产,需要我们共同传承、推广、振兴。
  语文学科对于春联这一文学形式的传承自然是责无旁贷。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内容相关。只有把握春联的格式,才能写出好对联,才能展现春联的内容美、形式美和音韵美。
  这些不正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对锤炼字句的高层次追求吗?所以学习春联本身就是语文的实践活动,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大语文”训练。
  例:咬文嚼字感悟文字妙
  《春联》文中以一联为例,详细解析了对仗的特点。不过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理解“对仗”这个知识点,而要积极创设情境让生学以致用。我引入练习七中的“风拂千条柳,雨口万朵花”习题,让学生讨论方框内填个什么字最恰当。
  学生交流:打、沐、润、落、淋、湿、洗……
  再问:在这些字中,选哪一个最好呢?为什么?
  生1:“润”是滋润、润泽之意,和上面的“拂”相称,都表示动作。春天的雨是轻柔的,细如牛毛,滋润着大地万物。杜甫就写过赞美春雨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2:“洗”和“湿”说得太直白,缺乏美感;“打”和“淋”太暴力,和上面的“拂”不相称;“落”把花瓣都打落了;“沐”字用在这儿,感觉雨水太多,花儿会被淹的……
  生3:我觉得“吻”不错,拟人化,春雨本来就很多情。(生笑)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读、思、议、读”的活动,学生对春联对仗特点了然于胸。
  带着大语文的“情怀”去教学《春联》,作为这段“旅程”的向导,我们老师理应努力把学生的眼界引向更高处。
  编辑 姚思雅
其他文献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
对运行的凝汽器铜管抽管检查发现管内壁出现了有规律的、与铜管轴向成一定角度的交叉条纹状损伤.上述条纹状损伤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扩展趋势.通过对铜管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将语文阅读教学概括了以下几个字:读、品、说、悟、写。  一、先说“读”  人物不同,语气不同,自然达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那我们在一堂课中“读”该如何体现呢?语文特级教师朱老师做了一节示范教学,他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轮读课文,逐人逐句从语气、语速这些朗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导、示范。整节课他并没有借助背景音乐幻灯片,只有黑板和一本书,但达到的
在数学课本中有许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故事,它们的呈现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对于这些数学故事,我们教师的态度是熟视无睹,不认为它们会对数学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实不然,近些年来,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数学史的内容,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展开型,显性融入  初中数学课本上的史实故事的呈现方式并不相同,有的数学故事是把知识的发现过程整个展开来叙述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数学知识产
一、思维的系统性——解析文本架构,理顺内在逻辑思维品质的系统性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脉络、由来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表现在英语阅读上就是学生能
目的探讨声动力靶位药物传输辅助治疗复治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采用HRZE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
【正】一、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