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建筑中弱电设计的分析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现代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进行论述,针对设计内容、要点、注意事项及设计深度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设计;深度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类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为必然趋势。建筑智能化弱电的设计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的先行和灵魂,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关键环节。设计时应处处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以建筑为平台,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以适应当前现代建筑的需要。从具体设计上,应从智能建筑的实际性质出发,设计功能完备但不浪费,充分考虑业主和使用者的各种功能要求,使设计功能在总体结构上尽量现代化,技术上先进实用,经济上合理,同时考虑智能建筑各系统的可兼容性和扩展性。
  1 设计目标
  基于成熟、先进、实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成一个统一为用户服务并满足高效节能的分散控制与集中管理系统,把建筑各自分离的机电设备(空调、电力、给排水、照明等) 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完整、协调的集成化系统,使信息高度的共享和合理的分配。最终为用户提供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措施,满足现代化的物业管理要求。
  2 总体框架与设计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系统、室外弱电综合管线设计、弱电电源及防雷接地系统。
  3 各系统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3.1 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综合布线设计要满足综合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楼宇控制及网络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和语音可以互换,采用统一的接插件,预留足够的余量,以备将来的发展。设计前应根据建筑的实际用途需求和业主单位做好沟通,明确主干网络的配置及标准、光纤和网络线缆的标准、关于数据和语音点位的实际需求配置等。
  3.2 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应遵循全面规划和分步实施原则,设计应全面、周到、注意预留到位并有充分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智能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确保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传播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系统可以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可得到充实和提高。
  3.3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包括:摄像机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这里主要介绍摄像机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摄像机监控系统设计主要实现对建筑物的各个公共场所、出入口、主要通道、重要办公室以及电梯等场所进行视频监视。各个监控点根据不同特点,分别选用不同的摄像机。系统录像宜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要求具有24 小时录像、实时显示及回放、画面轮巡显示等功能,并具有计算机网络接口,软件须具有报警联动及报警图像检索功能,录像储存时间要求不少于30天。控制中心的监视及录像回放画面上必须具备摄像机的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显示信息,电梯轿厢的监视及录像回放画面还须叠加处楼层数,图像回放失真较小,人体特征辨别清晰。软件具备报警联动及报警图像检索功能。
  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应对园区围墙等采用复射式、四光束以上的红外对射,同时安装无声灯光系统与周界报警联动和电子地图实时显示。报警装置的安装及选型须考虑预警时间,报警区域原则上50 米为一防区。每个区域设置无声报警警示灯及手动复位装置,并与监控中心联网。系统软件的操作界面采用电子地图方式,并包含摄像监视部分,具有报警提示、现场及报警图象显示回放、报警处理信息和值班信息输入、各类信息查询、用户权限及权限设置等功能,系统软件采用C/S结构。
  3.4 背景音乐及紧急公共广播系统
  系统设计应具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和应急广播功能,应用于各种公共建筑。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和商业信息,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兼作应急事故广播使用,指挥大厦内的人员安全疏散。扬声器的分布以走道、电梯前室等公共区域为原则,在办公室设置扬声器,同设置音量控制器。背景音乐系统应具有消防强切功能。
  3.5 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设计应先明确系统的功能定位,一般来讲,主要用于会议、报告、学术交流、大型文娱活动等。设计主要从视频图像显示、语言兼音乐扩声系统、会议灯光照明接口、集中控制系统等方面来考虑。
  3.6 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通常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及保安监控系统等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以降低大楼能源消耗、节省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设计的关键是系统应用稳定可靠,发生故障概率降到最低可能限度,同时,应能提供精确的、量化的控制模式,为大楼能源控制提供可靠保证。
  3.7 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系统
  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将建筑内众多的智能化弱电管理系统,采用信息与网络集成管理系统,在一体化的高速通信网络———以太网和统一的WINDOWS 系统平台上,实现统一的人机界面和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建设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IBMS),以实现信息综合管理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大厦运营与维修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物业管理智能化的目的,给用户营造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工作氛围。
  3.8 室外弱电综合管线设计
  室外弱电综合管线设计应合理地利用园区有限的地面空间资源,尽量减少人行道、绿化带的弱电检查井,各系统的弱电室外管道尽可能按同沟同井设计,且管道中不能敷设110v 及以上的电缆。要求设计时对各系统管孔资源分配予以明确,并应充分考虑预留量。户外须采用防水型线缆,且具有高抗干扰性。
  3.9 弱电电源及防雷接地系统
  监控机房、配电间供配电方式可设计为双路供电加UPS 电源,后备时间应不小于8 小时并可扩充。弱电系统的直流接地、交流接地、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若采用联合共用接地,则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 欧姆,弱电系统采用独立接地。
  4 设计深度
  弱电施工图设计应包含所涉及所有系统的设计图纸及图纸总封面,含图纸目录、说明和主要设备表、计算书。除此之外,还应包括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弱电专业同其他专业施工的分界点、各弱电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设备定货要求(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防雷及接地保护等其它系统有关内容(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选用的标准图集编号、页号等。
  参考文献
  [1]刘靖.浅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10(01)
  [2]刘守军.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技术[J].科技创业月刊. 2002(12)
  [3]陈卫华.浅谈智能建筑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由于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型式的变化过渡,转换层应运而生。本文结合转换层的特点,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  1概述  梁式转换层即将上部剪力墙在框支梁上,再由框支柱来支撑框支梁的结构受力体系。当
摘 要:防渗漏是地下工程的一个控制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防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养护、环境等诸多因素,需多方面综合治理。本文介绍了地下室工程的防渗措施,从而满足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地下工程;混凝土,抗裂防渗,防水渗漏;控制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大型建筑转向地下发展,如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商场等。与地面工程相比,地下工程混凝土的指标多了防水要求,防水是地
摘要:在处理坝基渗漏与工程除险的社会实践中,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渗技术才可以保证坝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坝基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用。其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因自身具备的优点,在实际防渗施工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在土石坝环境中施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只有充分把握土石坝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才可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  关键字:土石坝 混凝土防渗墙 施工工艺  
摘要:预制桩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沉降变形小,施工速度快,故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桩身被打坏、桩体打斜,邻桩隆起、桩体位移等现象,如何避免这类质量缺陷的发生,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预制桩;静压;质量控制  1静压桩的优缺点  静压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自重和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人土中的一种成桩工艺。静压桩施工的优缺点主要有:  1.1主要优点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逐渐增加,生态建筑设计逐渐受到关注。生态环境理念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逐渐得到广泛地应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应该进一步重视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主要是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并就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建筑设计中
【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基坑的发展,并且介绍了测斜仪监测的一些理论知识,测斜管的安装和监测原理,以及如何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测斜;监测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尤其在城市密集生活区,由于场地的限制,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的增加,基础的埋深也不断加深,而且有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距离近、场地下方地下管线复杂、场地周边
摘要:高层住宅地下室底板、外墙混凝土施工往往是一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在对高层住宅地下室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砼离析(泌水、浮浆)、裂缝等等。如何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将根据笔者的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仅供学习参考。  关键字:高层住宅;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住宅的高度越来越高、层数越来越多
【摘 要】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房地产行业的营销实践逐渐由卖方向买方转移。以买方为主导的市场中,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变思路,以购房者的愉悦体验为中心,挖掘体验式营销的潜力,使企业在逆市环境中获得机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体验式营销 营销策略  一、导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发表的著作《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体验业将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支柱”预言,虽然当时的经济环境仍然是工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从技术管理抓起。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经常遇到许多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从中提出了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关键字:建
摘要:采用防水混凝土已成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一种主要防水技术措施,只要设计合理、细部构造处理恰当、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材料配合比准确、施工顺序正确,混凝土渗漏水现象是能够得到有效预防的。本文通过对防水混凝土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为确保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提高其抗渗性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防水混凝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