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学生写记叙文时,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写人时,人物形象干瘪;记事时,所记事情笼统、空洞。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没能抓住人物、事物的特征作具体的、细致的描写,特别是缺少细节描写。
在记叙文中,细致而具体的细节描写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周围环境、情节发展的最基本单位。好的细节描写对整篇文章有着明显的膨化作用。可以说,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它就失去了生命;离开了细节,就不可能写出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人物来。
我们知道,记人和记事是密不可分的,要记人就得记事。而不少学生在记事上易犯的毛病是记大不记小,记粗不记细,这样,就会使所记事件空洞枯燥,产生不了感人的魅力。因此,在记事时,不妨抓住事件的细节,多花些笔墨,这样,往往能使平淡的故事生动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大凡名家都是细节描写的高手,一些名篇正是因为细节刻画的成功而使读者过目不忘。 如鲁迅的《孔乙己》,当酒客们公然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被打致伤的时候,孔乙己未置可否,巧妙地避开话题,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用了一个“排”字,便境界全出。透过“排”这个动作,可以让读者看出许多情景,九文钱对于这个“站着喝酒”的人来说,的确来之不易。那郑重其事的付钱方式恰到好处地暗示了孔乙己的拘谨认真,再现了他善良朴实的原始态度。同时,这一“排”字也很精妙地勾画出他摆读书人的臭架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表现出了孔乙己底层文人讲面子、不屑与别人论是评非、洋洋自得的迂腐,孤芳自赏的傲气。有了这个细节作铺垫,后面情节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普通的记叙文需要细节描写,而古典文学名著更是离不开细节,它们之所以成为名著,可说是与无数的不可多得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的。
古典名著《红楼梦》,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例子,俯拾皆得、举不胜举。第十四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赴宴一段,通过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在那一段中,作者写了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等几个人的笑,对他们各自笑的细节都有不同的描绘。湘云是个聪明而又豪爽不羁的姑娘,她笑得“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正表现了她那种不拘小节的爽朗性格。林黛玉是个弱女子,性格温柔,又有教养,因此她的笑不像史湘云那样“放肆”,但实在“忍不住,也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只叫 ‘嗳哟’”,活脱脱地写出了她娇弱的体态。惜春笑痛了肚子,跑过去拉住了奶母,叫“揉揉肠子”,恰是一个幼女特有的动作细节。至于贾宝玉,作者没有直接写他的笑态,只写了他一个“滚到贾母怀里”的细节,这既写出了他在贾母面前的特殊地位,又表现了他惯常顽皮撒娇的品性。试想,在贾母面前,除了宝玉,谁还能这样?而王夫人是贾府的当家人物,在长辈、晚辈和下人面前,不至于笑得放肆,但忍俊不禁,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说不出话来”。这一细节的传神之处,是她要笑,但限于自己的特殊地位,只能做出这个动作。这样,既满足了自己要笑的欲望,又顾及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作者在这段关于笑的细节描写中,写活了众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是那些没有姓名的下人,也通过细节描写,恰当地表现了他们的情态:他们有“躲出去蹲着笑”的,说明他们的身份有别于主子,没有与主子一同欢笑的权利,不能纵情欢笑,只能躲出去蹲着笑。在主人大笑失态时,有再“忍着笑上来替姐妹换衣裳”的。这“躲出去”、“忍着笑”的细节,把婢女们卑下的地位和被压抑的感情,真实的表现出来,控诉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突出了中心。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对塑造人物、突出作品主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别林斯基称成功的细节描写“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把任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的表现出来”。因此,写记叙文时,我们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发掘,提升审美品位。这样写作时便会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作文自然而然会进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
责任编辑 罗 峰
在记叙文中,细致而具体的细节描写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周围环境、情节发展的最基本单位。好的细节描写对整篇文章有着明显的膨化作用。可以说,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它就失去了生命;离开了细节,就不可能写出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人物来。
我们知道,记人和记事是密不可分的,要记人就得记事。而不少学生在记事上易犯的毛病是记大不记小,记粗不记细,这样,就会使所记事件空洞枯燥,产生不了感人的魅力。因此,在记事时,不妨抓住事件的细节,多花些笔墨,这样,往往能使平淡的故事生动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大凡名家都是细节描写的高手,一些名篇正是因为细节刻画的成功而使读者过目不忘。 如鲁迅的《孔乙己》,当酒客们公然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被打致伤的时候,孔乙己未置可否,巧妙地避开话题,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用了一个“排”字,便境界全出。透过“排”这个动作,可以让读者看出许多情景,九文钱对于这个“站着喝酒”的人来说,的确来之不易。那郑重其事的付钱方式恰到好处地暗示了孔乙己的拘谨认真,再现了他善良朴实的原始态度。同时,这一“排”字也很精妙地勾画出他摆读书人的臭架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表现出了孔乙己底层文人讲面子、不屑与别人论是评非、洋洋自得的迂腐,孤芳自赏的傲气。有了这个细节作铺垫,后面情节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普通的记叙文需要细节描写,而古典文学名著更是离不开细节,它们之所以成为名著,可说是与无数的不可多得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的。
古典名著《红楼梦》,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例子,俯拾皆得、举不胜举。第十四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赴宴一段,通过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在那一段中,作者写了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等几个人的笑,对他们各自笑的细节都有不同的描绘。湘云是个聪明而又豪爽不羁的姑娘,她笑得“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正表现了她那种不拘小节的爽朗性格。林黛玉是个弱女子,性格温柔,又有教养,因此她的笑不像史湘云那样“放肆”,但实在“忍不住,也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只叫 ‘嗳哟’”,活脱脱地写出了她娇弱的体态。惜春笑痛了肚子,跑过去拉住了奶母,叫“揉揉肠子”,恰是一个幼女特有的动作细节。至于贾宝玉,作者没有直接写他的笑态,只写了他一个“滚到贾母怀里”的细节,这既写出了他在贾母面前的特殊地位,又表现了他惯常顽皮撒娇的品性。试想,在贾母面前,除了宝玉,谁还能这样?而王夫人是贾府的当家人物,在长辈、晚辈和下人面前,不至于笑得放肆,但忍俊不禁,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说不出话来”。这一细节的传神之处,是她要笑,但限于自己的特殊地位,只能做出这个动作。这样,既满足了自己要笑的欲望,又顾及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作者在这段关于笑的细节描写中,写活了众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是那些没有姓名的下人,也通过细节描写,恰当地表现了他们的情态:他们有“躲出去蹲着笑”的,说明他们的身份有别于主子,没有与主子一同欢笑的权利,不能纵情欢笑,只能躲出去蹲着笑。在主人大笑失态时,有再“忍着笑上来替姐妹换衣裳”的。这“躲出去”、“忍着笑”的细节,把婢女们卑下的地位和被压抑的感情,真实的表现出来,控诉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突出了中心。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对塑造人物、突出作品主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别林斯基称成功的细节描写“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把任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的表现出来”。因此,写记叙文时,我们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发掘,提升审美品位。这样写作时便会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作文自然而然会进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
责任编辑 罗 峰