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疫染色法在乙型脑炎病毒鉴定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们应用质粒及限制酶分析、生化分类、药敏试验和噬菌体分型,对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双份血培养阳性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31对血培养中,仅10对细菌的质粒谱与限制酶酶切谱相同,表明是感染;而21对不同,表明污染率高达67.7%(21/31)。2例患儿血培养出两种不同的葡萄球菌,其中之一的质粒谱均与其采血处皮肤的葡萄球菌质粒谱相同,提示此污染来自其皮肤。30分钟紫外线消毒后,2/12次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原位核酸杂交法对34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癌胰腺组织进行HBV标志的检测。结果HBsAg阳性6例,HBV DNA同时阳性2例。对34例中8例胰腺癌标本进一步作Southern blot核酸杂交和酶切分析,检出HBV DNA 4例,其中3例有整合型HBV DNA。本结果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提示:HBV持续感染可能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我院1986年12月~1991年11月收治的1353例小儿病毒性肝炎中筛查出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 88例,再用美国Abbott公司提供的甲型、乙型肝炎病毒(HAV、HBV)和重组第2代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试剂测定,查出NANBH中丙型肝炎(丙肝)占3%,慢性病毒性肝炎(慢肝)中占5.6%,输血后肝炎中占5.9%。存在HCV与HBV的混合或重叠感染。提示小儿重型肝炎、慢肝及输血后肝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尿中人类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CMV DNA), PCR检测在急性白血病组阳性率74.2%,正常人组1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为HCMV感染的高发人群。地高辛法在急性白血病组阳性率为58.1%,有6例地高辛法阴性而PCR法阳性,显示PCR法敏感性优于地高辛法。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