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1月4日,“加农炮”布里奇斯在第12回合最后阶段幸运地击倒了“自狼”利亚霍维奇,在比分落后时以一种绝境大逆转的形式夺得wBO世界重量级拳王称号。让所有拳迷难以想象的是,这竟然是美国人最后一次赢得世界重量级冠军赛的胜利。八年,经过漫长的等待后,2015年1月美国拳迷才迎来了又一场重量级拳王赛的胜利,迎来了又一位美国籍世界重量级拳王。
美国重量级走势
尽管现代职业拳击运动发源于英国,但美国当仁不让地成为现代拳击最强国。以重量级为例,绝大多数著名拳王均来自美国,从乔一路易、阿里、弗雷泽、福尔曼,再到霍姆斯、泰森、霍利菲尔德,非美国籍拳手只不过是争霸战中的点缀。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了变化,如果说伦诺克斯-刘易斯的出现算是个例,那么海德、阿金旺德、布鲁诺的陆续问鼎已经说明有越来越多的非美国拳手具备夺冠的实力了。
到世纪之交,随着霍利菲尔德在三冠王决战中负于刘易斯,自1959年以来美国拳手第一次与“世界重量级拳王”这个头衔无缘。尽管之后仍有一些美国拳手能在刘易斯时代的末期再次夺得重量级王冠,但美国拳击在重量级的大崩溃已经不可抑制。2005年11月克里斯·伯德在IBF冠军赛上被小克击倒;2005年12月鲁伊兹将WBA桂冠输给了俄罗斯“巨兽”瓦罗夫;2006年8月拉曼再次被马斯卡耶夫击倒输掉了WBC冠军头衔;2007年6月布里奇斯在WB0首次卫冕战上不敌伊布拉吉莫夫,失去了最后一条金腰带。四条战线全面失手,美国对重量级拳坛的统治就此彻底结束。
之后的那些年是一个属于乌克兰克里奇科兄弟的时代,大克牢牢把持着WBC头衔,无论皮特还是切索拉,无人能攻破大克的防线。小克更是恐怖,这位绰号“钢锤博士”的重炮手从2006年开始连续打赢18场重量级拳王赛,成为继刘易斯后又一位世界重量级三冠王。克氏兄弟对重量级宝座的统治已经到了让人绝望的程度,总算等到了大克在43岁高龄退役,被压抑许久的美国拳手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其中,被称为“青铜轰炸机”的维尔德是这批美国新秀中最有冠军相的。
新秀维尔德
29岁的阿拉巴马人维尔德有着2.01米的身高和2.11米的臂展,在重量级巨型化的今天,他起码从身材上看就不吃亏。维尔德有着一个灰姑娘般的业余拳击经历,天赋异禀的他曾经是篮球和美式足球的运动明星,但在2005年他20岁时,为了筹措给女儿的医疗费,这位年轻的父亲转向拳击运动,他觉得这个项目更能发挥他的天赋。2007年他势不可当地拿到了金手套业余赛的重量级冠军,并代表美国参加了业余拳击世锦赛。2008年维尔德在北京奥运会上为美国夺得了重量级的铜牌,这让他获得了“金童推广”公司的青睐,而此时维尔德的业余赛经历仅有区区21场。
进入职业拳坛后的维尔德在“金童推广”的帮助下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杀手形象,连续胜利且连续KO,似乎是重量级无人可当的一位新秀。他曾经连续8场第一回合KO对手,他的前16场比赛全部是KO胜其中12场仅用1回合。不过,随着他那不可思议的连胜连KO,关于他刷战绩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也许是为了摆脱刷子的形象吧,在大约20场比赛后维尔德开始迎战一些比较有知名度或战绩看起来不错的对手,比如欧文·贝克(前WBA挑战者)、13连胜的凯文-普莱斯(37岁)、14连胜的麦克雷利(39岁)、安德列-哈里斯(前奥运会金牌得主)、利亚霍维奇(前WBO世界冠军)。尽管维尔德的这些对手还是以老弱病残为主,但起码是看上去不错了。
不过,“金童推广”明显也知道这架“青铜轰炸机”还有不足,还不能马上执行轰炸劲敌这样的艰难任务,尤其是在给小克当了一段时间陪练后,“金童推广”方面更是小心谨慎地安排维尔德的比赛。
维尔德有个很明显的问题是身体不够强壮,当然,这是按“重量级”的标准衡量的。这位身高2.01米的高个子拳手在其第一次职业赛时只有207磅的体重,这是个200磅次重量级拳手的常规体重。尽管几年下来维尔德通过刻苦训练强壮了不少,但直到他201 4年在WBC挑战者决定赛上击倒了马利克·斯科特(36—1—1),他也不过是227磅,相比之下,大小克250磅左右的体重比他重了几乎10%。当维尔德以WBC头号挑战者身份挑战WBC新科冠军贝尔曼-史蒂文内时,他在体重上仍是处于219磅对239磅的明显劣势。
拳王史蒂文内
36岁的史蒂文内是位海地裔的加拿大拳王,他的业余生涯比较平淡,21岁时才开始系统的业余拳击训练,最终业余赛战绩为49—10,先后六次赢得魁北克业余金手套冠军和加拿大全国锦标赛银牌。2004年对史蒂文内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年份,他先是在奥运会预选赛上两次不敌墨西哥拳手乔治·加西亚,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但在之后的坦默锦标赛上他又先后击败赫勒纽斯和普莱斯而夺冠。
进入职业拳坛的史蒂文内投身曾经的拳坛大鳄唐·金旗下,一路走来倒也有惊无险。其实这位粗壮的加拿大拳王早在2011年就击倒奥斯丁拿到WBC挑战权了,只不过因知名度较弱,当时的冠军大克还是选择了其他挑战者。经过三年的漫长等待,史蒂文内终于在大克退役后通过击倒阿雷奥拉获得了空缺的WBC世界重量级拳王称号。不过很不幸,WBC让他必须接受维尔德的强制挑战。
重量级王位易主
2015年1月17日,在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大酒店的拳场上,史蒂文内一脸严肃。尽管他是卫冕冠军,但他知道这场在美国的比赛他是B角,现场除了零散的海地和加拿大拥趸外,大部分拳迷都是美国人,都是为了目睹八年来第一位美国拳王的诞生而来的。不过,史蒂文内也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击倒奥斯丁、两胜阿雷奥拉的WBC现役冠军绝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第一回合开始了,几个照面下来大部分观众都明白,这是一场标志性的高个打矮个的比赛。身高臂长的维尔德利用环绕步在外线游走,用强有力的刺拳阻击逼近的对手,一旦对方慑于刺拳的威力出现迟疑或躲闪,维尔德的钩拳摆拳就劈头盖脸抡上来。而史蒂文内则像大多数矮小粗壮的拳手一样,以严密的防守抱架挡住对方的刺拳,然后逼近对方打钩拳。第一回合临近结束时,维尔德一组一二连击撕开了史蒂文内的防线,那记后手直拳重重地砸在卫冕冠军的面部。发现对方中拳后出现迟钝,维尔德立刻冲上去以凶猛的钩拳摆拳猛击对方,不过史蒂文内有着一副坚硬的下巴,他很快缓过劲儿来以钩拳还以颜色。 第二回合,史蒂文内在尝到对方重拳滋味后有些迟疑,这立刻被机敏的维尔德发现,于是他主动出击打出一组凶猛的组合拳。但他面前的这位对手实在太粗壮了,史蒂文内像个会移动的沙袋一样在片刻的摇晃后又开始不动声色地向前逼近。在这回合的最后阶段出现了当晚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就像上一回合最后阶段的再现一样,维尔德的刺拳直拳组合再度准确击中了史蒂文内,又一次打得对方出现短暂的迟钝,于是维尔德再次冲上去一阵摆拳猛攻。这次他连续重击得手,打得史蒂文内摇摇晃晃。这时恰好铃声响起,裁判威克斯赶紧上前准备推开杀得兴起的维尔德。但此时的史蒂文内已经被打得脚下发软跪在地上,不过他幸运地抱住了维尔德的腿,维尔德想后退摆脱,此时裁判威克斯又恰好推了他一把……于是被下抱上推的维尔德带着史蒂文内向后摔去,威克斯绊在史蒂文内身上也失去平衡,三人滚作一团摔倒在蓝角前,现场一片大乱。
功亏一篑的维尔德气得顿足捶胸,逃过一劫的史蒂文内刚站起来又一个趔趄坐到地上。也许再有10秒甚至5秒,维尔德就可能干脆地击倒史蒂文内!看来史蒂文内的运气真的不错,及时响起的铃声挽救了他。
第三、第四回合史蒂文内加强了进攻,抓住了一些近身出拳的机会。但维尔德在挡住对方来拳后立刻快速撤离,让史蒂文内没有办法连续击打。意识到对方移动速度缓慢、对自己威胁有限后,维尔德越打越轻松,甚至开始做鬼脸或做出夸张的假动作挑逗对方。双方拼过几次重拳,不过两人的抗击打能力都不错,甚至都能在中拳后及时反击。
第五回合剩一分钟时,边打边斗嘴的两人有点打急了,开始互出摆拳猛烈对攻。不过这轮对攻明显是维尔德占了便宜,史蒂文内又一次被打得直踉跄。第六回合卫冕冠军终于抓住机会一个左摆拳重重地打在维尔德脸上,这位挑战者第一次被打得出现了明显摇晃。不过移动缓慢的史蒂文内无法及时追上维尔德扩大战果,几乎到手的猎物又眼睁睁看着跑掉。
赛程过半,双方体力均有些下降,在互相打出几组重拳后,两人终于出现了几次搂抱。很快,激烈对攻场面又一次出现,第七回合维尔德又用直拳击中了史蒂文内的面部,打得他摇晃着后退。维尔德追上去向这位冠军发动猛攻,把对方压制在围绳边连续出拳。史蒂文内输拳不输嘴,尽管一度被打得相当狼狈,但等维尔德的攻势一缓,他立刻嘴里念叨着什么向对方发动反攻。第八回合是史蒂文内表现得不错的一个回合,他数次将维尔德堵在场边连续出拳。
第十回合,缓过劲来的维尔德又开始出刺拳,他那凌厉的剌拳多次击中史蒂文内的面部,将他的脸打得肿胀不已。最后两回合,双方表现得都有些疲惫、懈怠,但这跟胜负已经无关了。最终维尔德以118—109、119—108、120—107的悬殊比分大胜史蒂文内,其中120:107的比分居然是史蒂文内的同胞加拿大裁判给出的。
帝国余晖
通过这场比赛我们可以发现,史蒂文内最大的问题就是步法太差,根本无法迫近对方、施加压力,这就导致让对方掌握了距离、掌握了战斗主动权。维尔德方面虽然获得大胜,但也有些小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出重拳时的动作太大,如果碰上捕捉战机能力强的对手如小克、海耶,这将是很危险的。另一个就是要注意体力分配合理,当然,此前32战均击倒对手且只打过4场4回合赛的维尔德不会合理分配体能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此前他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打到4回合以后。
比赛当天(1月17日)恰好是阿里的73岁生日,包括霍姆斯、霍利菲尔德在内的名流齐聚米高梅为阿里祝寿。而维尔德为美国重夺世界重量级冠军称号,可以说是送给阿里最好的生日礼物。不过,笔者个人对美国拳击尤其是重量级的未来并不看好,这个拳击帝国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欧洲尤其是东欧、苏联系拳手陆续进入职业拳坛,美国已经不可能再重现阿里、霍利菲尔德等人的辉煌了。维尔德是个好苗子,他追平了“火箭筒”戈梅兹的32场连续Ko纪录(世界冠军级拳手最长的连续Ko纪录),算是在拳击史上留名的人物。但是目前的重量级还是非常危险的,英国的弗雷、乌克兰的格拉兹科夫、墨西哥的小鲁伊兹这三位不败新秀都具备与维尔德放手一搏的能力,何况,那边还有位三冠王小克时刻等着打统一战呢。
因此,维尔德的夺冠更大可能只是帝国衰退中的一次反弹,是帝国夕阳下的一抹余晖。未来,在这个拳击帝国的废墟上,很可能出现群雄争霸的新局面。
美国重量级走势
尽管现代职业拳击运动发源于英国,但美国当仁不让地成为现代拳击最强国。以重量级为例,绝大多数著名拳王均来自美国,从乔一路易、阿里、弗雷泽、福尔曼,再到霍姆斯、泰森、霍利菲尔德,非美国籍拳手只不过是争霸战中的点缀。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了变化,如果说伦诺克斯-刘易斯的出现算是个例,那么海德、阿金旺德、布鲁诺的陆续问鼎已经说明有越来越多的非美国拳手具备夺冠的实力了。
到世纪之交,随着霍利菲尔德在三冠王决战中负于刘易斯,自1959年以来美国拳手第一次与“世界重量级拳王”这个头衔无缘。尽管之后仍有一些美国拳手能在刘易斯时代的末期再次夺得重量级王冠,但美国拳击在重量级的大崩溃已经不可抑制。2005年11月克里斯·伯德在IBF冠军赛上被小克击倒;2005年12月鲁伊兹将WBA桂冠输给了俄罗斯“巨兽”瓦罗夫;2006年8月拉曼再次被马斯卡耶夫击倒输掉了WBC冠军头衔;2007年6月布里奇斯在WB0首次卫冕战上不敌伊布拉吉莫夫,失去了最后一条金腰带。四条战线全面失手,美国对重量级拳坛的统治就此彻底结束。
之后的那些年是一个属于乌克兰克里奇科兄弟的时代,大克牢牢把持着WBC头衔,无论皮特还是切索拉,无人能攻破大克的防线。小克更是恐怖,这位绰号“钢锤博士”的重炮手从2006年开始连续打赢18场重量级拳王赛,成为继刘易斯后又一位世界重量级三冠王。克氏兄弟对重量级宝座的统治已经到了让人绝望的程度,总算等到了大克在43岁高龄退役,被压抑许久的美国拳手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其中,被称为“青铜轰炸机”的维尔德是这批美国新秀中最有冠军相的。
新秀维尔德
29岁的阿拉巴马人维尔德有着2.01米的身高和2.11米的臂展,在重量级巨型化的今天,他起码从身材上看就不吃亏。维尔德有着一个灰姑娘般的业余拳击经历,天赋异禀的他曾经是篮球和美式足球的运动明星,但在2005年他20岁时,为了筹措给女儿的医疗费,这位年轻的父亲转向拳击运动,他觉得这个项目更能发挥他的天赋。2007年他势不可当地拿到了金手套业余赛的重量级冠军,并代表美国参加了业余拳击世锦赛。2008年维尔德在北京奥运会上为美国夺得了重量级的铜牌,这让他获得了“金童推广”公司的青睐,而此时维尔德的业余赛经历仅有区区21场。
进入职业拳坛后的维尔德在“金童推广”的帮助下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杀手形象,连续胜利且连续KO,似乎是重量级无人可当的一位新秀。他曾经连续8场第一回合KO对手,他的前16场比赛全部是KO胜其中12场仅用1回合。不过,随着他那不可思议的连胜连KO,关于他刷战绩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也许是为了摆脱刷子的形象吧,在大约20场比赛后维尔德开始迎战一些比较有知名度或战绩看起来不错的对手,比如欧文·贝克(前WBA挑战者)、13连胜的凯文-普莱斯(37岁)、14连胜的麦克雷利(39岁)、安德列-哈里斯(前奥运会金牌得主)、利亚霍维奇(前WBO世界冠军)。尽管维尔德的这些对手还是以老弱病残为主,但起码是看上去不错了。
不过,“金童推广”明显也知道这架“青铜轰炸机”还有不足,还不能马上执行轰炸劲敌这样的艰难任务,尤其是在给小克当了一段时间陪练后,“金童推广”方面更是小心谨慎地安排维尔德的比赛。
维尔德有个很明显的问题是身体不够强壮,当然,这是按“重量级”的标准衡量的。这位身高2.01米的高个子拳手在其第一次职业赛时只有207磅的体重,这是个200磅次重量级拳手的常规体重。尽管几年下来维尔德通过刻苦训练强壮了不少,但直到他201 4年在WBC挑战者决定赛上击倒了马利克·斯科特(36—1—1),他也不过是227磅,相比之下,大小克250磅左右的体重比他重了几乎10%。当维尔德以WBC头号挑战者身份挑战WBC新科冠军贝尔曼-史蒂文内时,他在体重上仍是处于219磅对239磅的明显劣势。
拳王史蒂文内
36岁的史蒂文内是位海地裔的加拿大拳王,他的业余生涯比较平淡,21岁时才开始系统的业余拳击训练,最终业余赛战绩为49—10,先后六次赢得魁北克业余金手套冠军和加拿大全国锦标赛银牌。2004年对史蒂文内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年份,他先是在奥运会预选赛上两次不敌墨西哥拳手乔治·加西亚,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但在之后的坦默锦标赛上他又先后击败赫勒纽斯和普莱斯而夺冠。
进入职业拳坛的史蒂文内投身曾经的拳坛大鳄唐·金旗下,一路走来倒也有惊无险。其实这位粗壮的加拿大拳王早在2011年就击倒奥斯丁拿到WBC挑战权了,只不过因知名度较弱,当时的冠军大克还是选择了其他挑战者。经过三年的漫长等待,史蒂文内终于在大克退役后通过击倒阿雷奥拉获得了空缺的WBC世界重量级拳王称号。不过很不幸,WBC让他必须接受维尔德的强制挑战。
重量级王位易主
2015年1月17日,在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大酒店的拳场上,史蒂文内一脸严肃。尽管他是卫冕冠军,但他知道这场在美国的比赛他是B角,现场除了零散的海地和加拿大拥趸外,大部分拳迷都是美国人,都是为了目睹八年来第一位美国拳王的诞生而来的。不过,史蒂文内也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击倒奥斯丁、两胜阿雷奥拉的WBC现役冠军绝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第一回合开始了,几个照面下来大部分观众都明白,这是一场标志性的高个打矮个的比赛。身高臂长的维尔德利用环绕步在外线游走,用强有力的刺拳阻击逼近的对手,一旦对方慑于刺拳的威力出现迟疑或躲闪,维尔德的钩拳摆拳就劈头盖脸抡上来。而史蒂文内则像大多数矮小粗壮的拳手一样,以严密的防守抱架挡住对方的刺拳,然后逼近对方打钩拳。第一回合临近结束时,维尔德一组一二连击撕开了史蒂文内的防线,那记后手直拳重重地砸在卫冕冠军的面部。发现对方中拳后出现迟钝,维尔德立刻冲上去以凶猛的钩拳摆拳猛击对方,不过史蒂文内有着一副坚硬的下巴,他很快缓过劲儿来以钩拳还以颜色。 第二回合,史蒂文内在尝到对方重拳滋味后有些迟疑,这立刻被机敏的维尔德发现,于是他主动出击打出一组凶猛的组合拳。但他面前的这位对手实在太粗壮了,史蒂文内像个会移动的沙袋一样在片刻的摇晃后又开始不动声色地向前逼近。在这回合的最后阶段出现了当晚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就像上一回合最后阶段的再现一样,维尔德的刺拳直拳组合再度准确击中了史蒂文内,又一次打得对方出现短暂的迟钝,于是维尔德再次冲上去一阵摆拳猛攻。这次他连续重击得手,打得史蒂文内摇摇晃晃。这时恰好铃声响起,裁判威克斯赶紧上前准备推开杀得兴起的维尔德。但此时的史蒂文内已经被打得脚下发软跪在地上,不过他幸运地抱住了维尔德的腿,维尔德想后退摆脱,此时裁判威克斯又恰好推了他一把……于是被下抱上推的维尔德带着史蒂文内向后摔去,威克斯绊在史蒂文内身上也失去平衡,三人滚作一团摔倒在蓝角前,现场一片大乱。
功亏一篑的维尔德气得顿足捶胸,逃过一劫的史蒂文内刚站起来又一个趔趄坐到地上。也许再有10秒甚至5秒,维尔德就可能干脆地击倒史蒂文内!看来史蒂文内的运气真的不错,及时响起的铃声挽救了他。
第三、第四回合史蒂文内加强了进攻,抓住了一些近身出拳的机会。但维尔德在挡住对方来拳后立刻快速撤离,让史蒂文内没有办法连续击打。意识到对方移动速度缓慢、对自己威胁有限后,维尔德越打越轻松,甚至开始做鬼脸或做出夸张的假动作挑逗对方。双方拼过几次重拳,不过两人的抗击打能力都不错,甚至都能在中拳后及时反击。
第五回合剩一分钟时,边打边斗嘴的两人有点打急了,开始互出摆拳猛烈对攻。不过这轮对攻明显是维尔德占了便宜,史蒂文内又一次被打得直踉跄。第六回合卫冕冠军终于抓住机会一个左摆拳重重地打在维尔德脸上,这位挑战者第一次被打得出现了明显摇晃。不过移动缓慢的史蒂文内无法及时追上维尔德扩大战果,几乎到手的猎物又眼睁睁看着跑掉。
赛程过半,双方体力均有些下降,在互相打出几组重拳后,两人终于出现了几次搂抱。很快,激烈对攻场面又一次出现,第七回合维尔德又用直拳击中了史蒂文内的面部,打得他摇晃着后退。维尔德追上去向这位冠军发动猛攻,把对方压制在围绳边连续出拳。史蒂文内输拳不输嘴,尽管一度被打得相当狼狈,但等维尔德的攻势一缓,他立刻嘴里念叨着什么向对方发动反攻。第八回合是史蒂文内表现得不错的一个回合,他数次将维尔德堵在场边连续出拳。
第十回合,缓过劲来的维尔德又开始出刺拳,他那凌厉的剌拳多次击中史蒂文内的面部,将他的脸打得肿胀不已。最后两回合,双方表现得都有些疲惫、懈怠,但这跟胜负已经无关了。最终维尔德以118—109、119—108、120—107的悬殊比分大胜史蒂文内,其中120:107的比分居然是史蒂文内的同胞加拿大裁判给出的。
帝国余晖
通过这场比赛我们可以发现,史蒂文内最大的问题就是步法太差,根本无法迫近对方、施加压力,这就导致让对方掌握了距离、掌握了战斗主动权。维尔德方面虽然获得大胜,但也有些小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出重拳时的动作太大,如果碰上捕捉战机能力强的对手如小克、海耶,这将是很危险的。另一个就是要注意体力分配合理,当然,此前32战均击倒对手且只打过4场4回合赛的维尔德不会合理分配体能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此前他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打到4回合以后。
比赛当天(1月17日)恰好是阿里的73岁生日,包括霍姆斯、霍利菲尔德在内的名流齐聚米高梅为阿里祝寿。而维尔德为美国重夺世界重量级冠军称号,可以说是送给阿里最好的生日礼物。不过,笔者个人对美国拳击尤其是重量级的未来并不看好,这个拳击帝国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欧洲尤其是东欧、苏联系拳手陆续进入职业拳坛,美国已经不可能再重现阿里、霍利菲尔德等人的辉煌了。维尔德是个好苗子,他追平了“火箭筒”戈梅兹的32场连续Ko纪录(世界冠军级拳手最长的连续Ko纪录),算是在拳击史上留名的人物。但是目前的重量级还是非常危险的,英国的弗雷、乌克兰的格拉兹科夫、墨西哥的小鲁伊兹这三位不败新秀都具备与维尔德放手一搏的能力,何况,那边还有位三冠王小克时刻等着打统一战呢。
因此,维尔德的夺冠更大可能只是帝国衰退中的一次反弹,是帝国夕阳下的一抹余晖。未来,在这个拳击帝国的废墟上,很可能出现群雄争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