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师资建设简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引路人。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的的,同时高职学生也具有其典型特征。因此高职教师的素质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必须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精神 以身作则 热爱学生 不断学习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的的,高职学生也具有其典型特征:入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意志比较薄弱,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高职教师的素质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高职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的职业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魅力是通过教师的人格体现出来的,良好的职业精神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职业精神指与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教师自身职业特征的一些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从面上来看,教师的职业精神在其职业生活中最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职业作风,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职业精神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职业态度和综合能力上。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等都是教师人格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师德的最好体现。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教学上。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并且通过自己的讲解分化难点,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对自身的教学不断改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教师,我们要以陶行知先生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信念,无私奉献。
  二、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无德无以为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兴趣是受其情感支配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会转移到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上。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主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素质和修养,如:思想品德、情感、知识水平、各方面的能力、人生价值观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而学生所钦佩的教师将得到学生的爱戴,并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人格魅力,令学生钦佩,而且要以高尚的思想境界、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行为表现,影响和教育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塑造好自己的形象,以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热爱学生,用心培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最好体现。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对教师来说,真正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是真正的神。而要成之为神,又谈何容易。它需要有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灵魂,它还需要耐心和真诚,它更需要一点一滴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花10年的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了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这倾注了他多少的心血。当然教师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为社会认同的成功人士,但教师能用爱心和耐心唤醒朦胧的心灵,使学生逐渐成长。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那些在班级里由于某种原因被边缘化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更加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一种无私的师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学生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关怀的话语,从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中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这种师爱是师生交流的感情基础,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与激励。教师也会在对学生的关爱中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模式,为更好地教学打下基础。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多一些关心、多一句表扬、多一点鼓励,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各方面关心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获得学生的信服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有一定的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曾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因而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扎扎实实地学习相关知识,精益求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这些正是师德的重要的体现。
  教师是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知识的传授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它包含着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身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要以无私的精神投入教学中去,用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用我们的爱引领学生,用崇高的人格感染学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让美好的人生在教育事业这面火红的旗帜下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黄力生.福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1999,(2).
  [2]卢乃桂,陈峥.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与教师领导[J].复旦教育论坛,2008.
  [3]王丽霞等.高职院校行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l0,4.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渐部署落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渐变得紧密起来。“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缓解了我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压力。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贸易格局 经济贡献  发展中的国际贸易格局  在“一帶一路”战略的影响下,我国整体的国际贸易贸易格局较之前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惠互利政策建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