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核心素养、应对方式对学业挫折感的影响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t398896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学业挫折感的影响,并考查核心素养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青年学生学业挫折感问卷”“青年学生核心素养问卷”“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8个省市的1556名本科生实施调查,得出结果如下:一是大学生学业挫折感与抗挫折心理能力、核心素养、应对方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二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学业挫折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应对方式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三是核心素养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学业挫折感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这是一本执意向暴力告别的小册子,non-violence(非暴力)将是它的主题及最底限,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一切,都是和任何形式的暴力站在完全不同立场上的。非暴力将是我们不断继续下去的一种生活实践,它的意义不在于停止暴力,更为深刻的则是尊重所有的生命。而我们选择素食作为这一生活实践的开端。手册里的几篇文章是记述了关于素食主义的不同内容。  要告诉大家的是,其中一些内容来自国外的书籍和网络,而
摘要:采用扎根理论,从我国高校学科交叉和科研人员的角度,通过对文献和深度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学科交叉的激励机制,构建了“持续制度优化下的内生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的学科交叉融合激励机制”模型,即要提高学科交叉的认可度,形成以获得学术共同体认可为目的的内生激励机制;要加大增量资源投入,形成以增量投入为导向的外部激励机制;而且要进行持续的制度优化,构建精准的学科交叉组织支持激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