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比索洛尔治疗CHF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比索洛尔观察组36例和常规对照组31例。比索洛尔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从1.25mg/d开始,能耐受者每周递增1.25mg,达到5mg/d后,每月递增2.5mg,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耐受情况,逐步调到自身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10mg/d;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12周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36例中,显效21例(58.33%),有效13例(36.11%),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31例中,显效8例(25.81%),有效13例(41.94%),无效10例(32.25%),总有效率67.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化验均无显著变化。在药物递增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乏力2例,减量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CH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CHF;比索洛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102-02
  
  近年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较高,预后差。研究表明[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长期激活可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功能恶化。β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造成的各种不良反应,改善心衰预后,目前已成为CHF方面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为探讨比索洛尔在治疗CHF方面的临床疗效,我院
  2007年4月~2009年3月对36例CH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67例CHF患者,男39例,女28例;年龄38~77岁,平均56.5岁;病程1~8年,平均3.5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33例,Ⅳ级15例。其中冠心病24例,风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气促、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绀、水肿、肝肿大、双肺湿啰音等症状,结合病史、胸片、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按随机分配原则将67例CHF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31例)和比索洛尔观察组(36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德国Merck公司生产,商品名:康可,每片5m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20448;批号:37620-01),从1.25mg/d开始,能耐受者每周递增1.25mg,达到5mg/d后,每月递增2.5mg,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耐受情况,逐步调到自身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l0mg/d。12周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率(HR)、血压(BP)以及心功能变化,同时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脏X线片、心电图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咳喘、呼吸困难、发绀改善,水肿及肺部啰音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有效:咳喘、呼吸困难、发绀改善,水肿及肺部啰音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病情无好转或加重。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36例中,显效21例(58.33%),有效13例(36.11%),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31例中,显效8例(25.81%),有效13例(41.94%),无效10例(32.25%),总有效率67.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化验均无显著变化。在药物递增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乏力2例,减量后均恢复正常。
  
  3讨论
  
  CHF是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CHF患者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增强是加重心肌重塑和促使心衰恶化的重要因素,早期代偿可维持心排出量和重要器官的灌注,但是,持久的SNS兴奋性过度增强则会对心脏和外周循环产生不良影响。SNS兴奋性增强以及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对心肌有直接毒性作用,激活RAAS;减弱心肌β受体的反应性等因素使CHF患者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导致心室重塑。心室重塑过程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则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性心肌损害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因此,治疗CHF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防止心室重塑[3]。
  比索洛尔是新一代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性作用[4]。本研究对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36例CHF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比索洛尔作为第三代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机制在于:①减慢心室率;②减少心脏耗氧及左心室作功;③上调心肌β肾上腺能受体,使受体密度和反应性增加;④防止循环中儿茶酚胺过度升高,并能对抗其毒性作用;⑤膜稳定作用;⑥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
  由于比索洛尔对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故治疗过程中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及心功能等变化。笔者体会,CHF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首先要把握正确的时机,即在使用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病情稳定、无水钠潴留时开始使用[5];其次从极小剂量开始,在患者能耐受原剂量的情况下,谨慎而缓慢地增加剂量至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
  总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药,可进一步降低CHF的病死率,并改善症状。
  
  [参考文献]
  [1] 李霞,王锡田. β受体阻滞剂与心力衰竭[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 23(1):19-22.
  [2] 陈灏珠. 心脏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73- 1277.
  [3] 潘晓群,庄宇亮. 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5,4(5):435 -436.
  [4] 王芳,李一石,胡大一,等. 比较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6,22(4):243.
  [5] 吴学思. 正确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J]. 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6,34:769.
  
  (收稿日期:2009-09-04)
其他文献
采用超声辅助法探索苦豆籽粕中总黄酮提取条件,并考察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苦豆籽粕中黄酮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为:25倍量的70%乙醇,60℃提取2次,每次30 min,总黄酮提取
目的:探讨两种灌肠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以寻找能够简化护士操作程序,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将入院的需进行小剂量保留灌肠的患者按住院顺序随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4月17日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
报纸
<正> “数学通报”1980年第1期“立体几何中一些截面图的作法”一文,讨论了某些截面图的作法和形状。本文将对长方体的截面形状究竟如何进行数量分析,并对结论用空间解析几何
支链氨基酸(BCAAs),即L-异亮氨酸、L-亮氨酸和L-缬氨酸是高等生物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药物合成的中间体。饲料和制药行业对支链氨基酸的需
分析影响辊式磨粉磨的因素及其关系,合理匹配控制参数,达到节能节电目的,对今后辊式磨的操控具有指导意义。
采用固相共混方法将六方氮化硼(h-BN)和碳化硅晶须(SiCw)作为导热填料对单醚酐型聚酰亚胺(PI)模塑粉进行改性,然后通过热模压工艺制备PI导热绝缘复合模压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
作为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产物,大数据的诞生使数据处理的精度与广度全面提升,由此引发的数据处理方式的变革将影响众多相关行业。文章以面对大数据机遇为思考背景,通过
基于科研平台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研能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成果能够巩固科研的基础,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在高水平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