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领域的发展趋势: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分散化、网络化及管理控制一体化加以阐述分析。
  [关键词]工业 自动化控制技术 网络
  中图分类号:U2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67-01
  1.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分散化、网络化
  工業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分散化、网络化,而现场总线的崛起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标志。
  1.1 现场总线的崛起
  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过程控制体系历经基地式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等4代过程控制系统,当前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主流水平即处于以PLC为基础的DCS系统阶段。这里要说明一点,DCS既是一个过程控制体系的名称,有时也表示为由制造厂商出售的一个起完整作用而集成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这种DCS系统相对较为封闭,而目前工业自动化的DCS系统多数是由用户集成的,因此相对较为开放。
  与早期的一些控制系统相比,DCS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有了很大进步,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装置级、车间级的优化和分散控制,但其仍然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系统,从现场到PLC或计算机之间的检测、反馈与操作指令等信号传递,仍旧依靠大量的一对一的布线来实现。这种信号传递关系称之为信号传输,而不是数据通信,难以实现仪表之间的信息交换,因而呼唤着具备通信功能的、传输信号全数字化的仪表与系统的出现,从而由集散控制过渡到彻底的分散控制,正是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现场总线便应运而生,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断崛起。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的全数字化、实时、双向、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的CPU置入传统的测控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通信能力,即所谓“智能化”;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作为联系的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多个现场级测控仪表连接成网络,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使现场测控仪表之间及其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多种适应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即所谓“网络化”;由于这些网上的节点都是具备智能的可通信产品,因而它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如实时测量数据)不采取向PLC或计算机存取的方式,而可直接从处于同等层上的另一个节点上获取,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环境下,借助其计算和通信能力,在现场就可进行许多复杂计算,形成真正分散在现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可靠性。
  FCS成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它改变了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形成了新型的网络集成全分布系统,采用全数字通信,具有开放式、全分布、可互操作性及现场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形成了从测控设备到监控计算机的全数字通信网络,顺应了控制网络的发展要求。
  1.2 现场总线的现状和标准化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现场总线有60几种之多,由于这一新技术所具有的潜在而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了近年来制订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大战。在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统一的国际标准的呼声下,修改后的IEC61158.3~6标准最终于2000年1月4日获得通过。该标准包括了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子集,它们分别是:①基金会现场总线FF(原有的技术规范IEC61158);②ControlNet;③Profibus;④P—Net;⑤FFHSE;⑥SwiftNet;⑦WordFIP;⑧Intferbus。这8种现场总线中,④、⑥是用于有限领域的专用现场总线;②、③、⑦、⑧是由PLC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发展而来,本质上以远程I/O总线技术为基础,通常不具备通过总线向现场设备供电和本征安全性能;①、⑤则由传统DCS控制系统发展而来,具有总线供电和本征安全功能;①、⑧属于现场设备级总线,②、⑤属于监控级现场总线;③、⑦则是包括两个层次的现场总线。
  以上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采用完全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Profibus采用的是令牌环和主/从站方式;FFHSE是CSMA/CD方式;WordFIP是总线裁决方式。因此,要这8种现场总线实现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几无可能。面对这种多总线并存的局面,系统集成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任务,系统集成技术也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1.3 现场总线的新动向—工业以太网
  长期以来的标准之争,实际上已延缓了现场总线的发展速度。为了加快新一代系统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一个新的动向是从现场总线转向Ethernet,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的主传。以太网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技术,在IT领域已被使用多年,已有广泛的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启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可以使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流技术很好地融合起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应用于工业领域所要面对的网络可确定性问题、环境适应性问题、包括总线供电和本征安全问题都会迅速得到解决。
  2.管理控制一体化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体化。
  2.1 何谓管控一体化
  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交换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现代工业企业对生产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要求已不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对生产现场状态的监视和控制,同时还要求把现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结合起来。管控一体化就是建立全集成的、开放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信息平台,把企业的横向通信(同一层不同节点的通信)和纵向通信(上、下层之间的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经营决策、管理、计划、调度、过程优化、故障诊断、现场控制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一个意义更广泛的综合管理系统。
  2.2 现场总线为管控一体化铺平了道路
  企业信息网络是管控信息集成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网络就不可能实现企业横向和纵向信息的沟通和汇集,建网的目标在于实现全企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工业和一般企业网络大致可分为3层,即企业管理层,过程监控层和现场控制层。
  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的现场控制层由现场总线设备和控制网段构成,把传统的集散系统控制站的功能分散到了现场总线设备,此时的控制站实际是一个虚拟的控制站。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所形成的底层网络,充分发挥其使测控设备具有通信能力的特点,为控制网络与通用数据网络的连接提供了方便。
  2.3 管控一体化的支持环境与系统集成
  基于系统之间横向数据交换及控制系统与管理层和现场仪表间纵向数据交换日益增加,现场总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造厂商的产品也日益开放。由于多种总线并存已成定局,管控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通信、统一的组态和编程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受到了各厂家的重视。同时,采用分布式网络系统,采用C/S或B/S结构,可以在实现企业各层次功能模型的同时,实现网络连接在结构上的简化,从而形成以实时和关系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集成环境,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3.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思考
  综上所述,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和自动化控制概念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管控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它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一体,成为流程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的临近,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愈加严峻的挑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树伟.有关微机自动调控的一些看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4,(1):55-57.
  [2] 牛学义.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J].给水排水,2000,26(6):75-7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研究煤层巷道周围应力的基础上,对封孔段位置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表明,在巷道两侧5~8m为应力集中区,应力越大,渗透率越小,煤岩体的透气性越差,为提高钻孔封孔段的密封效果,因此封孔段应该选择在应力集中区即巷道两侧6m左右位置。另外,工程实践表明,根据双柳煤矿在33414运巷大量抽采试验钻孔封孔效果,3+4煤层抽采钻孔最适封孔长度定为8~10m,同时该采区煤层瓦斯及地质情况在本井
期刊
[摘 要]介绍了PLC自动化系统在转炉炼钢上的应用,针对生产实际给出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转炉炼钢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54-01  1.概述  转炉是炼钢生产的主要设备,其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例如氧气压力,溅渣护炉的氮气压力,氧枪冷却水的压力及流量,氧枪冷却水的进水和回水温度,溅渣护
期刊
[摘 要]绝缘配合技术应用于电力网中,能大大降低降级电网的风险系数,对其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超高压电力网的绝缘配合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超高压 电力网 绝缘配合  中图分类号:TM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57-01  一、前言  文章对绝缘配合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绝缘材料的选用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
期刊
[摘 要]笔者阐述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从降低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合理调节矿井通风网络、优化矿井主通风机状况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矿井 通风系统 降低阻力 通风网络 主通风机  中图分类号:TD 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53-01  矿井通风系统是由通风机和通风网络两部分组成。风流由入风井口进入矿井后,经过井下各用风场所,
期刊
[摘 要]本文简明扼要概述了电力变压器状态的评估与其使用时常出现的几种故障有效诊断方法,主要是为了能给读者提供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的有效新方法和故障诊断小举措。目前,国内电力变压器多数使用年限都超过了15年,为了克制因电力变压器发生障碍这一系列阻碍运行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做出一个正确的评论体系。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 状态评估 故障诊断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TM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云南黄金集团北衙铁金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矿岩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北衙铁金矿矿区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岩体力学参数、地应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加之后续的地下开采投产后对露天边坡影响的不确定,本文将露天开采结束后的边坡稳定和地采期间的稳定性作为研究主题。对可能被破坏的区域总结研究出相对应的安全措施,只有协调保证好开采过程中的矿区围岩的稳定性,预防
期刊
[摘 要]调度集中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是铁路调度中心对某一区段内的铁路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装备。CASCO公司研制开发的FZk-CTC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己广泛应用在我国繁忙的铁路干线上,为提高运输组织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及车务人员工作量、保证运输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及时处理CTC设备故障,保证设备安全
期刊
[摘 要]火灾是一种对社会发展与公众安全构成普遍危害主要灾害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经在建筑工程消防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在预防与遏制火灾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基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对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了概述,并从三方面,探讨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工业建筑 消防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期刊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冷轧卷取机负载特性,选择矢量模式下转矩控制方式。并对控制系统及传动系统中实现转矩控制的过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卷取机 转矩控制 DTC 张力控制  中图分类号:TG33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52-01  1、卷取机在冷轧系统的重要性  在冷轧带钢轧制过程中,卷取机是整个轧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起到正常卷曲外,另一
期刊
[摘 要]数控加工有别于传统通用机床加工,数控加工的内容十分具体,在通用机床一些本来由操作者在加工中灵话掌握并可自行适当调整的许多工艺问题,在数控加工中需要事先妥善设计安排,涉及的问题比较系统和繁琐。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进而研究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以期所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控加工 刀具 特点 选用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