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强调了主体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的个性的主导方面,是人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把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上,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认识事物,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习的兴趣, 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的重要方面。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同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才能启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蟋蟀的住宅》时这样导入,我们知道蟋蟀是战场上的勇士,是和蝉一样有名的歌唱家,可你是否知道,它还是个出色的建筑师呢?这样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学习劲头鼓起来。产生了学习知识的渴望。如教《将想和》中“渑池之会”,课上可让学生当一回秦王、赵王两人的裁判,判明胜负或平局的同时,并说明理由。这富有争论性的题目,学生感到新奇,有刺激,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要使学生每节课上都带来浓厚的兴趣,我们必须每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使他们或有新的发现,或有新的体验,或有新的感悟和新的收获。但如果设置的问题太易简单或太平淡,非但不能激发兴趣,还会使学生厌学,所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坡度、要循序渐进,同时要使学生增加智力的负荷,开动脑筋,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我们必须钻研教材,因材施教,根据儿童心理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法来激发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叶老说过:“教是为不教”,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发掘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潜能。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六个“尽量”: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尽量让学生提出异议,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达,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语言的条件,首先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学贵有疑”,课始让学生在预习中质疑问难,甚至可帮助老师设计板书,课中激励学生对重难点深思质疑。如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有的学生就抓住“盼望”一词来质疑。课文几处写“盼望”?盼望的内容一样吗?分别盼望什么?为什么要写“盼望”的内容?这与写少年闰土特点有什么关系?这些质疑都是很有水平的。因此,我们应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做,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凡是能撞击智慧火花的地方,都应该提供给他们自主的契机,这样的学生的疑问自然而然就多了。最初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引疑工作,使虚实的疑问设在重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处,还要注意探究那些“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出挑战性问题。生疑的同时还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疑,不断提供给学生充分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如教完一单元课可放手让学生在课上拟一张试卷,刚开始,老师可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做过几次,学生越来越喜欢做。而且一次比一次的水平高。老师在收阅试卷后可选出其中优秀的题目,在旁边写上出题者的名字,最后组合成一卷“特别试卷”,当学生拿到自己拟出的内容提要,一种成功感不禁油然而生。这样既巩固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以培养。
  三、尊重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个性的核心是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是多姿多彩的,表现出来也是千差万别的,关键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了解个性,有的是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语文课上常让擅长画画学生按课文内容板演简笔画,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声情并茂地示范读,善于表演的学生让他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小品等。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得以千方百计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从中挖掘创造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老是拘泥于一种教法会使课堂气氛像一潭死水,学生会感到兴味索然,个性受到压抑,更谈不上什么创造,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迫切的求知欲,他们创造的才能得以发挥。如教《草原》,我让学生根据草原第一自然创作一幅画,既让学生亲身体验“勾勒”“渲染”的词义,又让学生感受用色彩来表现美的创意。同样这一段,也可以让学生欣赏老舍先生用比喻句来展现草原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匠心所在。当学生陶醉在美之中时,老师相机点拨,“你能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法,用其比喻来表现草原之美吗?”这时学生就有了创作欲望,思维活跃,有的同学说:草原上的羊群就像镶嵌在绿毯上的白色珍珠。有的说:草原像那浩瀚的大海,而那羊群就像海边涌动的浪花;有的说:草原像美丽的画卷,让你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有的说……如学完《凡卡》一文,让学生想象凡卡梦的续文,教学中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头脑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补充课文内容,在想象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当然,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差异,不管是认识水平还是思维能力都会偏差不一,我们就要适时适度地点拨、启发、评价,积极拓展思维的空间,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应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不管是学习目标的设置还是学习结果的评价都应使各层次的学生均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已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只有优化课程教学,才能使素质教学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的利与弊。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师生应注意防范。  【关键词】网络 陷阱 病毒 个人防范  当今人类已进入到网络时代。  从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现在,仅仅过了几十年的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军,人们就进入了网络时代。  网络,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
【摘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从教育主体的层面上说,需要教师通过树立高尚的道德教育理念上,凸显人格教育的崇高性;从教育对象的层面上说,须改变单向度的道德教化和灌输,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优秀道德品行的良好氛围中;从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互动的关系上说,通过设置品德行为的游戏,建立一种良性的道德观念,以此加强学习过程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 教育主体
【摘 要】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课程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关键。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进行评估的标准是课程是否产生实际意义的体现依据。课堂管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管理中,全部参与者所表现的那些看得见的影响有效教学的积极消极状况,都由其参与者内部心理动机所决定。因此,课堂管理归根结底要从参与者的动机的激发着力。  【关键词】实效性 评估标准 动机  为了使文章讨论的问题
通过对西安市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文章对西安市大学生礼仪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礼仪认知水平较低、礼仪实践表现较差、传统礼仪了解缺乏等五个方面问题,并从经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研究态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