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能否颠覆金融科技?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联盟纷纷成立,但技术标准缺乏,监管层态度不明
  如今,区块链被誉为金融科技中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各跨国金融机构纷纷通过组建区块链联盟的方式,开展区块链研究与开发应用。
  3月28日,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4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欲借助区块链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解决在保险业征信方面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这些机构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成立区块链数据共享联盟。
  2月28日,包括摩根大通、微软、英特尔在内的30多家公司组建区块链联盟。2月26日,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上海)正式揭牌成立。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20多个国家正在投资区块链技术,90多家中央银行加入了区块链讨论,百余家公司加入了区块链联盟。在过去3年里,区块链的风险投资超过14亿美元,产生了超过2500个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
  区块链似乎真的来势汹汹。作为近年来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中国的区块链目前发展到什么阶段?与国际发展水平是否有差距?
  区块链多数未进入产业应用领域
  区块链诞生自比特币。自2009年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类比特币的数字货币。此后,各国展开了对区块链的研究。虽然对于区块链的定义,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是区块链“不可篡改”“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等特质基本得到认同。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认为,区块链是基于密码学技术形成的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它的本质是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集体维护一个可靠的数据库的方案。区块链对产业转型、征信、金融学及金融业,以及数字货币的发行、支付等工具和形式,还有风险管理以及金融监管等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将区块链的应用演进路径大致划为三个阶段:1.0版本是可编程的支付,可应用于数字货币、支付领域和跨境领域、小额借贷等;2.0版本是可编程的交易,股票、债权、年金、私募股权等;3.0版本是可编程的社会,应用于博彩、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这三个版本不是依次实现,而是正处于三个版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不少机构在布局研究区块链,但大多数还是仅从技术视角理解区块链,并未进入产业应用领域。
  国内外纷纷成立区块链联盟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在上海保交所邀请9家保险机构参加、搭建10个节点的小型联盟链中,各家保险机构分别作为交易及验证节点,保交所作为管理节点。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技术验证的成功,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业的实践运用迈出重要一步。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区块链研究加速发展的一年,各国政府、大型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对区块链进行研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力求能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与区块链相关的创业公司和企业超过77家。例如,万象控股的区块链研究室,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区块链联盟,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等13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均受到业内关注。
  在国际上,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对区块链也投入颇多。IBM不仅在新加坡设立区块链创新研究中心,还联合微软组建了由70多家顶级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所组成的区块链联盟——R3联盟。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调查显示,2016年区块链在经济领域已获得13.5%的使用率,达到早期开发阶段。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区块链从提升到应用的路还很长,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就好像研制新药,理论上可以治病,但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临床试验。区块链目前就处于这个试验阶段。我们需要探索创新,同时也要保持理性与谨慎。虽然英美等国在区块链的研究与鼓励上力度比较大,相对比较领先,但国内与其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前段時间区块链的话题在国内有些过热,容易出现泡沫”。
  安全性、成熟度均成挑战
  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产生不容易预测到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
  孟添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实际上区块链的真正应用在全球都不多见,在比较普遍的应用中,能举得出的例子只有比特币,但比特币也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个方面而已。”
  区块链正处于概念和理论的高峰期,还未大规模正式应用,目前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孟添认为,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与成熟度都有待检验,技术标准缺乏,没有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来验证,此前出现了一些应用安全问题的案例。同时,监管层的态度尚不明朗,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支持与引导的区块链,还缺乏“强力推动者”。此外,区块链的应用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共享、运营等一系列内容,可能与现行的部分法律存在冲突,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据统计,2016年国内区块链2.0应用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64%,区块链3.0应用则占30%。预计到2018年,区块链2.0应用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68%,区块链3.0应用则占27%。
  孟添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预测,如果区块链率先在上海实现应用,可能会用在电商或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的信用管理系统、确权与存证方面。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今年基于私有链或者小范围的联盟区块链应用将会不断涌现,但真正基于公有链的产业区块链应用进展将依然缓慢。
其他文献
地方“落后”条例亟须修订  2007年5月,江蘇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当年9月,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重新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下称《条例》)并向社会公布。10年过去,江苏省人大对这一“倒逼流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严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是“根本好转尚有差距”但“太湖水质持续向好”。  然而,全球最为密集的纺织业生产基地江苏盛泽却因《条例》制约陷入了看似无解的“怪圈”—
“Happy Halloween!”10月的最后一天,乐视网前董事长贾跃亭云淡风轻地在社交媒体祝福大家万圣节快乐。  他没有对国内的大麻烦进行回应。  就在同一天,多家媒体报道称,参与乐视网IPO审核的多位发审委前委员近期被调查,这些委员被指包庇2010年乐视网(300104.SZ)IPO审批时涉嫌财务造假行为。  已经一地鸡毛的乐视再次上了头条,但这一次外界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贾跃亭何时回国”或者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能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数学课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
期刊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这个突破口上,中国联通作为先锋队已然出发。  8月20日晚,中国联通(600050.SH)连发27条公告,将价值约780亿元的混改方案公之于众,打响央企母公司混改第一枪。  自去年9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一批混改试点以来,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引发各种猜想,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这当中有哪些关键性细节值得关注?参与各方所图为何?在三大运营商中业绩垫底的联通又能否借此打赢“翻身仗
“海澜之家”这家成立20年的服装品牌,在重金聘请印小天、杜淳和林更新等一系列当红小生为代言人后,再加上强大的广告攻势和独树一帜的“轻资产模式”,在全国大中小城市里迅速攻城略地、遍地开花。  截至今年6月末,“海澜之家”开业的系列品牌店达5491家,其中“海澜之家”品牌4376家、“爱居兔”品牌827家、其他品牌288家。  这家在全国范围内疾速跑马圈地、加紧布局扩张的服装企业,通过借壳凯诺科技实现
目的周围剂量当量仪研制是根据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39号报告推荐的周围剂量当量而设计的一种数字化智能型辐射防护仪。方法采用能量补偿对探测器进行能响校正。结果补偿结果使得探测器在47~230keV与ISO推荐的H*(10)/Ka值误差在5%以内。本文重点描述了周围剂量当量仪探测器部分的工艺结构和剂量学性能以及电子学测量部分的主要功能。结论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初步获得的结论是由于该仪器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