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伞形科作为被子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类群,一直以来都是分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类学家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合理,且能够反映各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分类
【机 构】
: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048,31460052),昆明医科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项目(601182601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伞形科作为被子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类群,一直以来都是分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类学家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合理,且能够反映各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分类系统。东亚分支(East-Asia Clade)正是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构建伞形科新的分类系统过程中命名的分支之一。该分支在地理空间上以东亚为主体,集中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区域。在东亚地区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背景下,目前该分支的范围并未准确界定,分支内部复杂的演化关系也尚未解决。东亚分支系统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将给芹亚科大系统框架的构建带来新的认
其他文献
小型水电站地下引水隧洞空间具有其特殊性,无法应用GNSS测量、摄影遥感等高效快捷的技术。基于此,将地面已知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分别通过两处垂直检修孔传递至地下引水隧洞中,在两传递点间按所设计的精度进行相应等级的导线联测,并用两井几何定向的思路和无定向导线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进而开展地下引水隧洞的相应位置、坡度及横剖面测量,为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图3幅,表2个。
为了减少在工作面停采时发生的压架等事故,合理确定停采的位置,使用马丽散对出现破碎的顶板进行固化,选择锚杆+钢带+锚索+预应梁+组合锚索+金属网+液压支柱多种联合支护方式,
对温州市龙湾港城50MVA、20/10kV变电站具有单元接线厢式组装等创新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该装置安装投运后经过1年多的运行实践,效果良好。图3幅。
为提高厚煤层分层开采资源回收率,降低巷道掘进工程量,以E13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工作面现有巷道布置顶分层充填工作面,并通过沿空留巷为底分层服务;针对顶分层初采期间和
该文描述了采自浙江南部的木犀属(Osmanthus Lour.)一新种——浙南木犀(O.austrozhejiangensis Z.H.Chen,W.Y.Xie et X.Liu),并附有线描图和彩色照片。该种在具聚伞花序,叶柄
针对川渝地区含硫气田集输管道材料腐蚀问题,结合几种经典的、应用较广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对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CO2分压、H2S分压、液体流速、运行温度
分析了高速公路软基处治特点,并阐述了其危害。详细阐述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密实法、复合式地基法等软基处治方法,并从施工方案选择、现场施工组织、排水设计等方面总结了软
该研究对采自于我国的200余份赤星衣属(Haematomma)地衣标本利用形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赤星衣属一新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新种为砖壁赤星衣(H.mur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