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的教学方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m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C语言》是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专业综合理论考试中占有很重要的分值,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对C语言学习和掌握的数据结构、算法、编程技巧将会转移到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之中。本文总结了一套立足于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程的优化教学思路和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对口单招;C语言;教学方法
  一、形象比喻法
  在C語言的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也逐步加大,很多问题按照课本上的讲解很难理解,对于这些难理解的问题我通常举些形象生动的例子加以讲解。例如:函数调用中的值传递和地址传递,前者为单向传递后者为双向传递,我在讲解时打了一个比喻,所谓值传递就是值的复制,就像把我房间里的东西复制到你的房间,你在自己的房间里处理这些东西以后,我房间里的东西并没有变化,所以称之为单向传递,仅是我传给你数值,而你没有把处理数值后的结果传给我。所谓地址传递就是地址的复制,就像把我房间里的门牌号码和钥匙复制给你,你拿着钥匙到我房间里来处理东西,我房间里的东西当然会发生变化,所以称之为双向传递。类似的比喻还有很多,例如用“往返跑”解释循环,用一瓶牛奶和一瓶果汁解释两个数的交换。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例子讲解使学生对酶涩难懂的概念加深了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比较异同法
  例如在介绍C语言自加自减功能时,假设有程序:
  Main( )
  {Int i=5,j=5,P,Q;
  P=(i++)+(i++)+(i++);
  Q=(++j)+(++j)+(++j);
  Printf(“P=%d,Q=%d,i=%d,j=%d”,P,Q,i,j);}
  程序结果却是P=15,Q=24,i=8,j=8。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因为这里产生了有关自加自减运算副作用功能。对P=(i++)+(i++)+(i++)而言,应理解为三个i相加,故P=15。然后i的值自加1三次,故i=8;对于Q则不然,Q=(++j)+(++j)+(++j)应理解为j先自加1三次后值为8,三个8相加后值为24,j的最后值为8。
  从以上程序段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区别,i++(在使用i之后,使i的值加1),++i(在使用i之前,先使i的值加1),这样一比较,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
  三、图表分析法
  循环次数的求解,特别是双重循环和三重循环的求解,既是循环结构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多采用“手算”模拟计算机的计算过程来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浪费了时间还容易出错。一遇到此类题干脆放弃。经过分析、探讨,我采用了一种图示分析的教法。此法画起来简单,不容易出错。
  典型例题:写出运行结果:
  Main
  {Int p=1;
  For (i=1;i<=5;i++)
  { p=p+1;
  For (j=1;j<=i; j++)
  { p=p+2;
  FOR(x=1;x<=j;x++)
  {p=p+j;
  }}}
  Printf(“%d\n”,p);}
  分析:若循环次数固定,则直接采用各层循环次数相乘,但本例题中各循环次数不固定,则需要各层加以计算。二重循环变量j终值取决于i的值;三重循环变量x终值则要取决于j的值。
  各层 各层循环各变量取值情况表
  画出如上表格:
  第一层:5次;第二层:15次;第三层:35次。
  从图表中得知:各层循环次数为各层循环变量取值变化的次数:
  在i层的取值:=i层循环次数*1=5*1=5;在j层的取值:=j层循环次数*2=15*2=30;在x层的取值:因为总是加第二层变量B的值,所以其计算公式为:p=1+1+2*2+1+2*2+3*3+1+2*2+3*3+4*4+1+2*2+3*3+4*4+5*5=105;p的最后取值为初值+各层取值等于1+5+30+105=141。
  运用了表格,只要理顺各层关系,算起来得心应手,再变形再复杂的题也难不倒了,而且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四、上机辅助法
  第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进行实践课程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只听不练根本达不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
  第二,上机实践,加强容易被忽略细节的教学。C语言虽然说与自然语言和教学语言十分接近,但在实际中却存在着许多“细小”的却又十分严格的差异。由于它的细小,常常不能引起注意而被忽略。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加强理解形成较强印象。
  程序设计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根本规则,更要切实提高其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算法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和实验环节,才能引领越来越多的初学者走进程序设计的殿堂。学生熟练掌握好C语言可为今后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芦艳芳,赵爱玲.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电子科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海玉.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析.太原:财政税务专科学校,2006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因此,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
在提出图书馆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职能的基础上,指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进一步论述了如何通过对活态知识的采集、整理、传播,保护好非物质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面临诸多困境,而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文精神又尚未形成,人的精神世界莫衷一是,茫然而且混乱.理论界的探讨十分重要,中国教育的现状
面对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震撼着人们的思想、心理,像一双刃剑,既带来了福音,也带来了灾难,一个人应选择什么样的人格模式?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谁就走向成功.作为教师根据自
简述了图书馆服务体系和馆员素质的现状,以浙江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在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体系和提高馆员素质的相关问题。
生态失衡问题导致的生存危机引起了人类的深层反思.西方机械自然观与人类中心论是当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而注重秩序与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