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核电站引发对中东核未来的担忧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阿联酋消息不断。在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个惊天新闻背后,该国国内经济和科技的一系列进展也足以引人瞩目。7月20日,该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也是阿拉伯国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8月1日,在经历十余年等待、三年延期、预算超支逾40亿美元情况下,该国巴拉卡核电站启用,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近日阿联酋水电公司又宣布已完成阿布扎比一座光伏发电项目的招标工作,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发电站,与巴拉卡核电站一样,也是该国为“告别最后一滴油”、实现能源多元化所做的准备。有报道称,该国还将建设第一座垃圾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结合的电站。
  8月1日启用的是巴拉卡核电站四个反应堆中的一号机组。如果全部反应堆一起运营,核电站装机量将达到5600兆瓦,可以满足阿联酋1/4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碳排放2100万吨。巴拉卡核电站的投产标志着阿联酋正式加入全球核能俱乐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称其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阿布扎比王储扎耶德也自豪地宣称“在和平发展核能的道路上翻开新篇章”。但资深核能专家指出,新核电站的落成将为这片土地埋下“多重风险”——从项目安全隐患、核扩散可能,到地区竞争对手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及其对地区稳定的破坏。

石油出口国谋求多元化发展动机


  阿联酋是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生产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1/3。2019年该国原油出口额达到500亿美元。化石能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也拉动了阿联酋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内的高速增长。但正如阿布扎比王储提出的问题所示:“50年后,当我们只剩最后一桶油,并且它被运往国外时,我们是否会感到伤心?”
  的确,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类的发展观已经发生深刻转变,逐渐认识到长期过度依赖化石能源而造成的过度排放、环境恶化等问题。2020年石油价格的暴跌也暴露了化石能源市场正发生着剧烈变化。一些国际机构和能源专家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已接近节点,对石油的需求在达到峰值后将进入平台期,高油价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中东产油国越来越多地形成共识:单一依赖石油的经济之路是不可持续的,系统依赖石油的发展模式恐将扼住国家命脉。因此,多元化发展是中东国家应对石油枯竭时代的未雨绸缪,更是其谋求国家经济转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东地区不乏依靠石油发展起来的国家,但其持续繁荣却不能仅靠石油,需要建立多元的经济体系。但替代化石能源的并不仅仅是核电。从成本角度考虑,数据显示到2012年巴拉卡项目动工时,太阳能和风能成本已急剧下降。据分析,自阿联酋公布其核能开发计划的2008年至2019年的十余年间,太阳能光伏成本下降了89%,风能下降43%,而核能成本却上升了26%。海湾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日照资源,而开发核能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突出,因此有专家质疑,阿联酋开发核电是否别有企图?事实上,核能除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容小觑外,其战略意义更加深远。换言之,从战略上说,一旦拥有核技术,一个秉持中立、平衡外交的国家,是否有可能迅速转变为地区冲突的积极干预者?

核能项目安全成广泛关切


  针对如上质疑,阿联酋核能公司(ENEC)發表声明解释说,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能保障连续发电,无法满足需求。但巴拉卡项目安全技术是否可靠,又是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有英国资深核咨询专家认为,巴拉卡反应堆在安全方面的设计并不过关。该专家在其撰写的一份报告中详细介绍说,巴拉卡反应堆缺乏关键的安全设施——用于组织堆芯熔化的“堆芯捕捉器”,也没有第三代深度防御加固装置,以保护反应堆避免因遭受导弹或战斗机攻击而造成辐射泄漏,而上述两者早已成为欧洲新核反应堆的“标配”。对此,阿联酋当局表示,自2010年以来,已累计邀请并接待过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等机构的40多个国际考察团,能够保障巴拉卡核电站技术安全。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是中东的土壤是否适合发展核能源。中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缘政治极其复杂,各种危机多发,有统计表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遭受的空袭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区都多。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遭到18架无人机和七枚巡航导弹的袭击,这一袭击曾暂时削减了沙特逾一半的石油产量,进一步暴露了阿拉伯半岛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一旦在巴拉卡发生事故,放射性污染必然会从阿联酋扩散到邻国。有专家指出,甚至没有任何区域议定书来确定责任。

中东核未来引发多重担忧


  阿联酋政府声称,其防空系统能够拦截任何针对其核设施的袭击,且表示阿联酋对和平发展核能有承诺,并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大会的“核安全行动计划”,言下之意是国际社会应安心对待该国的核计划。
  但巴拉卡核电站毕竟使阿联酋成为中东地区的第三个“拥核”国家,此事非同寻常。中东前两个“拥核”国家是被认为已经实际拥有核武库的以色列和引起核危机的伊朗。鉴于该地区的特殊地缘政治局势,巴拉卡核电站启用引发了人们对中东核项目的多重担忧。
工作中的巴拉卡核电站雇员。

  一是担忧在民用能源掩护下研发核武器。事实上,在阿联酋巴拉卡核电站投入使用的当下,土耳其、约旦、埃及也有建设核电站的计划,沙特阿拉伯则正在首都利雅得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建设第一座核研究反应堆。虽然沙特和阿联酋一样强调其开发核能的目的不会超出建立民用能源项目的范围,但沙特却尚未正式宣布放弃发展核武器。目前引发世界关注的伊朗核问题,起点也源自20世纪50年代伊朗对民用核能设施的建设。
  二是担忧中东各国的秘密核计划引发地区局势的“核裂变”。伊拉克的秘密核设施在美国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期间被发现并拆除;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指责其违反核不扩散条约后,直到2002年才公开承认核设施存在;而其他诸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叙利亚等国家也有秘密发展核项目的历史。因此,世界普遍担忧阿拉伯半岛在默默变成核区域后,突然爆发严重后果。
  三是担忧核能开发引发核军备竞赛。沙特王储表示,一旦伊朗获得了核武器,沙特也打算获得核武器。沙特的核追求野心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时该国与海合会其他成员国希望在一项联合计划的框架内寻求发展核能的选项。沙特已将其核计划纳入国家2030愿景之中,理由也是为使国家经济发展摆脱单一的石油资源路径。人们担心,以色列已在美国默许之下树立了一个缺乏核透明度的负面先例,中东地区是否会出现基于所谓“震慑”的核军备竞赛,成为引发核战争的导火索和“马前卒”,甚至导致世界性危机?
  在当前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中东地区核扩散趋势上升的背景下,上述担忧不无道理。
  (作者为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6月28日,即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开幕当天,经济总量之和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两大区域组织——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宣布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备忘录。在“开放、公平、可持续”的基础上,双方在自贸协定的传统关税减让内容之外还就政府采购、贸易便利化、卫生检验检疫以及知识产权等多领域达成共识。欧盟—南共市自贸协定一旦生效,南共市成员国出口欧盟的部分农产品关税将被取消,出口
2019年5月11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庆祝赢得大选。  5月11日,南非选举委员会宣布,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赢得了今年的国民议会选举和大多数省级立法机构选举,现任总统拉马福萨连任。尽管非国大成功维持其执政地位,但此次大选凸显出了南非复杂而纠结的政治格局。非国大胜不足喜  南非的总统和议会不是由直接选举产生,政党赢得的票数决定了该党有多少代表被派往议会,同时得票最高的政党的领导人成为总统。今年的
印度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超过市场预计的7.4%至7.5%以及去年第四季度的7.3%。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经济扩张速度超过预期,使得下周印度央行的再宽松政策压力有所减轻。今年4月份,印度央行宣布降息至五年新低水平。印度经济近期存在很多问题,银行坏账率处于15年新高,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而且私人投资疲软。4月份印度通胀率升至5.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出的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时,李克强指出:不管谁当选美国总统,虽然中美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但会一直前行,我对此持乐观态度。特朗普总统当选以后,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通了电话,两国元首都表示要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特朗普总统和美国新政府的
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警察开枪击伤一名29岁黑人男子布莱克。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显示,当天下午,当布莱克走向汽车驾驶座、打开车门准备上车时,被身后跟随的两名警察抓住衬衫,近距离向其背部至少开了7枪。有消息说警察当时接到报警,前来处理一个家庭事件。8月25日,布莱克家人律师本杰明·克鲁普说,布莱克处于瘫痪状态,如果康复后能走路“将是一个奇迹”。  事件随即在当地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并使已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以“全球性大国”的姿态筹谋和施展外交,在周边外交等方面越发强调进取有为,尤其是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强化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地区的互联互通。应该说,“互联互通”已成为理解中国周边外交变革和未来趋势的核心理念之一。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强化自己的硬实力、软实力,也需要将获取更大的“联通力”(connectivity power)作为外交政策
近期,伴随整体关系的下行,中美两军关系也出现剧烈震荡。美军大幅加强在南海和台海周边的军事部署和行动,并拟于11月在南海及台湾海峡进行大规模武力展示。此前的5月23日,美国国防部以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为由取消了对中方参加2018年“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的邀请。9月20日,美国借口中方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对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该部负责人实施制裁。中美是否已经陷入一种愈演愈烈的军事竞争?两军关系
2019年8月23日,安倍晋三在东京羽田机场登机,赴法国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坐二望一  2019年8月23日,星期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日程安排颇为紧张。他先在首相官邸接受了记者采访,谈及目前日韩关系、中东局势、日美贸易谈判、即将召开的七国集团(G7)峰会、峰会期间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等问题。随后他前往羽田机场,携夫人安倍昭惠登上政府专机,经过10000公里飞行,抵达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并在
据外媒近日报道,英国政府计划投入一亿英镑,在未来十年内消除英国国内的流浪汉现象。  据报道,该方案日前已经启动,为精神病患者、家庭暴力受害者和结束服刑人员等流浪人员提供帮助。英国社区与地方政府事务部大臣表示,计划采取三管齐下的方法,包括预防、干预和恢复。主要重点是通过提供策略性协助,从根源上避免民众变成流浪汉,约有6000人可立即接受专家协助。其中,3000万英镑将被用来為流浪汉提供在药物滥用方面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以此为契机,中日做出努力,推动关系改善,让两国关系重新走上正轨,并就两国如何深化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在2018年10月26日安倍首相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52份合作协议,就货币合作、金融合作、在第三方合作等达成协议,此举被认为中日关系进入一个合作的“新时代”。除夕夜,东京塔首次点亮“中国红”,安倍首相录视频用中文向华人祝福春节,祝愿两国关系取得新发展,这是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