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转换函数方法之典型震例及数模对比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换函数零线等值图在2003年新疆伽师-巴楚ML7.0地震前密集交汇,震后开始发散,进一步证实了地磁转换函数方法对预测地震的有效性。同时,为适应全国地磁台站的记录数据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对模拟数据和数字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转换函数计算结果两方面进行了对比,为下一步使用数字化数据计算转换函数进行地震预测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考查了1900~2001年中国大陆不同活动地块浅源强震分布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并讨论将其应用在地震趋势预测中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陆西部的天山、祁连 柴达木、羌塘 拉萨及川滇地块的强震活动(MS≥7.0)和大陆东部的中朝 鲁东黄海地块和华南地块东边界(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半段中的强震活动(MS≥6.0),大多数(70%以上)发生在地球自转加快的年份中;大陆西部滇东 滇西地块的强震活动(MS≥
应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06年2月4日至4月3日发生在温州珊溪水库地区ML≥2.0地震的平均波速比。计算使用高质量的数字地震记录,在较强地震前观察到持续的低值异常现象,在时间分布上出现较明显的异常过程:下降—持续异常—回升—发震,分析表明异常变化结果可信。
在水平层状含水层(一维)模式下,根据含水层应力与井水位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利用华北地区40多口深井水位动态变化资料,探索研究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状态。即水位上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