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改善的方法和手段,为临床改善人工晶状体眼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收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92只眼),平均年龄(61.3±5.5)岁.其中单眼人工晶状体眼24例(A组),双眼人工晶状体眼22例(B组).测量调节幅度、相对调节、近附加、近立体视.对被收录者人工晶状体眼的一般资料及近附加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受检
【机 构】
:
325000,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00,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00,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00,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00,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改善的方法和手段,为临床改善人工晶状体眼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收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92只眼),平均年龄(61.3±5.5)岁.其中单眼人工晶状体眼24例(A组),双眼人工晶状体眼22例(B组).测量调节幅度、相对调节、近附加、近立体视.对被收录者人工晶状体眼的一般资料及近附加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受检者近立体视分布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组人工晶状体眼移近法单眼调节幅度分别为(2.05±1.12)和(2.35±1.30)D;双眼近附加分别为(2.08±0.37)和(2.13±0.46)D,单眼近附加分别为(2.20±0.42)和(2.01±0.39)D,各组内双眼近附加与单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2.20;P<0.05),左右眼单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0,5.02;P<0.01).A、B组配戴单眼近附加时的近立体视优于双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46,7.02;P<0.05).结论 单眼近附加作为人工晶状体眼的近附加可以有效改善近屯体视.(中华眼科杂志,2008,44:711-714)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2岁.因双眼前黑影、视力逐渐下降2个月,于2006年8月26日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查体发现胰头癌,行胰头癌切除、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前、后禁食2周,留置静脉插管,静脉滴注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药物,术后应用广谱抗牛素预防感染.术后3 d出现发热,2周后体温恢复正常,静脉置管处未出现感染体征,但双眼出现眼前黑影且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先后给予局
目的 探讨运用MRI活体测量成人眼球牛物参数.方法 运用超高分辨率连续MRI薄层快速三维成像技术与层面叠加技术,结合A超和Orbscan Ⅱ三维角膜地形图的测量技术.于2003年1至12月在正视成人中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对象3l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8~32岁.测量62只眼球内容积、眼前房容积、晶状体容积、玻璃体腔容积、球内前后径、球内垂直径、球内水平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举办的第13届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6月12至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本次会议将围绕斜视与弱视以及儿童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眼底病、眼部肿瘤、遗传性眼病及其他儿童眼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行讲座与讨论,现就上述学术内容进行征文。
目的 了解眼眶转移性肿瘤的疾病种类,总结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经病理学确诊的眼眶转移性肿瘤患者30例,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常见眼眶转移性肿瘤的前3位分别是: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男性以肝癌和肺癌多见,女性以乳腺癌和肺癌多见.男女比例1∶1.儿童和中老年是两个好发年龄段.50%患者以眼部表现首诊.乳腺癌病程最长,转移性母细胞
目的 探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组织作供体的可行性,观察支架材料的细胞化情况和种子细胞的存活情况.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法,用Dispase-Triton-X-100处理猪角膜基质,脱去角膜细胞;以角膜基质囊袋内植入的方法,观察异种角膜基质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A组:脱细胞猪角膜基质,B组:新鲜猪角膜基质,C组:空白对照组.以组织工程化雄性角膜上皮组织为
以往有学者曾设想通过视神经挤压、部分切断、增高眼压和注入血管收缩剂等方法建立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但局限于前部视神经损伤的模型比较难得.作者通过光动力方法诱导建立了鼠前部视神经损伤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红斑痤疮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常累及患者面部皮肤和眼部.面部常表现为额、颊、鼻及下颌部的皮肤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脂腺增生,临床上容易识别;若患者眼部受累,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难于辨认,易致临床医师误诊.2007年我院诊治2例红斑痤疮并发双眼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