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高职学生头脑的路径分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与关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47-01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于2016年6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对四川文轩职业学院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本次设计问卷120份,发放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共设置15道多项选择题,主要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发现,当问及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有80%选择了解,但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时,仅有5%能完整勾选出具体内容,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都是漏选和错选,未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选择了解途径时,选择通过课堂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的占到65%,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文章获取相关知识的只占到总数的12%,从中可以看出课堂学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中,教学大纲一般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但问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例如:扶老人,厉行节约等,大多数学生对这类行为表示赞同,并承诺自己也会实践,对炫富、购买奢侈品等行为大多数学生表示不赞同。
  从上面这份调查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有明显的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实践中,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很多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学生本身的理论基础知识也很薄弱。思政课理论和社会正能量、社会实践的融合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升华到理论层面还需思政课发挥阵地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阐释。
  一、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
  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中占据着特殊地位,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繁荣的支撑,教师切实负担起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责。
  思政课老师对教材的解读程度,直接关系到怎样对学生传道授业。思政课老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比,教师的教学方式差距很大,往往在教学后得到的学生评价也参差不齐,这给思政教师带来了教学实践的压力,尤其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更需要因材施教。激发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载体解读教材,转化成他们易于接受的东西,并转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宣讲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认为这类课程是紧张的专业课后给他们学习带来的“小插曲”,更是一门寓教于乐的必修课程。思政教师应该采取互动式情感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师自我学习,学校组织集中学习等。学生还喜欢带有视听说类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播放短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的一些真人真事自己在心中树立价值观,观看后教师及时总结理论,并向学生抛砖引玉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这类事迹的讨论,真正将一些社会现象升华为理论知识。总之,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吸收发挥着很大的影响。
  二、针对实际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生头脑,需要创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包括:一:改革考试方法。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一般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效果不太明显,这类开卷考核应该转向以注重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将平时课堂讨论发言、课堂纪律、社会实践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比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而转为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后其比例应调整为:平时成绩20%,社会实践30%,期末考试成绩50%。期末试卷也不过多的选用选择题或填空题,可适度增加带讨论性的材料题,借此把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思想实际与考核有机结合,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做出回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改进教学方式。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以往以说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得以变幻,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式、学生小组讨论式、游戏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亲身感受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树立良好道德品质,才能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过程。
  三、注重应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载体,校园的文化和环境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也是社会的细胞。让学生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促动广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日常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为学生提前走出校园成为一个社会人做准备。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参加的社会实践有: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例如义务献血、捐赠活动、走进社区福利院和敬老院,例如:四川文轩职业学院2015级老年服务专业学生在2016年5月参加了“走进大邑县养老院”活动,在学生做完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又给思政课提供了一个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素材,将学生的某个具体专业和公共课程相结合;开展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感兴趣问题的调研,这类调研应该结合每学期出现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展开;到战史纪念馆等地参观考察,了解革命历史传统,增加学生对近现代史的了解,通过历史了解政治;到监狱参观,适当提供反面教材,给学生警示教育。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其内化为价值观。
  (作者单位: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思政部)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的研究。课程改革至今,学生适应课改精神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就是自主学习,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前人提出数学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提出数学问题的研究中的两点体会。  关键词: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学习;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O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62-01
合肥地铁2号线潜山路车站施工对其周边建筑造成一定影响,为指导施工减少其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施工前对其影响区域的丰乐大厦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车站基坑的
摘 要: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随着“人类基因组”和多个物种的基因测序成功,现代生物学进入后基因组时期,这就对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细胞生物教学需要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简单介绍了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方向、通过教学中的创新,包括实验、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终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的质量,旨在培养生物类的创新性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创新;课程
文章介绍采用乳胶粉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配制胶粘剂和抹面胶浆的研究。乳胶粉能够显著提高胶粘剂和抹面胶浆的拉伸粘结强度,且随着乳胶粉添加量的增大拉伸粘结强度均匀提高。
为了保证桩基的完整性质量,低应变方法和声波透射法被广泛运用在桩基质量的检测中。文章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将低应变方法和声波透射法相结合对工程桩进行检测。结果表面,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ESP因专业性突出、实用性强等特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医卫类高职院校实施医学英语教学也是改革趋势之一,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ESP;英语教学;高职院校;医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40-01  
文章以合肥雨水泵站外排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磁絮凝技术对其进行快速处理,针对雨水排放时间短、水量大的特点,探寻一种简单、快速的处理方法,尽量削减一部分污染物的思路则应
摘要:微信的即时性、可移动性、传播的高效性,使其成为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在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模式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特点,构建新媒体微信平台下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体系,总结出微信平台对于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的积极促进,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有效推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新媒体;微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
摘要: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特殊使命,在民族院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系统性、规范性不到位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民族院校的特点针对性得提出了构建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当今世界,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