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屋”照护老痴患者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高龄化社会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5年,日本老痴患者将从现在的525万增加到730万。未来,日本平均每5个65岁以上老人中就有1人患老痴,将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日本在照护老痴患者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从过去的各地养老院负责集中看护,发展为目前好评度最高的“家屋”照护。
  “家屋”照护指服务对象不超过25人,将医院和家庭结合起来的老痴患者起居服务。在日本,有很多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建造的三层公寓樓,原本是开发商面向都市年轻夫妇建造的福利房,每层大概五六户,每户基本都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总面积70~90平方米。如今,日本人口减少,年轻人更愿意租房,很多类似公寓处于闲置状态。
  日本政府发现,老痴患者起居需要看护人员24小时待命,发病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但无论是养老院、医院、特殊看护所都人手不足,很多老人的子女也不愿意看护。而且,不少老人更愿意住在家里,可一旦老夫妻中一人患病或者两人同时患病,整个家庭将会处于“瘫痪状态”。于是,日本地区政府提议让老人搬入这种公寓,派看护人员、医护人员集中照顾老痴患者,既让老人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又有人看护,两全其美。一般,一幢公寓入住12对老夫妇,配备四五名看护人员和2名医护人员,1名看护人员照顾3名老人。
  老人们可以把这里当成家,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布置。每户每月的房租、看护费和餐费在2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18万元),费用由老人承担,生活困难者可向政府申请补助(一般可得到七成补助)。
  “家屋”看护让老人既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所,又能及时得到帮助,周围也都是和自己一样的老人。整个公寓的设施都是按照方便老痴患者饮食起居进行改造的,老人们不必担心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家屋”照护是日本老人最喜欢的养老方式,但目前依然面临人手不足的棘手问题。“家屋”里的看护人员每天楼上楼下马不停蹄地工作,老人发病还要背上背下,很耗费体力。而且,他们收入较低,没有养老金、退休金等福利待遇。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致使护理人员严重流失。
  (李恒克摘自《生命时报》)
其他文献
人生的很多旅程,都与温暖相伴。旅行亦如此。  那年,我们准备远行扎尕那,就从网络上查询到一个当地的电话。他家在扎尕那开了一家非常有名的青年旅社。看网络上的图片,站在他家的木屋里,就可以看得到群山、经幡和漂亮的寺庙。每每清晨,当山里的薄雾升起来时,坐在他家的木平台上,就可以看到如仙境般的场景。太阳缓缓初升,而薄雾如梦如纱般温柔地缠绕着群山。  我立即按照网上的提示,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响了好几声,终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那些出自少年儿童的巧对妙联,就如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人赞赏不已。  宋代邱琼从小才学出众。一次,他与同窗为争座位而吵闹。塾师便出句让他俩对,谁能续了上联谁先入座。于是,塾师脱口吟道:“细雨肩头滴。”此时,邱琼不假思索率先续了下联:“青云足下生。”塾师听罢,赞不绝口,邱琼也因此赢得了座位,而那同窗也没话可说了。  南宋进士李焘幼年时就能与人吟诗对句,一次他的私塾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数量众多的角马。  刚出生的小角马身体还很虚弱,但大角马舔去它身上的胎衣后,它就能够站起来,并能踉踉跄跄地走路。这时候,往往会发生大角马欺负小角马的奇怪一幕:只见有四五只大角马迅速向刚出生的小角马冲过来,用头上的角顶撞小角马,有的似乎还要把小角马踩在身下。受惊吓的小角马落荒而逃,随后还会有几只大角马夹着小角马一起奔逃。  就这样,在大角马的“欺负”下,刚出生的小角马很快学会
明朝的张岱,在自撰的墓志铭里这样写道:“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这么多的“好”,没一样是正业,桩桩是花花公子的做派。因此,时人叫他废物、败家子、蠢秀才、瞌睡汉就不稀奇了。但,想一想,如无这些“好”,他那独特的体验、丰富的知识,从何而来?恰恰是这些“好”,
周六早晨从健身房回家,把被汗浸透的T恤扔进洗衣机,冲两分钟凉水澡,跳出来坐在电脑前,边喝咖啡边打字,桌面上的台钟,此时指向七点半。  能够从休息日的被窝里早早钻出来,去健身房进行一次流汗的仪式,再回到仓库改造的工作室里读书写字,这几乎成了我最好的思考方式。  半个城市还在昏睡的清晨里,六点钟开始的一天,我窃喜比别人多赚若干时辰,可以把更多内容填进生活里,让日子热闹拥挤一点。  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所
一个很有学问的中年律师利用休假去乡下打猎。他击中了一只鸟儿,鸟儿落在一户农民家的院子里。  院子是低矮的篱笆墙,所以律师就跨进去拣拾被他击中的那只鸟儿。这时,一个老农民开着拖拉机过来了。他是这户人家的主人,见到有人进了自家的院子,就问:“你是干什么的?”  律师答道:“我击中的一只鸟儿掉进了你家的院子,所以我进来取一下。”  老农民答道:“这是我的家,未经我的允许你进了我的家,这是私闯民宅。”  
我租房住的时候,一天晚上加班回来晚了,在外面兜了好几圈也没找到空车位,只好把车开进小区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有个空车位。我知道小区里的车位都是付费私家车位,但想想这么晚了,也许这个车位上的车出了长途,或者有别的事今晚回不来了,犹豫再三还是把车停了进去。谁知道第二天我上班去开车,发现车身一边被划了长长的一道痕,真够黑的!想找车位的主人理论,一是没有真凭实据,再者自己理亏在先,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后来
王小丫当年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经济类报社工作。令她这个高才生没想到的是,领导竟然安排她到通联部,工作就是将读者来信和来稿取出来分类摆好,分给各版面编辑。她非常不愿意,这个工作就是小学生也能做啊,她开始翘着嘴巴一封一封地分,一位老编辑来拿稿件,看到她这样干活,生气地说:“两个小时,你就分了这二十几封啊?”她更生气了,还想辩解,老编辑又说:“你看,你拆的信封,弄得满桌子都是,信封口还像
小时候贪玩,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想出各种游戏来玩耍。最喜欢玩的游戏当数抽陀螺了。抽陀螺不仅好玩,关键是大家都运动起来,特别是在寒冬,能抵御寒冷。  那时的陀螺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制作陀螺要选用硬木,村庄道路两旁的柳树、杨树和桑树,我们是不屑的。制作陀螺一般选用小叶黄檀木、檵木和苦槠树,小叶黄檀木难以得到,主要其生长缓慢,大人也不让我们小孩乱砍,直溜的黄檀木用来制作锄头柄、柴刀柄等。而檵木木质虽硬,但
童年时我生活在落后的苏北农村,肉和蛋毫无疑问是餐桌上的奢侈品,而每年夏季,蝉为我和小伙伴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堪称“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在我的家乡,蝉被叫做“姐儿龟”或者“姐儿猴”,“姐儿”是根据它的鸣叫拟声而来,也有民间传说它是在呼唤失散的亲人,“龟”和“猴”则是依照其外形特点类比而来。蝉的寿命一般有3到4年,但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夏夜,即将成熟的幼虫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