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的比重大,占用时间多。有人曾经把上课主导和主体的时间这样分配:2:5:1:2,是指在一节课中老师讲解(主导)为2,学生练习(主体)为5,老师检查(主导)为1,学生反馈(主体)为2,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的主导作用为3,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当为7。总之,就是要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义
1 这是大势所趋。2004年我国推行新课标改革,虽然众说纷纭,但国家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因为教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新的教改今年已经催生了新的高考大纲,并将在部分的省市施行。2008年江苏实行新的高考制度,高考只考语、数、外三科。只考三科,这并不意味着高考更加省事,恰恰相反,它扩大了高校在选拔学生上的自主权,这是高考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探求新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比如两个英语老师讲倒装句,一个举了大量的例子,最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对语言的感知概括出语法规则。另一位老师一上课就讲什么是全部倒装,什么是部分倒装,部分倒装中什么情况下旬子的前半部分倒装,什么情况下后半部分倒装等等,讲得井井有条,可是学生做题效果不好。这说明了学生经过自己参与总结出来的东西,总比直接“听”来的东西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自然会发现问题并且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积极思维、主动求知,进而激发创造力,达成教育目标。老师作为旁观者,也很容易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这样以来,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具有了针对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从感知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总结规律再运用规律,正是思维的必然过程。这也体现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时巩固等原则,必然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
1 要转变观念,一定要认识到知识是学来的,听知识只是学生学知识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因此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学生才有可能真的学会。就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是学生靠听、读、写、练学会的。这里所说的听,指的是听英语,而不是听我们那些夹杂着汉语的讲解。因此,我们要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
另外一点,我们要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一个人的去完成某项任务,如果他喜欢干这件事,那是最有效率的。对于学习英语来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首先,老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再者,就是打造教师个人魅力,一个老师诙谐幽默,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备课要各学生。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但我们很多老师讲课是建立在他自己的知识水平上的。比如说刚才提到一上课就开始井井有条的讲倒装句的老师,之所以上去就讲,那是因他的脑子里装的是倒装句,而不是学生。学生听起来觉得很空,不知所云。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并努力满足学生需求,遵循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比如说,一个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学生更喜欢一口气读下来,认真体会文章的人物、事件,而不喜欢我们课件中首先快读、然后略读、最后精读,将一篇文章切成好几块、好几层来读的方法,这一点如果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是想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备“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出操作性很强的课。
3 通过上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首先要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上每一节英语课都应这样做。在现代教学手段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来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们就开始充分利用课本这个资源,让学生充分的去感知语言。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文章。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读文章的时间要短,学生没有将文章读透,不能很好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一着急,就把答案说出来了,教学过程就是自问自答,何谈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时间去读,不可以图快。对于讲语言点,我将之总结为“三步曲”。第一步讲,可以讲快点,因为我们英语没有什么可推理的,告诉学生们是什么可以了。一第二步记,将前面讲的知识通过幻灯片放出来,让学生们记,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学英语很大程度上靠记忆。第三步练,针对性练习,加强巩固,效果很好。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就课本上的某一个话题略加指点,他们就立刻会蹦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学完《圣诞颂歌》以后,我们可让同学们改写文章,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有奇思妙想。事实证明学生能够写出特色鲜明、思想深刻、语言流畅的小文章
最后,我将以叶圣陶先生的话作为结尾:当老师像是帮小孩走路,扶他一把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学生主体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的比重大,占用时间多。有人曾经把上课主导和主体的时间这样分配:2:5:1:2,是指在一节课中老师讲解(主导)为2,学生练习(主体)为5,老师检查(主导)为1,学生反馈(主体)为2,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的主导作用为3,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当为7。总之,就是要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义
1 这是大势所趋。2004年我国推行新课标改革,虽然众说纷纭,但国家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因为教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新的教改今年已经催生了新的高考大纲,并将在部分的省市施行。2008年江苏实行新的高考制度,高考只考语、数、外三科。只考三科,这并不意味着高考更加省事,恰恰相反,它扩大了高校在选拔学生上的自主权,这是高考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探求新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比如两个英语老师讲倒装句,一个举了大量的例子,最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对语言的感知概括出语法规则。另一位老师一上课就讲什么是全部倒装,什么是部分倒装,部分倒装中什么情况下旬子的前半部分倒装,什么情况下后半部分倒装等等,讲得井井有条,可是学生做题效果不好。这说明了学生经过自己参与总结出来的东西,总比直接“听”来的东西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自然会发现问题并且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积极思维、主动求知,进而激发创造力,达成教育目标。老师作为旁观者,也很容易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这样以来,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具有了针对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从感知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总结规律再运用规律,正是思维的必然过程。这也体现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时巩固等原则,必然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
1 要转变观念,一定要认识到知识是学来的,听知识只是学生学知识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因此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学生才有可能真的学会。就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是学生靠听、读、写、练学会的。这里所说的听,指的是听英语,而不是听我们那些夹杂着汉语的讲解。因此,我们要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
另外一点,我们要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一个人的去完成某项任务,如果他喜欢干这件事,那是最有效率的。对于学习英语来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首先,老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再者,就是打造教师个人魅力,一个老师诙谐幽默,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备课要各学生。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但我们很多老师讲课是建立在他自己的知识水平上的。比如说刚才提到一上课就开始井井有条的讲倒装句的老师,之所以上去就讲,那是因他的脑子里装的是倒装句,而不是学生。学生听起来觉得很空,不知所云。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并努力满足学生需求,遵循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比如说,一个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学生更喜欢一口气读下来,认真体会文章的人物、事件,而不喜欢我们课件中首先快读、然后略读、最后精读,将一篇文章切成好几块、好几层来读的方法,这一点如果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是想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备“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出操作性很强的课。
3 通过上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首先要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上每一节英语课都应这样做。在现代教学手段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来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们就开始充分利用课本这个资源,让学生充分的去感知语言。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文章。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读文章的时间要短,学生没有将文章读透,不能很好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一着急,就把答案说出来了,教学过程就是自问自答,何谈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时间去读,不可以图快。对于讲语言点,我将之总结为“三步曲”。第一步讲,可以讲快点,因为我们英语没有什么可推理的,告诉学生们是什么可以了。一第二步记,将前面讲的知识通过幻灯片放出来,让学生们记,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学英语很大程度上靠记忆。第三步练,针对性练习,加强巩固,效果很好。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就课本上的某一个话题略加指点,他们就立刻会蹦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学完《圣诞颂歌》以后,我们可让同学们改写文章,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有奇思妙想。事实证明学生能够写出特色鲜明、思想深刻、语言流畅的小文章
最后,我将以叶圣陶先生的话作为结尾:当老师像是帮小孩走路,扶他一把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